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体制机制建设

2020-10-28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公物国有资产资产

文| 韩 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其讲话核心在于我国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国有资产体制机制建设的脚步。然而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依然存在一些亟需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关见解,仅供参考。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缺陷

重视程度以及创新意识缺陷

现阶段,以下两个方面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缺陷:一是重视程度;二是创新意识。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不但倾向于理论研究及思路创新;还倾向于管理制度与管理手段新颖与否。但是话又说回来,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通常都没有对国有资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导致管理目标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第一,没有对国有资产监管引起必要的重视。相关管理者总是多关注有形资产而忽略无形资产;将目光放在了国有资产的使用上面,但却没有对其监管予以高度重视,继而导致其出现浪费的情况,使用效率不明显,更别提保值增值了。

第二,没有深刻意识到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基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固步自封,创新理念有限,出现使用新型资产管理理念的单位屈指可数,显然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必然会导致国有资产规模、质量等方面有所降低。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不规范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制度建设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无法可依等情况随处可见,继而严重影响了现行政策与革新举措的价值。打个比方来说,一些机构盲目把机关资产转让、抵押等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统”“分”关系进行管理,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增加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出现的概率。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致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匮乏一定的内部监督,没有认真核算国有资产的数量、价格等,某些购入的资金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融入到指定的范畴中,不少单位针对捐赠的款物等也没有融入到会计核算当中,久而久之下去就会被个人使用,还有一部分单位明细账和总账目处于不匹配的状态,导致账外资产比较突出。不只是这样,还缺少一定的外部监管。就审计部门而言,其仅仅对单位财务收入情况以及支出情况进行了核查,但却无法核查其资产使用与管理,继而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出现的概率。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及体制机制建设的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体系

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载体服务能力更加强大。以烟台市为例,为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在前期充分进行资产清查整合的基础上,成功探索研发出市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并依托此平台首次实现了“资产有什么、在哪里,使用状态怎么样,租给谁、借给谁、出租收入是多少”等情况的全景展示,为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提供了可靠借鉴。

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清晰化、有序化,是加强资产的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是确保节约资源,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实现资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保障;是提高资产管理的安全性,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资产公开透明管理,建设廉洁机关、廉洁单位的有力抓手,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提高资产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

2.优化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体系,确保资源共享流程更加规范。探索建立资产集中调配和共享共用政府公物仓,对大型活动和临时机构购置设备及长期闲置不用或低效高耗运转的资产,统一上缴实物公物仓登记建档管理、集中调配;对房屋土地产权、特许经营权及其他无形资产等不适宜纳入实物公物仓管理的,纳入虚拟公物仓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散落在各单位闲置、低效运行资产集中管理、调剂使用,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对监督平台加以创新,提高国有资产监督水平

应当充分结合具体状况构建各类国有资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把以下资产状况统一融入到指定的信息系统中:一是企业国有资产。二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三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慢慢优化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数据的互联共享,将国有资产监督功能加以拓宽,研究开发出网上查询查询、风险预警、分析预测等功能,不断强化国有资产数据与经营决策以及部门预算实施等相关数据信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等相关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为更好地开展对国有资产的分析调查、推动整改等相关工作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服务,继而从根本上促进预算审查监督水平的全面提升。

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管理理念,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基于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背景之下,相关单位也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借助于新型管理理念武装自身,以此来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针对这些单位来说,其应当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早已融入到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当中,所以此时就可以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国有管理信息系统加以优化。借助于互联网搜集与之相匹配的经济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深度剖析,可以发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点,以便令国有资产管理有机的和单位利益融为一体,并顺应时代的发展,继而从根本上将工作水平加以提升。不只是这样,相关单位还需要将以往的理念加以转变,并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强化其内部管理,主动营造出健康的转型环境,继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国有资产管理策略。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否有效,会对相关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全部经济行为中,产权不单单是基本的限制,还是进行相关活动的起始点。对国内外单位较为典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不少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均存在着十分明确的产权,同时这些产权均被好好的保护起来。

由此可见,对产权加以明确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关键点,以便可以在无形当中令所有单位对国有资产的收益权利、处置权利等方面得到明确。除此之外,在确定相关产权以后,还需要加大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完美融合。不管针对哪个级别的政府来说,均要深度剖析一些事业单位对于资产配置提出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其主要涵盖以下几点:一是车辆;二是办公用房;三是办公设备。各级政府除了要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资产配置标准的分析当中,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相关工作机制以及工作流程。不只是这样,还应当把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的融合当作发展方向,在预算实施、决策中将资产管理加以延长,以便可以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

结语

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是充分确保国有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与优化期间,为了进一步满足国有资产管理的需求,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以创新与调整。

猜你喜欢

公物国有资产资产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公物的利用与管理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爱公物
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