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

2020-11-02陈婉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7期
关键词:素养英语能力

教育的功能是“为终生学习打底,为终生精神发展打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促进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活动的组织者就要摒弃过于重知识传授但轻能力培养的做法,把学生实实在在地培养成为有终生学习能力和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傅庚生先生曾说过:“现在的学生,好的是闻一知一,等而下之的是闻一知半,或竟闻十百才知其一。不是他们的才智太差,要怪我们这些做教师的画地为牢,把学生智慧给局限住了。”综合实践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学科课程,具有跨学科性质,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教师通过创设各种主题的情境,利用各种任务模式,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养成。在基础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共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在培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英语才华的机会,搭建一个成长的舞台,注重问题探究,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要,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保证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的措施

1.认真研读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组织者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活动中,找准方向,使学生在每一次实践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2. 要有场地、器材设施和资金。要有效地开展活动,场地、器材设施以及资金都是不可缺少的。固定的场地,完好的器材设施以及足够的资金支持,这都需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定相应地资金保障机制。学校可以预留专项资金,并设置专门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经费的部门或办公室,有规划、有计划,合理地统筹安排,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

3.精心设计安排活动内容。为提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活动组织者要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发现书本、课堂之外的,从生活、社会实践中整合的活动资源。并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安排活動计划,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意义,并且能够启发、引导学生。

4.注重活动过程,监测结果和及时反馈。要加强实践活动中的管理,通过制度确保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出勤率,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要积极参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活动过程中要遵守活动纪律,积极参与;活动后主动反馈并认真完成任务。活动组织者要时时纪录过程以及论证活动的可行性,对过程和结果要监测,并一一落实,及时给予反馈,以便更好地改进活动。

5.创建科学的学习合作小组。创建科学的学习合作小组,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便于组织者对小组活动进行监测,为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三、通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看图说话、(自)命题演讲、英语对话、小组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者要适度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课堂内外、课本、互联网、生活实践等)搜集信息,会筛选,会辨真伪、去粗存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并有效提炼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创设情景,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表达出来,真正做到用英语交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式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充分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包括对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让学生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四、以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供参考

1.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主题(趣配音、幽默故事会、广告设计、手工制作等)。

2.好书推荐活动主题。

3.我爱我家主题(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民俗介绍、特产调查汇报、历史人物调查汇报等)。

4.中国古典名著英文原创短剧主题(《西游记》篇、《水浒传》篇、《三国演义》篇、之《红楼梦》篇等)。

5.家务能力大比拼主题(美食制作交流、业余生活等)。

6.美丽的大中国主题(原创导游词或一日游方案)。

7.社会热点讨论主题(珍爱生命、珍惜友谊、师生情、我的零花钱、我对攀比/浪费/霸凌/早恋...说不、我拿什么回报您,母校/祖国等)。

8.旅游见闻主题。

9.中外差异主题(文化、饮食等)。

10.周游世界主题(英文标志、文化风俗、社交礼仪、名人等)。

11.公益活动主题(志愿者活动等)。

12.研学旅行主题。

五、实践活动形式

1.英语角。

2.英美原声电影欣赏。

3.观后感。

4.英文歌曲。

5.英语故事会。

6.辩论赛。

7.话题讨论。

8.演讲或诗朗诵。

9.双簧、课本剧、小品表演等。

10.爱心公益活动。

11.团队建设活动。

12.主题教育活动。

13.社团阶段活动成果汇演。

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真正使参与学生学有所得,要创造性地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更要使社团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一阵风、形式主義,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且有意义。

六、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则

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立德树人原则。增强实践活动育人能力,发挥主流价值引导作用,真正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活动中来。要引导学生坚持民族文化自信,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家、感恩父母、尊重老师、热爱劳动、珍爱生命、团结互助、文明竞争、主动合作分享、积极进取。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2.学生主体性原则。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机会,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组织管理能力,同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3.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实践活动要开拓学习资源,使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质,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并主动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

4.研究性原则。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实践活动要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活动组织者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性任务,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不断探索探究的动力,促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形成收集、整理、分析并有效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和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5.生活化原则。生活即教育。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尽可能选择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相一致主题,相互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劳动,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观察和认知,促进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6.实践性原则。实践即学习。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采访、讨论、考察、参加劳动、设计创作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多创造了解社会的机会,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关注他人与社会的良好个性品质。

总之,中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应把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使社团活动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为此,社团组织者和辅导教师必须做到:社团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社团活动的内容是多元的;社团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社团活动后的评价是及时的;社团活动的效果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永军.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J].基础教育, 2013(4):75-81.

[4]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 2014(10).

[5]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基础教育论坛,2016(9).

【作者简介】陈婉,南阳市油田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素养英语能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