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艺术学原理解读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

2020-10-28霍瑄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4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安娜

霍瑄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著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俄国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导演乔·怀特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一次将这一著作搬上银幕,本文将运用艺术学基本原理,从艺术的本质及特征、电影艺术的文本及视听语言、艺术创作角度和艺术鉴赏等角度对电影进一步分析解读。

关键词:艺术学原理;《安娜·卡列尼娜》;视听语言;观众接受

一、艺术的本质及特征

艺术具有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在电影中所有角色的塑造是具体的,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任何一个艺术形象都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了小说中安娜的原型,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形成银幕形象。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安娜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成为一个典型的艺术人物形象。

艺术具有主体性。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先有情感的萌动后有创作的欲望,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是由名著改编而成,但也同样融入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不同的电影导演在改编时,都融入了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体现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艺术作品中,每个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的,历史中,有很多导演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进行改编创作,但事实上每个作品都不尽相同。在艺术欣赏中,由于欣赏主体的差异性,观众在欣赏、批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时也体现了主体性。

二、电影艺术的文本及视听语言

以电影形式去表达文学的内涵,是电影创作者比较常见的创作方式。但导演通过何种方式拍摄出属于自己的荧幕文本,这是改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文学名著改编电影掀起了热潮,《雾都孤儿》《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等优秀文艺作品接二连三被搬上银幕。而这些作品正如《安娜卡列尼娜》一样,都脱离了“忠于原著”的窠臼,以导演和编剧独到的观点,出色的视听语言,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电影世界。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者乔·怀特为了将这部被人熟知的文学名著拍出电影化的一面,做出了不少的尝试,尤其是在故事情节方面。文学作品一旦要改编成电影,受到电影篇幅的影响,故事情节也会进行缩减以及改动。电影讲究情节的精练以及节奏的快慢变化,因此2012电影版《安娜卡列尼娜》做出的第一个尝试就是简化故事情节,集中原著的冲突和矛盾。原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充满着冲突,其创作开始于1873年,当时的俄国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都异常复杂的时期,列夫·托尔斯泰讲述的故事必然要受到时代的影响以及做出对于时代的反映。

在视听语言方面,导演运用了极其出色的手法以及技巧。在安娜和沃伦斯基相遇的一场戏中,展现了大师级的场面调度和视听运用。安娜同沃伦斯基在舞会相遇,导演使用近景的切换来表现两人心中的爱意萌动,当两人跳舞时,导演充分的运用场面调度来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舞池中演员动静的对比,灯光的变幻,直到画面中整个舞池只有安娜和沃倫斯基两人翩翩起舞,极具隐喻意味,表现出此刻两人眼中只有彼此,并且为安娜之后的行动和选择埋下伏笔。在这一调度中,导演并没有使用特写、近景等常规手法,而是利用停顿、追光等方式来突出表现主要角色的活动,体现了导演超凡的掌控能力。此外,《安娜卡列尼娜》在电影化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将电影和舞台剧相结合,这给电影的视听语言和表演带来了很大的创新。这种手法,可以真正突出电影画面中的焦点,让导演的创作意图一览无余。在影片的一场重头戏中,安娜去观看赛马,影片并没有展现比较庞大的场景,而是通过舞台的巧妙布景加以解决。由此可以看到,导演深知,赛马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景,这场戏所真正展现的,是安娜、卡列宁、沃伦斯基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原著中对于人物有着非常丰富的心理描写,而电影在人物心理活动的塑造上,大量使用了特写镜头,在安娜的扇子和眼神、卡列宁的望远镜以及马上的沃伦斯基之间来回切换,使整场戏的戏剧冲突感到达了顶峰。这种镜头语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镜头画面的内涵,更是把影片的视听语言技巧展现得十分洒脱。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加以使用舞台剧的手法去诠释电影,在电影文本和视听语言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三、艺术创作角度分析四个电影版本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的第一句话中说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放在当今来看,这句话仍然适用,且道尽了无数家庭中的辛酸与无奈。托斯尔泰笔下的安娜,在创作之初,是想塑造一个不守妇道没有道德的女性形象,但经过作者的思考与修改,通篇来看,安娜绝不是一个出轨的女人,而是一个时代所带来的惨剧。安娜这个人物也隐喻着文本的主题:当时的社会环境,绝不允许任何勇敢的人去追求爱情与自由。由于它的主题与人物,还有这部小说的伟大。在历史上,它曾被12次搬上荧幕,其中以1935年、1948年、1997年、2012年的四部电影最为精彩。而这四次改编,每一次与原著文本之间都有着不同的差别。电影导演在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取舍上,都有着导演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这四次电影改编都是依据原著《安娜·卡列尼娜》来改编的,但每一版本对于情节的选取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前文中提到,电影的体量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文学架构。所以在对于安娜的故事的描述中,这几部电影选取的共同情节,应该是这部作品最为经典的段落了。这些情节包括火车站接人、安娜与沃伦斯基初次相遇、安娜观看沃伦斯基赛马、安娜自杀等。在四个版本中,只有1935年版是按照原著的叙事顺序来开展的,说明了电影对于原著的“忠实”,所以说这一版本对于原著的改编程度是最小的。而在1948年的版本中,就已经把故事的主线放在了安娜与沃伦斯基的感情之中,从时间线上来看,第二次改编已经做出了突破。在1997年的版本,开篇是以列文的一段自述开始的,然后以这个人的视角来讲故事,这也是导演的一次创新。2012年的这一版本与前三者相比,在视听语言方面有了更多的创新,让观众看来像是一部舞台剧,演员的表演张力很足,肢体语言、表情都给人以一种精心设计感。

对于安娜观看沃伦斯基赛马这一情节,四个版本均重点描述,是因为这一情节的隐喻性极强。安娜在这一情节中彰显了自己的压抑与嘶吼,她宣泄着自身爱情的悲剧,也预示着安娜这一角色的悲剧。

结论: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诞生之日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艺术。虽然电影在当下常常被作为一种商品,但不可否认,电影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手段。很多导演都在尝试电影与各类艺术的结合,但是能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2年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着重情节和叙事,在视听语言方面也作出全新尝试,虽然观众的评价不一,但是这仍然是一部值得肯定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3-10,309-344.

[2]  孙玮志.对当代电影改编文学名著的思考——以《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为例[J].艺术研究,2019(03):72-73.

[3]  杨广慧. 《安娜·卡列尼娜》:从托尔斯泰到乔·怀特[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4]  余洪.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四版本间的分析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4(01):184-185.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安娜
尝尝春天的味道
安娜作品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与圆有关的中考压轴题
从小说影视化浅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异同
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