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教育中的德育建设

2020-11-02张振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素质院校

张振武

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建设,需要从新型的教育途径方向上努力拓展。我们要将德育的位置放在首要中心。因为中等职业的教育引导是我国进行职业人才培养的主体。由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人才的招揽和教育,学校也要积极地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引导以及德育培训。从学生本身的特性出发,让他们的学生素质通过德育的影响转变为自身优秀的基本素质。这既符合了国家对于人才要求的全方位发展目标,同时从技能方面上也更加提供了未来工作发展的品质保障。

一.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符教育需求

从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培养方向上观察,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依旧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在德育发展的培养方向上不符合实际教育的本身需求,许多中职的学校往往以更多政治和形式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德育素质的提高,但是这往往忽略了学生本身无法考虑到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因为让学生理解到更多的德育知识才是培养他们素质建立的首要基础。并不一定仅仅背会相关的德育内容便是良好的方法,这更忽略了与家庭和社会相互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便会导致学生仅仅从表面工作上进行德育的知识理解,无法将知识利用到自身的生活以及现实过程之中,很难达到德育引导的原本目标。

(二)内容存在偏失

通过仔细观察中职部分院校的德育引导内容,基本上都是从总的教育思路上进行内容的安排。不仅没有一定的实践性,同时也缺乏更多的针对性。无法从当下社会集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满足他们的实际思考,也无法保证良好的德育引导效果。而德育教育对于中职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需要从本身所学习职业的特殊性和社会发展性思考,同时也要更多的考虑到引导过程中相关活动的特色性。否则学生不仅不能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德育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无法培养自身良好的性格和道德习惯。

(三)管理未能落实

我们不仅要对于学生进行更多从知识培养上的德育引导,在落实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从管理上进行各种教学引导的渗透。在教室中、在学校内、在教育活动中,都要充满中职院校本身所具备的活动开展特色。但是许多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一些思想引导和专题活动,往往会错误的变成批评学生的课程。使他们不仅不满足学校的德育引导管理,也会使学生的性格朝着过渡偏激的方向错误引导。同时,部分中职教师也忽略了更多属于自身应具备的德育资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德育管理是相互联系的,双方共同的缺失便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职业道德培养的路上得到很好的助力。

二.解决中职德育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全面德育环境

中职院校的德育引导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所以院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教育需求出发,使学生在进行德育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将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培养结合起来,构建属于学生自身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无论是在家中还是社会都能够像学校一样接受到系统性的教育,要和家庭社会进行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在实践中积极地与家庭进行校外教育引导的格局创造,能够使学生同样在校外也不容易犯错。学校还可以积极建设属于道德素质建立的教育实践基地,以学校为组织单位进行更多的社会性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在一个三位一体的引导网络之内获得及时的德育问题补救。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放学会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方面家长可以积极的督促和管理他们;另一方面,如果家长工作繁忙,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家访。

再举个例子,学校可以积极和社会相关组织进行全力的配合,使学校周围不良一些网吧等场所进行去除,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和政府积极的合作,加强相关的社会舆论,帮助学生创建更多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我们中职的教师也要与学生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沟通,使学生不仅能够在家中得到家长的引导,同时也要使学校的德育培养受到家长的配合,引导学生将众多外在的条件与自身性格、习惯联系起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二)加强重点教学

对于学生德育知识的引导学习,我们不能从广泛的内容上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要合理的进行带有中职学校特色的系统安排。使德育教育引导的各个方向无论是基本的自身道德素质,还是与职业相关的素质培养,都充满更多的重点性引导和正确的方向性延伸。使学生能够在中职院校的学习过程中,确保学习到基本的社会公民道德,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进社会。同时,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安排也要从社会主义、职业发展的方向上进行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让学生同样能够在职业的方向上得到需求的满足,使德育引导充满中职院校的特色和重点性。学校还要積极地协助学生,帮助他们制定自身的生涯规划,使他们各个方向条件的满足都离不开德育的特点影响,真正地实现重点性的德育教学安排。

(三)落实管理工作

对于德育管理的严格要求,中职学校要进行全面的加强。不仅要从各种教育的活动上进行深刻的不断进行,还要考虑管理的全面性,慢慢的、深刻的进行教育引导。要使学生在整体的德育学习环境中得到德育管理的全面渗透,使工作的彻底落实能够带给学生更多问题的解决。

举个例子,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学生自身情况的问题解决。教师便可以将德育的相关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渗透在班级的整体活动中。这既可以充分地利用班级的整体协作,同时也可以使德育管理落实得更加充满便利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训工作的学习安排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上进行更多道德氛围的感受,使学生能够不仅接受学校的严格管理,同样能够从自身的学习方式上进行严格的自我要求。

(四)建设科学化德育制度

中职院校要从学生自身的素质评定、教师本身的绩效考核等多个方向上进行学生本身道德的评价机制完善。运用更加科学化的德育制度,使中职院校的德育队伍建设变得充满科学性。同时,要以基本的工作制度为基础,使学校本身的德育制度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安全和充满针对性、科学性。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对于学生的德育引导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一些学科的评价,使他们能够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上完善自己的德育水平。将德育引导同样化为重要的学习科目,让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之内,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服从学校的规范管理要求。考虑到中职院校学生本身的年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多少具备一点叛逆性,为了更好地引导他们服从科学的管理,在建设德育制度方面,我们要与学生本身的利益挂钩。有的学生调皮,学习差,爱顶撞教师。那么教师便可以采用一定的积分手段。没有制度,不成方圆,这个时期的学生我们不能放任,觉得过分管理会泯灭他们的天性,但不加以管制和引导,这个时候一点的错误很有可能会造成未来的大错和终身的错误思想。

(五)建设德育队伍专业化

在中职院校落实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引导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具备积极的参与意识,号召全员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自我出发。教师要清楚自身的育人地位,要强化更多的引导责任,能够自觉地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尽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引导性义务,使更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在教师的身上得到良好的体现。用完美的教师人格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让他们能够健康发展,使德育的教师队伍充满专业化的应用。

举个例子,学生会可以联合各个年级、班级进行好人好事的活动评选,并公开奖励和表扬,引导学生自觉的带上竞争力去主动发现,自我行动。因为在学生队伍上发挥学生本身的组织作用也是不错的选择,使学生会和班集体都能够积极地参加到道德素质评选的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本身在良好的引导环境中会自觉地进行思考,这对于道德素质引导的工作将会有很好的促进。

(六)引导德育内容特色化

在德育内容的普及过程之中,学校可以积极地运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引导的知识载体,学生通过传承经典使自身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启迪,让他们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了国学经典中所存在的全面哲理。让他们通过更多的文化塑造自己的灵魂,使职业道德的教育能够用一种熏陶的方式,使自我确定属于人生的主要角色地位。用更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去尊重自己的选择和职业,使自己的生活因为更好的道德素质充满美好。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地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通过一定的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

举个例子,我们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同时一定也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有的同学由于环境的影响可能所承受的压力是不同的。针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积极地进行一定的适应协调措施的采取,帮助学生去进行缓解释放。在开展相关专题讲座的同时,我们可以使学生和专题讲师进行深刻的交流,再通过更多自主管理的活动,让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得到监督和贯彻落实。

三.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德育和职业教育同样作为重要的任务进行长期的管理和引導。也要对于德育氛围进行创造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新的认知。同时全体师生也要保持共同的努力方向,引导学生摆正自己对于职业教育和德育素质的正确认识。学校也要积极的完善自身的德育工作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属于自身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婷莹.试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17+27.

[2]马善国,王文竹,洪艳琴.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安徽中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探寻[J].职业,2011,20:8-13.

[3]李心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56-58.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职业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素质院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