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评价指标量化研究

2020-10-29杨旭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

杨旭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强,电网企业针对输变电工程施工期进行了绿色管理改革。文章对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绿色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开展了研究,结合输变电工程的施工工艺、环境影响因子、政策管理规定等因素,按照专家意见构造判断矩阵,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模型,对施工期綠色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本次研究通过直观权重反映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绿色评价的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为相关电网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施工期;量化研究

引言

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评,是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评文件而提供的技术服务,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前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其审评结论必须客观、公正。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阐述。

1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从输变电系统的角度来分析,输变电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时间段:施工期和运行期。在施工期,主要是对于土地的占用所造成农业林业方面的影响,以及在后续变电站和具体线路施工过程中对于地表植物以及野生动物方面的生态影响。另外,还有施工现场的噪声和扬尘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在运行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工频磁场、噪声、无线电等方面。依照我国目前已经开始投入运营的国家电网公司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在环境竣工验收后所反馈的数据来看,在施工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工频电场强度、贡品磁感应强度等都能满足标准。但是,超标现象并未彻底根绝,对于超标区域的主要界定标准,一个是对于配置高压电抗器和换流变的变电站厂界的噪声超标,还有位于城区的敞开式布置变电站厂界的噪声超标。除以上两点之外,在线路跨越或是临近民房楼层过高时,楼顶位置的工频电场强度也是超标的。近年来,随着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对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目前,我国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都是尽量节约用地的设计模式,并且在城区变电站中进行户内布置和地下布置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高。在配电装置的选择上,尽量采用GIS和HGIS等方式;对于其内的主要变压器和电抗器等方面的设备都进行降噪处理。在多种措施的运用和推广下,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

2绿色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评价指标量化

2.1单一层级一致性检验

利用一致性指标C.I、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一致性比率C.R,进行一致性检验判定。分别计算矩阵A、矩阵B1、矩阵B2和矩阵B3的上述三项指标,结果如下:矩阵A,C.I=0.019、R.I=0.520、C.R=0.037;矩阵B1,C.I=0.098、R.I=1.120、C.R=0.087;矩阵B2,C.I=0.032、R.I=0.520、C.R=0.062;矩阵B3,C.I=0.091、R.I=1.360、C.R=0.067。由检验结果可知,C.R﹤0.1,所有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2.2固体废弃物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输变电工程属于建筑工业活动,工业固体废弃物对于输变电工程而言,特指建筑工业固体废弃物。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但无危险丢弃物。故本研究将固体废弃物风险一级指标分为: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2.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包含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和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其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需重点关注工程涉及生态环境敏感点时所采取的针对性的环保措施是否合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关注施工时间、范围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及环保措施的合理性。运营期重点关注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及变电站噪声预测。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包括类比监测和理论计算,其中,类比监测中需重点关注类比对象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类比的可比性分析,应给出类比监测点位示意图及类比工况。理论计算中需重点关注塔型及相序排列是否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应给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最低架线高度和环境敏感点不同楼层处的电磁环境预测数据,并通过对照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提出治理、减缓电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必要时提出避让环境敏感目标的措施。噪声影响预测中需重点关注变电站的厂界噪声预测。新建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改扩建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厂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进行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环境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需特别注意噪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执行标准须严谨。

2.4质量管控工作流程设计

以上述搭建的质量管控组织结构为基础,采用BIM技术对质量管控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设计。质量管控工作流程指的是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管控过程中的内部关系流程,一般情况下,从发起部门开始,经过相关部门与单位,通过共同合作或者条件判定,共同完成该工程。质量管控工作流程可以较清晰的显示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以及逻辑关系,可以直观的展示工作流向,可以简化质量管控的过程,突出其中的关键部分,实现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益化管控。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设计策划、设备生产、建设施工与工程验收,在多方面对质量进行管控,可以为电网建设提供实时的工程信息,消除管理中延时的问题,提升输变电工程的整体管控水平。质量管控首先对工程进行设计,降低工程设计上的缺陷,结合生成差异需求,确定技术图纸,进行缺陷整改,设计施工图纸,设备落地验收后,检验十分合格,不合格重新进行缺陷整改;合格则进行过程管控,进行施工调试及自检等,验收后,判断是否消缺,未消缺则进行缺陷整改,消缺则进行生产。通过上述过程完成了质量管控工作流程的设计,为质量管控的实现做准备。

结语

由总层级权重计算结果可知,指标层C所有指标对目标层A的权重占比区间为0.008~0.237,其中施工废水处理控制、施工期环保监督问题消缺、工程本体占地水保措施、施工现场噪声控制4项指标的权重较大,且均超过0.1,在评价体系考核时可以起主导作用;施工现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运输车辆封闭及清洗和临时施工占地水保措施3项指标的权重均超过0.05,在评价体系考核时可以起次要作用;其余指标的权重较小,在评价体系考核时给予较低赋值。

参考文献

[1]张希黔,林琳,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绿色施工技术,2011,40(339):1-7.

[2]田慧峰,张欢,孙大朋,等.中国大陆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J].建筑科学,2012,28(4):1-7.

[3]王伟.绿色电网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4]安益.绿色施工在输变电工程中的运用[J].中华建设,2015:288-289.

[5]常建娥,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1):153-157.

猜你喜欢

输变电工程
输变电工程典型化设计在电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输变电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输变电工程设计节能新技术及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与探索
项目质量管理在输变电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
探析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基于某省输变电工程的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