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满故事的坎特伯雷朝圣路

2020-10-30吴涛

中国国家旅游 2020年9期
关键词:贝克特朝圣薯条

吴涛

坎特伯雷市(City of Canterbury)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肯特郡,是该郡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当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是英国圣公会首席主教,宗教地位很高,相当于英国国教的领导者,连英国君主的加冕礼也由他主持;而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则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主教座堂,被尊为英国国教的圣地,大教堂及其教区建筑作为文化遗产,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于坎特伯雷大教堂的特殊地位,英国各地历年都有很多信徒前往坎特伯雷朝拜。其朝圣线路分为多条,首先可以由温切斯特经北丘陵到坎特伯雷,也可以从伦敦起始前往坎特伯雷,此外还有一条线路同样从温切斯特起步,但是经由南部丘陵地带到达坎特伯雷。

而从坎特伯雷前往教皇教廷所在地梵蒂冈的朝圣线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条道路经过英国、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地,因此在意大利被称为“法兰契杰纳大道”(Via Francigena),意译即“从法国来的道路”。

无论是英国信徒前往本土圣城坎特伯雷的朝拜之路,还是从英国前往罗马的法兰契杰纳大道,如今都已略显沉寂;相对于圣地亚哥之路等欧洲知名的朝圣道路来说,当代沿坎特伯雷线路徒步的人不是很多。但是14世纪英国作家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则将坎特伯雷朝圣之旅铭写在了世界文学史中。

乔叟是中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主人公是同时住进一家旅店准备前往坎特伯雷朝圣的30位客人,他们来自当时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分别有骑士、僧尼、商人、手工艺者、医生、律师、学者等不同身份。店主见多识广且善于做生意,他揽下给这帮人做向导的工作,为活跃气氛,建议大伙每人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以消解行旅的枯燥;而他会选出其中讲故事最好的人,回到旅店后大家一起请获胜者吃饭。众人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建议,次日,大家一起踏上朝圣之路,开始了一段故事之旅,而乔叟作为其中的第31人负责记录。

按照原定的计划,这一行程应该产生120个各具特色的故事,但是作者只完成了其中的24个(包括两个未完成的);即便如此,《坎特伯雷故事集》仍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其中记述了中世纪英国俗世生活的人间喜剧,因此被后世的文学研究者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名著。由意大利著名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的同名影片曾荣获1972年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中世纪诗人的伟大创作与我们当下在环北纬30度、40度区域开展考察的行动计划不谋而合。在全球各地的历史文化线路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更流传着历代过客彼此讲述的许多凡人趣事;我们用当代的技术手段记录和传播这些内容,对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重温坎特伯雷之路上的传说故事,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古道擷珍

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基督教建筑之一,在欧洲乃至全球也享有盛誉。坎特伯雷之所以成为英国的宗教圣城,是因为这里曾是基督教登陆英格兰的第一站。公元597年,曾任罗马圣安德肋修院的副院长的奥古斯丁受罗马教皇额我略一世派遣抵达英格兰传教。当时英国并未统一,还处于多个王国纷争的时代。正巧肯特王国(统治区域大致是今天的肯特郡)国王艾塞尔伯特的法兰克人妻子信奉基督教,奥古斯丁来到当时肯特王国的首都坎特伯雷,受到艾塞尔伯特的欢迎。相传国王曾亲自在橡树下倾听讲道,并且将土地拨给奥古斯丁,供其修建教堂,因此坎特伯雷大教堂也就始建于公元597年。当代考古研究表明,这座英格兰地区最早的教堂是建造在原先罗马帝国道路的基础上,核心部分可能沿用了罗马建筑。

自6世纪末建成之后,坎特伯雷大教堂经历过多次动荡。1011年维京人洗劫坎特伯雷时劫走并杀害了当时的大主教,教堂也遭到严重破坏。1067年和1174年的两次大火都曾经彻底烧毁整座大教堂。17世纪英国内战中的清教徒袭击和也对大教堂造成了很大损毁。现今我们见到的大教堂面貌,是在1070年重修时确立,并由历代修缮改动的结果;大教堂的最后一次重大改建完成于18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空军并未对大教堂大规模轰炸,只有图书馆在空袭中被毁。目前,大教堂正在进行一轮计划耗时5年的整体修复。英国公众都盼望着2021年工程完成时,古老的建筑会焕发全新的光彩。

说起坎特伯雷大教堂供奉的圣者,就不能不提12世纪时在此殉难的托马斯·贝克特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原本是国王亨利二世的支持者,但二人日渐交恶,国王插手教会事务的企图多次被贝克特挫败。1170年12月29日,亨利二世手下的四个骑士在大教堂中杀害了贝克特主教。这个暴行让教廷和公众都极为激愤,亨利二世不得不公开接受鞭笞以示悔罪。托马斯·贝克特大主教随后被追封为圣徒,他的遗骸也被供奉在教堂翼廊的祭坛中,供信徒们朝拜。不少文学名著都以托马斯·贝克特的殉难故事为题材或背景;20世纪大诗人T.S.艾略特的诗剧《大教堂谋杀案》描绘了贝克特殉难的整个过程,而肯·福莱特脍炙人口的小说《圣殿春秋》也以此事为重要情节。

朝圣者之路

朝圣者之路(The Pilgrims Way)全程都在英国本土。这条古道从英格兰西南中部索斯波尔平原地区的温切斯特出发,经由英格兰北丘陵山脉,最终抵达肯特郡的坎特伯雷,线路全长大约192公里。线路始自1173年,从这一年起,广大教徒为纪念被谋杀的托马斯·贝克特大主教而步行前往坎特伯雷,凭吊他们心中的圣者。无数人走过这条朝圣之路,据记载,高峰期每年曾有超过10万信徒汇集在一起,然后通过这条路线前往坎特伯雷朝拜。

法兰契杰纳大道

这是一条基督徒朝圣者从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出发,穿过法国香槟区、瑞士阿尔卑斯地区,以及意大利托斯卡纳起伏的山谷,最后到达梵蒂冈圣彼得广场的古老路线。公元10世纪末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吉里克为接受罗马教皇册封,曾走完这条路线,他在返程时详细记录了从罗马到英吉利海峡的沿途经历;根据记载,西吉里克的这段旅程共计1700公里,途中在80个站点停留,行进速度大致是每天20公里。而后世的朝圣者大都是按照西吉里克记录的路线反向行进抵达罗马。

进入20世纪后,法兰契杰纳大道曾沉寂多年。1985年,意大利人类学家乔万尼·卡萨里(Giovanni Caselli)通过梳理文献和实地勘测,发掘出这条著名线路,使它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1994年,法兰契杰纳大道成为欧盟认证的“文化路线”;到了2006年,法兰契杰纳大道管理方最终确认了朝圣者们的徒步路线。

古道美食

我行走世界各地古道,在英国的多条古道旅行时,没少跟这个国家的徒步爱好者打交道。我常开玩笑说,自己深深羡慕来自英伦三岛的“驴友”,因为对他们来讲,世界各地——除了他們的出发地,都算得上美食天堂;而英国本土的饮食恐怕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simple”(简单)。谈起英国“美食”,我还遇到过一次特别糟糕的插曲:2017年元旦,我在曼彻斯特徒步一天,不想当地几乎所有餐厅都因节假日歇业,连一份炸鱼和薯条都吃不到。

炸鱼及炸马铃薯条

炸鱼和薯条(fish and chips)是英国的国民美食。这是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将去除鱼刺和骨头的鱼肉切成片或条,跟薯条一起襄上湿面团,然后油炸制成;吃的时候还会配上不同口味的调味酱,非常受当地人欢迎。据说英国人很讲究,瞧不起牙签粗细的美国式薯条,强调必须是手指粗的薯条才正宗。

烤牛排

烤牛排是一种比较上档次的美食,而英国绅士对牛排的爱好,一直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英国最有名的牛排来自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肉牛品种安格斯牛(Angus),据说这种牛肌肉结实,低脂多汁,嚼劲十足。

英式下午茶

英国人好喝红茶,饮下午茶是高贵和悠闲的代名词。红茶加甜点是下午茶标配,这种传统已经从维多利亚时期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贝克特朝圣薯条
这下麻烦大了
解锁“夹薯条”游戏
布依少女
朝圣
薯条外传
薯条外传(3)
薯条外传(2)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
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语言哲学视阈中的斯泰因和贝克特
LIKE BUTTER FOR THE SOUL 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