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泵运动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2020-10-31郭学娜郑蔚李俊玲陈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周径消融术小腿

郭学娜,郑蔚,李俊玲,陈娜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介入科;b.院长办公室;c.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14)

下肢静脉曲张属于静脉反流性疾病,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利用腔内射频的热效应使静脉血管完全闭合,从而有效阻断下肢静脉血液反流[1]。但术中制动、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措施均会导致下肢静脉处于高压和淤血的状态,引起局部皮肤及组织的肿胀、疼痛。踝泵运动指个体通过自身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外翻内旋活动来模拟“泵”运动以实现腓肠肌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速度的加快[2]。本研究探讨踝泵运动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下肢血管系统检查及临床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2)拟行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或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的患者;(2)踝关节疾病患者;(3)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本研究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8例,女26例,年龄24~91岁,平均(48.64±6.12)岁。观察组男11例,女23例,年龄19~82岁,平均(51.26±5.7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运动指导:避免久坐久站,术后立即活动30 min。观察组在常规运动基础上接受踝泵运动指导。(1)成立踝泵运动干预小组:①干预小组共10人,包括2名介入科医生,1名康复治疗师,1名护士长,6名护士(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②介入科医生负责踝泵运动影音视频及健康教育资料搜集、整理、制作的指导,康复治疗师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踝泵运动知识的培训和对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的指导,科室护士负责对患者实施踝泵运动干预,护士长负责干预全程的督导和协调。(2)制定踝泵运动视频及健康教育手册:①回顾前期研究者采用的运动方案并结合本研究纳入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运动特点访谈患者、咨询专家,依据毛宾尧[3]主编的第2版《踝足外科学》制定踝泵运动的操作标准;②由康复治疗师对干预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由培训合格的护士讲解和示范踝泵运动的方法、步骤、要领及注意事项,制作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和影音视频。(3)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在患者入院后第1天建立微信群,上传踝泵运动影音视频至微信群,发放踝泵运动健康教育指导手册,一对一教授患者踝泵运动操作方法,对患者不足之处进行纠错指导,直至其准确掌握。(4)实施踝泵运动,具体如下。①跖屈、背伸动作:患者平卧,下肢伸展、大腿放松,脚尖缓缓勾起以尽量使脚尖指向自己为目标,在抬起达到最大幅度时保持 3~5 s,再将脚尖向下缓缓弯曲达到最大幅度时保持3~5 s,然后放松下肢。②环绕动作:脚趾做趾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360°环绕动作3~5 s。完成1次背伸、跖屈和环绕动作为1组,每次锻炼25组,每天早、中、晚各锻炼1次[4-5]。

1.3 观察指标

1.3.1小腿周径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采用规定皮尺对患者小腿周径(髌骨下10 cm)进行测量。

1.3.2疼痛评分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感强烈为10分,无痛感为0分。评分越高,疼痛感越强。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小腿周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小腿周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小腿周径、疼痛评分比较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由于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静脉反流,造成下肢静脉血液瘀滞、压力增高,表现为小腿浅静脉迂曲、隆起,小腿局部疼痛、皮肤色素沉着、湿疹,严重者可出现下肢静脉溃疡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手术是临床医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手段,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疗效好等优势,较传统手术更受推崇[1]。术中制动、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都会引起下肢静脉淤血,造成下肢皮肤组织肿胀、疼痛。术后患者应尽早运动。运动可以改善下肢微循环,运动之后产生反应性充血,还可以为肌肉的生长创造条件,从而增强腓肠肌的收缩功能,提高其泵血能力,减轻下肢静脉血液淤滞,缓解下肢静脉高压状态[6]。

祖金美[2]研究发现,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踝泵运动后下肢周径缩小,生活质量提高,负面情绪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小腿周径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与上述研究结果[2]一致,表明与常规运动相比,踝泵运动更有利于减轻下肢肿胀,从而缩短小腿周径,减轻疼痛感。分析认为,下肢静脉血液的有效回流依赖于腓肠肌泵的作用,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腓肠肌泵功能不全,需要借助有效的下肢运动才能使静脉回流加速,而踝泵运动正是作用于腓肠肌最为重要的运动,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和改善肢体功能方面比常规运动的效果更好[7-8]。

于秀丽等[9]研究指出,只有规范、规律的踝泵运动才能保证良好的运动效果。因此,干预团队成员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咨询临床医护专家并结合临床实践制作标准化的踝泵运动影音视频和踝泵运动健康教育资料。由康复治疗师对干预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由培训合格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待患者熟练掌握踝泵运动步骤后入组接受干预。向患者发放踝泵运动健康教育手册,上传踝泵运动影音资料至医患微信群,方便患者随时查阅。除了严格保证患者的运动质量外,还要保障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在患者住院期间,干预团队成员早、中、晚定时到病房对患者实施一对一指导。待患者出院后,干预团队成员通过电话及微信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的踝泵运动情况,要求患者设置早、中、晚的运动提醒,鼓励患者将运动的照片及视频发送至微信群。对动作标准、依从性好的患者给予物质奖励,邀请这些患者与其他病友分享、交流经验。干预团队采用这一系列措施提高患者实施踝泵运动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干预团队的指导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踝泵运动的益处并掌握踝泵运动的步骤和要点。手把手带教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康复的自信心,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实施踝泵运动。踝泵运动指导延续到了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中,加强了医患沟通,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能力。

总之,踝泵运动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腔内射频消融术后有效的运动方式,能够减少术后下肢肿胀,改善小腿周径,降低患者疼痛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周径消融术小腿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小腿抽筋不简单
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