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哈姆莱特悲剧的成因及教育意义

2020-11-02李在娟

速读·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克劳狄先王哈姆莱特

◆摘  要:是什么造成了哈姆莱特的悲剧?敌人的强大,时代和阶段的局限、宗教的影响等因素虽然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教育是哈姆莱特走向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教育的不完善,最终酿成了哈姆莱特的悲剧,本文将从哈姆莱特悲剧的成因入手探讨其教育的意义。

家庭与学校的理想主义教育与社会的现实主义教育的尖锐对立,是哈姆莱特教育中的一个明显的弊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太过理想化,忽视了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致使哈姆莱特从书斋走进丹麦王宫,从理想进入现实后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本文通过对哈姆莱特悲剧的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意义。

1悲剧成因分析

1.1既不知彼,也不知己

很多人认为哈姆莱特通过一出戏就使得叔父克劳狄斯暴露了自己,显然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可是笔者却并不这样认为,在笔者看来,正是哈姆莱特的这一出戏加速了他走上死亡的道路。在哈姆莱特的教育过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并没有所体现,因为哈姆莱特对待敌人,他并不知道克劳狄斯是一个何等阴险而狠毒的人。他在丹麦先王身边呆了那么多年,丹麦先王都没有察觉,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善于隐藏自己,多么的阴险。

1.2孤军奋战

同样是复仇“相比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的复仇方式,哈姆莱特则选择了孤军奋战。他时时周旋于伪装之间,说得多做的少,这是他夺权和复仇失败的重要原因”。鬼魂告诉他真相后,他接连好几次让霍拉旭等人发誓,发誓永远保守秘密。他没有去收集实实在在的证据,没有靠自己的威望集结军队,反而选择不告诉任何人,一个人默默的承担着这一切。

丹麦先王告诫哈姆莱特:“无论你怎样进行复仇,你的行事必须光磊落”,哈姆莱特牢记着父亲的教诲,希望找到一条光明磊落的途径来复仇,“只是由于寻找正义的手段和最好的机会而一再延跌”,他放弃了很多次可以杀死克劳狄斯的机会。可是要想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复仇,而不必落下弑君夺权的谋反罪名,就必须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就必须联合群众。他不相信任何人,“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他不相信人民群众是实现他所向往的社会理想的推动理想”。而哈姆莱特的隐瞒和选择孤军奋战正好给了克劳狄斯充足的时间来想办法来伤害哈姆莱特。

1.3缺一个完整而缜密的计划

丹麦国王不知道“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才会得以显现,教育也才能最终得以完成。因为,我们一旦脱离实践活动,我们将不知如何生活,我们也不可想象生活是什么样子”,他让哈姆莱特远离社会,远离实践,自然也就远离的生活,一个连生活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自然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从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博弈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出,哈姆莱特对于复仇并没有一个完整而缜密的计划。他通过一出戏让克劳狄斯暴露自己,证实了鬼魂的话,可是证实之后该怎么做?哈姆莱特并不知道,反而犹豫了起来,然而机会是不确定的,他不确定机会什么时候会来,而克劳狄斯也不会给他更多的时间来让他等待,所以,在潜在的原因之下,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必然的。

2哈姆莱特的悲剧反思出的教育意义

安逸是制造悲剧的温床,太过安逸的生活环境会麻痹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对生活做出錯误的判断。丹麦先王用他的一片爱子之心为哈姆莱特营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学习环境,可是哈姆莱特不知道,只是父亲因为爱他而为他创造的善意的假象,这是他父亲的疏忽。也正是这一疏忽,让他对生活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至于当他从父亲的保护中进入现实生活是无所适从的,进而使他怀疑身边的一切人一切事,他变得愤世嫉俗,消极厌世。

实践教育不容忽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空有理论二没有时间,很容易纸上谈兵,除了逞口舌之快,实际上是无多大意义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用在哈姆莱特身上一点儿都不为过。然而这并不仅仅只是哈姆莱特一个人的问题,它是我们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几乎难得有不批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时候”“自从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从根本上产生动摇。美国政府调研后认为应归咎于国家对青年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可见,这不是一时、一个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哈姆莱特的悲剧在深层次方面就展现了实践的重要性,空想只能走上失败的道路。

社会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虽然我们比哈姆莱特幸运,不用刚进入社会就面临血淋淋的事实,也不必因为自己犯了错而因此丢了性命,但我们所面临的竞争与压力都是那么鲜明和与日俱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脱节,造就了我们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竞争,怎样才能改善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应该需要三者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同时也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年人营造一个更广阔、更自由、更和谐的成长环境。

3结论

教育的不完善,父母过渡的溺爱及实践的缺乏最终酿成了哈姆莱特的悲剧,然而他已经成了悲剧,无法改变。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应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应该让孩子在实践中找到处理相应问题的办法,同时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不仅能适应学校教育同时还能不被家庭教育中的溺爱所影响。同时我们能采取的措施就是三者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有效的环境。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从社会实践中吸取经验,在实践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威廉·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悲剧集[M].译林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在娟(1991.02—),女,汉,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克劳狄先王哈姆莱特
论《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的伪装
试论荀子的“先王观”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荀子“圣王”的三种解读
泰民众愿行善报答先王
“复影”式的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影子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
欲望还是母亲的欲望?——拉康再论《哈姆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