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2020-11-03沙曼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摘 要:“一带一路”是推动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外语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一带一路”复合型语言人才的培养标准,新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外语翻译人才的质量,促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一带一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引言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多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为我国外语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我国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大数据报告,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方面,语言类人才分列国内媒体和网民关注度排名第1位、沿线国家媒体和网民关注度排名第4位。同时,报告也提出要着力培养“一带一路”复合型语言人才,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二、“一带一路”复合型语言人才的标准

“一带一路”是国家之间、区域之间高水平、深层次、广范围的合作,所需要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就是能够精准地对两种语言进行转换、为各领域的中外技术人员等提供语言服务的人才,更确切地说,就是高水平的翻译人才。而要做到高水平的翻译,译者必须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呢?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所需要的外语翻译人才是“专业素养好、理想信念崇高、既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又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对外过程中彰显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人才”,对翻译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也有学者认为,复合型翻译人才要“通晓各国国情,掌握多门外语,还需要他们精通专业领域知识,具备超强的业务能力”,对翻译人才语言以外的专业领域知识提出了要求[3]。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当今国际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带一路”带来了国际间各领域的深入合作,提倡中国企业、文化“走出去”,同时科技的发展又使网络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一带一路”和大数据背景下,新型外语翻译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一)中国情怀和大国际视野

翻译是一项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中方与外方的交

流,代表着各自的立场和利益,产生冲突与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媒介的译者,要在这中间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中国情怀和大国际视野。译者必须坚定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立场,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在此基础上,从国际视野出发,发挥自身在国际合作中的正面作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有双边合作,更有多边合作,译者不仅要了解自己所翻译的相关语言国家的诉求,而且要关注其他国家,具备大国际视野。

(二)扎实的语言实践能力

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往往只注重外语能力培养,忽视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汉语水平影响着译者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质量。传统的外语教学以课本知识学习为主,容易忽略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具有较好的读写能力,而听说能力较差。“一带一路”需要的翻译人才,是具有良好的中外文理解与表达能力、能够进行口译和笔译的高水平翻译人才。可见,扎实的语言实践能力,是译者进行高水平翻译的基础。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实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要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傳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因此,译者在学习外语时,一方面要理解外国文化,为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四)信息搜索与学习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发达、信息复杂的时代,网络给大众提供了社会各方面

的信息,让大众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广泛。“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合作包括经贸、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合作,而译者自身不可能了解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译者要有较强的网络信息搜索能力与学习能力,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翻译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的内容。例如,汽车专业术语的翻译,译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功能查找,而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翻译,译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事先了解汽车的构造、生产原理等,以此来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带一路”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和大国际视野,同时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信息搜索与学习能力的新型翻译人才。因此,高校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传统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新的培养模式。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关键位置。要建立新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改变传统的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际视野培养、中外文化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等纳入学生的学习系统当中。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如果教师对新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认同,就无法真正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了解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了解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因循守旧,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方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在传统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将“一带一路”对外语翻译人才的新要求纳入学生的培养当中,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际视野培养、汉语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具体改革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实践。

1.将思政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教学以外国语言文化为主要内容,因而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教学结合,能够增强学生文化自豪感,提高文化输出的意识。外语教学的课程思政改革主要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来实现的,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求学生熟悉中外文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通过中外文化的历史交流与对比,将思政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传播中国文化。

2.线上课程模式或者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模式

“一带一路”对翻译人才的素养与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扩展和延伸,而学生在校期间的总课时数是一定的。因此,教师要培养新型翻译人才,就必须有新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网络教学走进人们的视野,各大高校纷纷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建立网络课程,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网的慕课不仅提供教学视频,而且提供配套练习、讨论、测验等,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这些开放式的慕课平台为外语教学内容的扩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线上课程,将网络教学资源纳入教学体系,能够丰富课程内容,使课堂时间在课下得到延长,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也能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入翻转课堂、任务教学法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4]。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课程知识,课堂上师生进行讨论、互动,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在一部分外语课程中,翻转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口语课,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提前学习,把课堂变成讨论课、辩论课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教学法是指课堂活动的组织以任务为核心,按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活动,使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5]。在外语课中使用任务教学法,即通过具体任务来模拟现实生活或工作场景,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外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可以通过将翻转课堂与任务教学法结合起来的方式进行,课前布置翻译任务,让学生通过词典、网络等工具搜索相关词汇和资料来完成任务,课堂上进行发表、讨论,课后进行修改、汇总,最后得到一篇高质量的译文。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课前环节,学生会通过网络搜索词汇的译法,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判断,提高信息搜索能力;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章相关知识的搜索与掌握,学习能力也得到锻炼。

4.细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引导和检验。新型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考核依据的方式明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也无法有效地检验。

首先,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应弱化考试成绩,降低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提高过程性考核比重,通过过程性考核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其次,要细化考核方式。常规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过程性考核和考试。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等,方式过于粗略,不能较好地引导和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细化考核方式,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能力纳入其中。例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先确定线上考核所占的比例和线下考核所占比例,然后再根据线上和线下课程特点,分别建立线上教学考核方式和线下考核方式。线上考核包括观看视频、参与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每一部分所占比例可以进行设置;线下考核可以将课堂表现和作业等再进行细分,如默写单词、背诵课文、互动会话、回答问题和其他课堂课下活动等。一系列细化的考核方式,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而巨大的工程,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需要大量的外语翻译人才,给外语尤其是小语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一带一路”的需求出发,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外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文仲莲.“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弘扬[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B12):35-38.

[3]夏晓东.“一带一路”倡议下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9(1):98-102.

[4]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5]文静.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31):117-118.

基金项目:2019年度南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地区日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编号:RKX05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沙曼(198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策略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