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思考

2020-10-28杨松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原住民校园心理

杨松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各种融媒体软件的发展,各种身边本不易察觉的事件,通过移动互联网被迅速传播,吸引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眼球,其中校园欺凌事件屡屡曝光,并且屡禁不止,校园欺凌不仅给孩子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受害者的心理烙下了终身难易消除的印痕。

事件一:2016年7月1日陕西省吴起县第一中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5名初一女学生在体育课期间与另一名女生发生争执,随后以上5人将受害者拉入体育馆卫生间进行殴打,致使受害者“头面部多处软组织损伤、胸部软组织损伤、腹部软组织损伤、双下肢多处软组织损伤、左肾血管瘤”,延安市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心因性反应。(来自吴起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wqx.gov.cn/)

事件二:2019年4月6日清明节放假期间,邯郸市广平县当地发生一起女生打架事件,视频曝光在一处小树林内,多名低龄女生被人逼迫、辱骂,并伴随掌掴脚踹等肢体“欺凌”,施暴者多次让被施暴者叫“爹”、“娘”,被施暴者跪在地上含泪执行着指令。(来自河北新闻网)

以上校园欺凌事件,当地公安机关均已经过调查,并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但是消除受害者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伤害也许需要很长时间,也许会是一辈子。

接下来笔者分析了互联网上校园欺凌事件,并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原因

1、网络信息的传输造成了不良视频的泛滥

现在的初中生多是2005~2008年出生的青少年,他们是这个信息社会的“原住民”,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侵蚀着这些“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处于12~15岁的孩子们能从互联网上接触到本不该他们接触的内容,他们对互联网上接触到的信息、视频没有判断力。

网络中一些充斥着暴力的影视作品、真实的暴力事件、甚至这些网络欺凌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蓝本”,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2、法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012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现在的00后、10后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2013年12月我国即进入4G时代,2019年是我国的5G元年,我们这些“原住民”不用进入网吧这些不允许他们进入的场所,就能顺利畅游互联网,访问他们想要的文字、图片、视频,再加上目前主流APP的特殊算法,对上网者的访问倾向性能把握的很准,上网者喜欢什么信息就能给他推送什么信息,由于目前的上网设备还不能审核上网者的年龄,所以从技术手段还不能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进行限制。期待这方面法律法规或地方性法律法规尽快出台。

二、家庭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1、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行为对学生是潜移默化的,处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有可能培养出什么性格的人来,一些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就是辱骂和棍棒,从来不讲道理,家长自己的品行本就不端,在子女面前非但不能起到积极表率作用,反而带来消极影响。

2、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隨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城镇化水平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性格内向,有的还有自卑的表现;还有是由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单方面的关心和教育,导致性格孤僻。这些孩子们遇到校园中的欺负、欺凌甚至是霸凌,无人诉说,或不想求助他人,无人帮助其解决,任由事态发展。

三、学校原因

校园欺凌发生的地点一般在校园里、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或其他隐蔽的场所,但无论在哪里,学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1、缺乏法制教育

部分学校一味注重学生的学习,唯分数论,忽视法制教育在校园里的作用,导致青少年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法制教育必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学校,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意义尤其重大。

2、缺乏心理教育的机制

近年来,中小学生出现嫉妒、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这些心理疾病导致自杀、自残、欺凌、霸凌等违法行为,一些学校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认为这些是孩子家庭自己的事儿,忽视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应该看到,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每个老师都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潜移默化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面对以上校园欺凌所产生的的主要原因,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做才能最小程度的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呢?

一、学校内部做好自己的事

做好法制宣传。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以真实的事件为案例,通过内部网络、班会、学校展板等形式进行展示,邀请少年犯管教所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对在校生起到警示作用。加强事前干预、事前防范,有效减少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

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学校的管理人员、班主任要时刻加强对在校生的心理疏导,由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能有效帮助潜在受害者排解压力,让他们在感觉到身体即将受到危害时,有排解的渠道。

二、帮助家长做好家庭的教育

校园欺凌事件的双方当事人的父母都不希望这样的事件发生,他们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欺负别人,但大多数家长都是在事情发生后才紧急出动去当“灭火队长”。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多关心子女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多关心孩子身体是否收到伤害,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指导家长不能诱导孩子以暴制暴,教育孩子在学校不主动与他人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也不要忍气吞声默默忍受,要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告知欺凌者的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欺负他人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严重的话会付出法律代价;告知被欺凌者的家长首先要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再次要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并用法律武器正确维护孩子的基本权利。

学校教育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使每个学生的人格都得到健全。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原住民校园心理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心理小测试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