APP下载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1-04李兆磊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货运量试验区陕西省

□ 李兆磊,卫 丹,许 柯

(长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内连接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对外联通中亚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物流中转枢纽作用。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承载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引领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战略使命,对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其口岸物流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采用多维度对比方法对中国前三轮获批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运输方式货运量、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支持政策和相关制度等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1 研究背景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然而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国内多重问题相互交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何平稳度过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寻求突破口。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稳投资、促消费和扩出口齐发力,根据各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扩大出口仍是王道,尤其加快对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其中最为有效、有用和有利的抓手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仅有利于货物和服务出口,也有利于刺激国内对于进口商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外资引入。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是中国经济增速的稳定剂。

从2013年至今,我国分四轮获批的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1+3+7+1+6”的沿国内“一带一路”城市的集群式分布格局,已形成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推动我国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对于沿海开放时间较早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于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较深厚的研究基础。但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环境与内陆地区的差异性,在为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发展经验的同时又具有地域发展局限性,所以,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后发优势下厘清发展现状、探索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具有研究价值。

于第三轮获批的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内连接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对外联通中亚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物流中转枢纽作用。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承载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引领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战略使命,对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口岸物流体系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支撑,影响货物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整个通关过程,但目前对于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与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存在哪些不足,能否适应陕西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建设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值得深入思考。由于第四轮获批的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时间较晚,数据不全且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于第三轮获批,所以,论文采用多维度对比方法对中国前三轮获批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运输方式货运量、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密度及投资、支持政策和相关制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2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现状分析

发展口岸物流,完善口岸物流体系不仅是口岸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还是提高口岸城市综合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完善的口岸物流体系既是支撑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基础,更是支撑“一带一路”对外联通贸易大通道的载体,前三轮获批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运输方式货运量、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政策环境等对比如表1、表2所示,分析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深入探究问题原因。

表1 各运输方式货运量、机场吞吐量、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表

表2 相关政策统计表

2.1 货运量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陕西省2018年铁路货运量42245万吨,高出其余省市几倍,公路货运量130823万吨,处于平均水平,西安咸阳机场货邮吞吐量31.26万吨,处于较低水平,铁路货运负荷大,公铁两种运输方式承担了90%以上的货物运输。

2.2 基础设施及投资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陕西省铁路密度为0.0243(公里/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0.8607(公里/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密度相比之下处于匮乏状态。而2018年陕西省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投资为2131.38亿元。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路网密度处于较低水平,且口岸物流投资不足。

2.3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相关政策颁布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陕西省政府颁布的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的政策有29项,海关、口岸相关类政策占比为41.4%。目前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尚未明确得到本地海关政策的支持,也未明确颁布促进口岸优化、便利化等相关政策。

3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问题分析建议

3.1 问题分析

3.1.1 口岸铁路负荷量大

由表1各运输方式货运量对比可知,陕西省铁路货运量在12个省市中最大,为其他省市的几倍之多,公路货运量处于平均水平,航空货邮吞吐量处于较低水平,所以,铁路负荷量大。而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吸引了陕西省90%以上的货源,西安咸阳机场处于非饱和状态,咸阳机场的货邮吞吐量较少,一是政府对于机场的建设不够,二是机场对于货源的吸引力不足。陕西省不沿江靠海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要大力建设以“公+铁+航”为基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目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未完全构成,货物分流不到位是造成铁路负荷量大的主要原因。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品种类增加、商品量增大是在“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下的正常现象,但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未做好货物分流的应对准备,致使铁路负荷量大而西安咸阳机场货源处于非饱和状态。

3.1.2 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及投资不足

由表1各运输方式密度可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交通运输网密度相比之下太小不足以支撑其在“一带一路”贸易发展下的需要,对于国内省市的共同发展缺少足够的物流基础设施对接,对于出入境的货物无法满足快速运转的需求,而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支撑整个口岸物流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由固定投资对比可知,陕西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处于比较严重的缺乏状态。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构建口岸物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而提升口岸运输能力是陕西省的重点工作。而目前铁路和公路是货运周转的主力,在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小且投资不足的现实下,会进一步加大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压力。相关部门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发展情况未准确把握是造成口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不足的主要原因。

3.1.3 口岸物流政策支持不足

由表2可知,在第三批开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陕西省颁布的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数量较少,且其余省市颁布的海关、口岸类相关政策占比处于0.43-0.58之间,陕西省的相关政策占比处于0.43以下,在与其他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中,海关、口岸相关类政策占比第10位,仅比广东省、福建省稍高。广东省、福建省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口岸条件良好,所以,海关、口岸相关政策的占比较低但有海关明确颁布的促进口岸优化等的政策。且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政策中既未明确得到本地海关政策支持,也未明确颁布促进口岸优化、便利化的相关政策,政府对于自由贸易区口岸物流建设的政策支持不足。而陕西省政府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建设的政策支持欠缺会引起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外商投资力度不强、相关配套服务不全等问题,对于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贸易发展中可能会处于更加被动的位置。

3.2 对策与建议

3.2.1 构建以“公+铁+航”为基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繁荣发展的基石,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要大力发展铁路、公路以及航空网,而目前航空运输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政府在建设中要合理分配投资资源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平衡发展,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对于铁路公路分散咸阳机场货源的问题,省政府应该加大航空货运的优惠力度,或从财政方面减少税收或从其他方面放宽政策。对于目前存在的郑州、成都分流陕西省货源和周边货源的现象,要深入分析货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

而加大多式联运的发展,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不仅使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够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形成交通运输有机整体。对于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而言,面对种类繁多的货物,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能使货物快速运转,是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关便利、促进外贸发展的支撑。

3.2.2 加大口岸物流投资建设

针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密度不够、投资不足的问题,陕西省政府亟待制定加大口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方案,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陕西自由贸易实验区口岸物流运行速度和质量。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详细调研,总结堵点、难点、痛点和重点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针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建设的问题,首先,在加大铁路、公路、航空线路的投资同时,对于实现货物承载、检验和快速流通等的多样化国际标准的集装箱、托盘、自动化的物流设施设备也应投资跟进;其次,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投资也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物流信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沟通联系,信息的畅通会大幅度加快货物的对接、承载和流通,而物流信息平台则是沟通联系的桥梁。

3.2.3 制定口岸物流发展规划

在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有海关政策支持、颁布口岸优化以及便利化政策的情况下,陕西省政府也应该填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优化以及便利化相关政策薄弱的现状,出台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相关政策。应制定系统化促进陕西自由贸易区口岸物流发展规划,引导口岸物流的发展方向,激发口岸物流的活力。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期,政府规划对于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原有的口岸发展规划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急需全新的通盘规划。借鉴国内外发展较成熟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发展经验,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新形势下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发展规划。以交通便利化作为加大自由贸易区辐射范围的主要方式,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推动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蓬勃发展。政府及自贸试验区内颁布的相关政策要真正的落实下去,尽可能的将其具体化,避免建设责任不清楚,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4 结语

在“一带一路”内部联动外部联通的目标下,对国内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要求是联合发展、共同进步,而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西北内陆地区唯一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在引进外资和带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口岸物流体系的不完善阻碍着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通过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在理论上,对现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际中,通过对比前三轮获批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分析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系统化对策建议,一方面,促进陕西省对外贸易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对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口岸物流的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货运量试验区陕西省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