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对策研究

2020-11-02任志勇张燕金

速读·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对策研究疫情

任志勇 张燕金

◆摘  要:疫情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继续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如何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四个服务”回答了这个问题。上好思政课,坚持立德树人,高水平做好思政工作,打造具有灵魂的思政课,需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做到停课不停学,铭心初心使命,培养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疫情;思政课;对策研究

伴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的阶段性胜利。在这场“疫情保卫战”中,我们的党和人民展示了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中国精神,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同样也能够看出在紧急动员下,我们国家的动员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国家的治理水平,同时也是考验十九大之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没有改变。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基地,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作为高校的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敢于把高校思政课有理有据讲出来,把中国精神传播出去,把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授课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中成长,深刻地理解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和使命担当精神。

一、疫情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全国各地高校采取了晚开学或者不开学的方式来应对此次危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高校的条件要待合适的时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校须坚持“三不”原则,即在疫情防控没有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开学,学校防控措施不到位不开学,校园安全和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的得不到保障不开学。

高校作为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在校师生密切接触的几率比较大,风险比较高,要做到开学还要具备相应的措施和能力,既要保证师生安全,又要保证能够课程知识的传输,同时还要考虑到做开学准备所必要的检测等,毕竟安全无小事,这也就要求由相应的应急机制的出台,保证在不能返校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学生们正常的学习需要,增强教师信息素养和职业认同感、加强多方位联动机制,构建网络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思考。

面对疫情期间学生不能到校学习,高校也应该在网络方面做足功夫,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教学难点和困惑,高校教师应该做一个“明白人”,做好学生未能返校在家学习的解释工作,做到解释到位,传播到家,明确在家学习也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种方式,做到行为上自律,态度上认可,争取全面疫情的胜利做贡献。

二、高校教师疫情期间应该更守初心,做学生的知心人

疫情期间思政教师要不断的立德、树德、践德,塑造和完善心灵上的自律与提升,做到心灵上的干净,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方得始终。守住教师的规矩,为师要常常掸去心灵灰尘,培育良好的定力,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和自身的免疫,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把学习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教育我们,要做好教师,不单单要让学生简单的知道,还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疫情期间少了学校的纪律约束,靠的更多的是学生的自律与兴趣爱好,如果学生不能在老师的教中寻找到学习的快乐真谛,那么这就跟我们平时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没有什么区别。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在学习情景中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这个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嘈杂和没有学习气氛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乐意学习,或者是勉强学习了之后取得不了教学的效果,如果班级中很多同学都能够重视老师的上课,那取得效果可能就是加倍的,一方面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会变好,另一方面也会加强教师的自我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方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往往呈现处严禁而不失趣味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总是把自己的地位摆的太高,有的时候顺势而行,多准备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知识,寓教于乐,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疫情下高校思政课应该有以下应对措施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教育部在2020年5月28日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爱国主义作为最深层次的情感,是每位中国人应该为之自豪的情愫。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没有国家的繁荣就没有家庭的幸福美满,青少年肩负国家和民族的重担,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危险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中国精神讲实讲透,让中国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产生共鸣。

(二)构建新媒体平台,融合思政知识和防疫知识交叉学习

在疫情期间,各个高校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了网络授课,摆脱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后,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各位老师都是一种挑战,对于各大平台的使用,从摸索到熟悉,都经历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也是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特殊时期应对措施,思政教师在促进青年学生和国家同频共振,激发学生发挥学习主题,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在疫情期间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又有了典型的案例,学生对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更加深重。

同样,疫情还没有结束,抗疫之路还在继续,高校作为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还不具备全部开学的条件,这也就要求思政教师在授课之时,教授防疫知识,减少出行,開放包容,理性看待居家学习,脚踏实地,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三)严格网络授课纪律,提高教师网络素质

由于疫情期间不能做到课堂授课,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网络进行授课,但是每位教师对于网络授课的认知和掌握程度都不尽相同,这也就在网络授课的过程中出现参差不同的现象。思政教师作为爱国主义情怀的倡导者和弘扬者,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记,青年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所以思政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思政教师,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培养具有民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网络授课,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觉性,更考验的是思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和规定,是否能够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好思政课的六个要求,这也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注意授课纪律,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能讲的不要乱讲,要严格的保持和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做到在增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事业的过程中,把事实讲清楚,不含糊,自己亲身做表率,成为学生尊敬和喜爱的人。

参考文献

[1]甘家润.“停课不停学”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模式研究[J].德育与成才研究,2020(05).

[2]梁宇,梁罡.“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2020-5-28.

作者简介

任志勇(1984—),男,汉族,籍贯:河南漯河,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燕金(1985—),女,汉族,籍贯:广东广州,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来源:基于“互联网+农村新经济”下大学生公益创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

猜你喜欢

思政课对策研究疫情
战疫情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