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研究

2020-11-02李龙

速读·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李龙

◆摘  要:随着新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小学教育的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小学教育的实践分析发现,在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健康生活及法制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为针对核心素养教育,需要教师转变工作重心、创新教学策略、做好教学布置,并分析研究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理念,深刻掌握其内涵,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是当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核心素养的内涵来看,是指学生在相应的学习阶段的教育中,逐渐形成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质以及能力,它关系到学生情感、态度、技能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它指向的是过程,并时刻关注学生在这一培养过程中的个人感悟,而不是仅仅导向结果。与此同时,核心素质也应该具有稳定性、发展性以及开放性的,是一个伴随学生终生的发展过程,加强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当下多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仍是采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深刻领会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模式更加倾向于模式化和程序化,更加注重理念的灌注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致低迷,核心素养培养遭到限制,经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来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低迷,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原因,道德与法治课堂趋于沉默,学生在心理上的封闭性较强,但是内心却又是丰富多样的,学生受到沉闷的课堂气氛所感染,不会将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这也是当下各个课堂的普遍现象之一。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应用和锻炼,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理念灌输,不仅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遭到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2.忽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入到理论知识当中,一味的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严重忽略了对于学生道德素养、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获取的法治知识不相匹配,概念记忆十分娴熟,但是法制观念较弱,一旦放到实际问题中,学生就会因为概念过多造成记忆混乱,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下手,道德与法治的实效性较低。

3.道德法治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引领作用弱化。网络时代鱼龙混杂,不同价值观念流行散播,在此形势下,小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加丰富,然而也同样容易迷失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对其价值观的完善和自身成长带来极其严重的威胁。长期以来,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度承担着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任务,其最终目的在于传递民族精神、道德与法律教育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教学和学生的普遍轻视,导致法治教学中普遍忽略了这一点,价值引领作用不断边缘化。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1.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班主任教师在根据教材备课时需要参照相关的资料,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学就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互动教学素材导入新课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添加一些实例,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实例相结合,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深刻、全面的教育,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我们真棒”“我也棒”的教学中,这一章节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绝佳时期,为更好的达到该章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发生过的“正能量”的事件,教师对事件进行深刻剖析,找出其具备的价值和内涵,并鼓励学生今后要多参与这种事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觉得做好事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在心理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2.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教学从来都是具有双向性的,如果仍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唯一的演讲者,学生也只會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毫无吸引力,甚至还会感到厌烦,在小学法治课程教学氛围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班主任应该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互动活动,通过教学和课堂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并在互动过程中深刻培养其法治观念。此外,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要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治觉悟,需要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例如在“规则在哪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法治体系和生活中的“规则”。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关于讨论“生活中的规则”的课堂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积极讨论,让学生在互动讨论过程中激发起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无形中达到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当下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分析发现,班主任教师的教学方式、理念、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之下,班主任必须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让其成为学生今后成长中的有效助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参考文献

[1]封尊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才智,2020(04):153.

[2]李玉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20(05):71-73.

[3]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27):107.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