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2020-10-28付景保

灌溉排水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协同

付景保

(河南工程学院 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州 451191)

0 引 言

【研究意义】2019 年9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着眼,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简称“黄河战略”),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明了方向。“黄河战略”是完善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局[1]。目前,环境、资源与人口三大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人类的关注,尤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积极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进展】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强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黄河流域也出现了不少环境问题,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迫在眉睫。【切入点】水生态、水治理、水问题情况十分复杂,受到经济、社会、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水问题不是孤立存在,不同水问题之间存在引发和共存等关系[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黄河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政府、企业、居民及社团组织,如何正确协调与处理流域内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博弈关系,打破条块壁垒,加强区域协同,从全区多主体协同治理视角出发,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保护与治理体系,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概况与特征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北中部,位于东经95°53′— 119°05′,北纬32°10′—41°50′之间,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油料等[3]。黄河流域靠近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势西高东低,落差大,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因素各地差异明显,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黄河中段的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下游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世界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径流量逐步减少、水体污染严重、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等。

1.1 径流量逐步减少

贾绍凤等[4]从我国1919—1975 年、1956—2000年、1956—2010 年不同时段水文序列调查评价来看,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由原来的580 亿m3降低到535 亿m3再到482 亿m3,说明黄河天然来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余琅宏[5]研究表明1961—2013 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流量以每10 年23.6 m3/s 的速率减少,一年四季中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造成黄河中上游径流量较少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化、大气增温、降雨减少、蒸发量增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增加、植被退化、人为用水量增多等。

1.2 水体污染严重

孙浩等[6]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劣Ⅴ类水质占总评价河长比重呈上升趋势,水质污染程度为中度,而且有加剧趋势。黄河流域水体污染产生的因素,主要在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地区工业、农业等人为活动因素不断增强,流域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面源污染严重,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比重过大,从而导致流域内地表水资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吕振豫等[7]研究表明,随着国家重点流域水体污染防治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整体水质达标率明显上升,2015 年已经达到77.4%,尤其是Ⅱ类水质达标率增长最快。从水质空间分布上,上游与下游水质状况基本良好,多为Ⅱ、Ⅲ类水质标准,中游水质较差,部分河流断面常年处于劣Ⅴ类水质标准。

1.3 土壤侵蚀加剧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杨磊等[8]认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乃至全球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和重点治理区,是中国核心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类型中,水蚀区所占面积最大,风蚀区次之,冻融区最小;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干旱地区主要是风蚀分布区,黄河流域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水蚀分布区。截至2002 年,在黄河源地区风力侵蚀与水力侵蚀面积约为3.1 万km2,其中水力侵蚀强度以轻微为主, 风力侵蚀强度较大;黄河源地区的冻融侵蚀面积较大,约为7.1 万km2,至20 世纪90 年代初,黄河源地区冻融侵蚀与水力侵蚀面积加剧,主要分布在鄂陵湖、扎陵湖、达日地区[9]。

1.4 土地荒漠化

近年来,黄河流域尤其中上游地区土壤荒漠化趋势有所增加。一方面,全球气候的变化,降水减少,干旱增加,降水与气温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人类活动的增加,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现象日益加剧。除此之外,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加剧也是土地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孙永军等[10]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西北部地区,包括黄河源区、龙羊峡水库周边地区、诺尔盖地区、甘肃北部以及宁夏、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交界地带。黄河流域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从1975 年到2000 年增加了10 653.22 km2。

1.5 植被退化

黄河中上游地区由于径流减少、水体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加强,致使黄河流域植被退化呈不断增加趋势。温小洁等[11]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在整体上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少的趋势。植被覆盖状况与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虽然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政策,但生态恢复与植被退化、生态恶化现象并存。杨建平等[12]通过研究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植被变化的NDVI 记录表明,黄河源头的扎陵湖与鄂陵湖周边地区、多曲源头地区NDVI 数值减少明显,植被退化程度明显。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政策的加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施,黄河流域植被覆盖整体有向好趋势的发展。贺振等[13]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植被覆盖率有了明显提升。

2 国内外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同治理”最早是由Dohahue[14]在2004 年提出。协同治理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由受益相关的多元利益者全过程参与,共同承担跨界责任的公共行政的治理活动[15]。协同治理基于互惠原则,开展跨边界工作,解决单一组织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政府、企业、公民与社会组织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16-17]。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协同治理主要从协同治理的背景、产出、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18-19]。我国协同治理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初具规模,并在近几年呈迅速上升趋势。近年来,伴随现代社会管理的日益复杂,治理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内容涉及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工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众多方面。李少惠等[20]借鉴三重螺旋理论模型建构了一个以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主体协同合作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模式,并就政府、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在公共服务中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边界、互动机制和行为规范进行分析,对多主体协同合作服务模式中的协同治理开展探讨。何继新等[21]以5 省市626 份社区样本实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协同供给现状及影响主体间有效协同的制约因素。张凤太等[22]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2000—2011 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其耦合协同特征。目前,环境协同治理已成为协同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在中国知网上以“环境”并含“协同治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10 年以来的期刊文献就有130 多篇,从文献数量可以看出,我国环境协同治理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尤其是在跨区域、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治理中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协同治理是未来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协同治理是应对现代社会大范围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良好手段。黄河流域面积广大,区内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从单一的政府公共管理层面很难充分发挥有效作用,黄河流域内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势在必行[23-24]。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与必要性分析

3.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

3.1.1 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干预的日益加剧,人类活动及其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间的依存程度就越来越高,关联性就越来越强。邹伟进等[25]认为从环境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环境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当地产业结构及其发展的控制,地方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构成在生态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随着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预与破坏,正在加剧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

3.1.2 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行政管理碎片化严重

黄河大跨度的流域区为生态环境综合多主体协同治理增加了难度,尤其是流域内行政化的政府单位、职能化的行业管理部门使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行政管理碎片化,这些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综合治理能力。从区域行政管理角度来看,由于各行政单位机制与制度的不同,使得环境治理的权威性只有在区域行政管理的范围内有效,当涉及跨区域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治理时,各行政区域之间往往因为各自的利益关系而相互推诿,难以协同。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由于环境、水利、交通、农业、资源、林业等各职能部门管理各自为政,业务条块化,内容专业化,使得各职能部门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上出现严重的碎片化。

3.1.3 行政划分的刚性约束导致各地本位主义突出

基于行政管辖权和行业部门考虑的本位主义是造成大范围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失败的主要原因。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地方管理传统性强,行政部门管理本位主义突出,使得黄河流域在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上难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治理效能、协同治理效能。黄河流域涉及9 个省市,区域面积广大,流域内生态环境问题较多是跨区域、大范围、长时间内积累而来,这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非行政性”特征,使得在条块分割、行政主导的各级环保部门、监测部门系统内很难有效协作。不仅如此,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较多在以财政收入、GDP 为主要考核目标的“本位主义思想”影响下,很难从根源上重视与根治环境问题。

3.1.4 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传统与低效

黄河流域面积大、各地自然环境差别明显,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涉及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众多方面。目前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仍然受到历史传统与惯性因素影响,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仍然受到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传统管理与服务模式影响,多数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传统与低效,缺乏现代的技术手段,生态环境信息获取慢,及时性、系统性、整体性差,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协同管控。

3.1.5 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失衡

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广泛参与、通力协作,单一地区、单一部门已很难适应现代大尺度、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全区域多主体协同治理已成为大范围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趋势。但是,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往往因为治理过程中利益与权力的冲突、责任与义务划分不明等因素使协同治理的能力大大降低。许多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政府、企业、公民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失衡,甚至缺失,缺乏统领合作、相互协同的机制与制度。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是环境利益如何在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实现最大限度的普惠性与共享性[26]。

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国家重点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学术界研究与关注的焦点。在过去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中,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开展了相对广泛的研究,但总体相关文献较少,从研究内容及研究视角上看均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从流域整体、多主体协同的视角开展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效途径,但针对黄河生态文明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系统性强的期刊文献研究,仅有王建华等[27]、管筱牧等[28]对黄河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河长制”研究是目前河流流域治理研究的热点内容,在政府主导下的河流多主体协同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研究已很难适应黄河流域的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然选择。

3.2.1 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高密度、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问题种类多、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严重影响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尤其是多主体协同治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指出“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充分体现加强黄河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3.2.2 传统的流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要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研究过去较多从理论、定性方面开展,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定量模型与方法研究。因此,积极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机理与模拟研究,构建定量模型与模拟方法、提出基于宏观尺度的多主体系统治理的调控方法与管控体系,可以在未来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功能。

3.2.3 多主体协同治理已成为现代水生态管理的方向

近年来,伴随现代社会管理的日益复杂,治理主体逐渐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内容涉及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众多方面。可见,多主体协同治理是未来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虽然我国学者已经开展了环境协同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成果数量、研究视角、研究深度都依然不足,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亟待加强。通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补充。

3.2.4 多主体协同治理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选择

黄河流域广大区域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研究已很难适应黄河流域的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战略选择。如何正确处理好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关系,打破条块壁垒,加强区域协同,从全区协同治理视角出发,开展以国家治理为主导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研究,从形成机理上分析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发展的各主要相关因子的博弈关系、协同动力、演化规律,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长效协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发展理念与体系构建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必须要强化全流域空间管控,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为从根本上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发展,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从全流域层面上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长效综合管控体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要走“5666”发展治理模式,即要注重“协同发展、人水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技术管理”五大发展理念,要建立“利益协同、区域协同、部门协同、技术协同、监督协同、评价协同”六大协同体系;要通过完善“动态管理、会商管理、市场管理、危机管理、责任管理、补偿管理”等六大保障措施调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要依靠“顶层设计、联防联治、公众监督、常态长效、利益驱动、路径引领”等六大建议对策提高黄河流域内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感与工作效率(图1)。

4.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发展理念

4.1.1 多主体协同治理发展理念

黄河流域涉及的区域行政单位分割复杂,区内环境、水利、交通、农业、资源、林业等各职能部门管理往往各自为政,业务条块化,职能专业化,使得各区域、各职能部门之间治理通过单一的政府管理手段难以达到有效的结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必须树立多主体协同治理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影响黄河生态环境发展各要素的积极性,开展多主体协同合作,综合治理,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与集体智慧。可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要遵循多主体协同治理发展的理念。

4.1.2 人水和谐发展理念

人水和谐理论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29]。人水和谐理论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黄河流域人水生态系统是水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协同耦合而成的复合巨系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要以人水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尊重人水和谐发展规律,走人水和谐发展之路。

4.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环境单元结构各不相同,上游高寒高原地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下游地上河,各河段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尤其是中上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就要求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遵循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管理与治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黄河流域的发展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人类的活动要以对自然环境不产生破坏,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正常发展,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需求的可能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是黄河流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综合体现。

图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框架图 Fig.1 Framework of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4.1.4 高质量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讲话的中心内涵,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高质量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采取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重大举措,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必须以黄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政府、企业、公民与社会组织必须要目标一致,凝心聚力,协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处理好黄河流域各地山、水、林、田、湖、草之间的关系,注重综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终极目标。

4.1.5 现代技术管理理念

黄河流域区内行政、生态环境单元复杂,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十分复杂。传统的公共管理手段已很难适应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需要。3S技术、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在现代大区域政府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加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代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研究势在必行,是未来流域治理的研究方向。

4.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构建

4.2.1 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六大协同体系

黄河流域面积大,涉及的区域行政单位分割复杂,区内环境、水利、交通、农业、资源、林业等各职能部门管理往往各自为政,业务条块化,职能专业化,使得各区域、各职能部门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上出现严重的碎片化,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治理的难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必须打破条块壁垒,加强区域协同,从黄河全流域视角出发,构建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的黄河全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长效治理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构建流域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通力协作的管控体系;要建立流域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区统一的利益协同、区域协同、部门协同、技术协同、监督协同、评价协同等六大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措施,形成黄河流域内各区域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统一的综合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充分调动黄河流域内各区域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积极性,大力发挥集体力量、集体智慧与通力协作的合作精神。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协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各主体影响因素之间的利益关系。

4.2.2 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六大保障措施

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效果,要出台动态管理、会商管理、市场管理、危机管理、责任管理、补偿管理等六大管理保障措施。要建立动态管理保障措施,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类型复杂、环境问题千变万化,要从黄河流域全局动态变化的视角构建各项动态管理措施,建立起应对黄河全流域各种环境变化的各项联防联动措施;要建立流域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会商管理措施,通过集体会商处置各种环境事件的发生;要建立市场调节与管理措施,遵从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能够通过市场解决的事情尽量交给市场解决,以此来调动各相关部门、企业与社会团体的积极性;要建立危机管理措施,设立生态环境危机事件处理预案,提高各项生态环境违纪事件的处理能力;要建立责任管理措施,合理划分责任主体,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谁负责、谁管理、谁落实”制度政策,要把责任担当融入业绩评价、绩效考核中去;要建立起补偿管理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激励作用、遵照―谁污染谁付费‖、―污染多付费多‖的原则,从根源上调动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4.2.3 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六大对策建议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要依靠顶层设计、常态长效、联防联治、公众监督、利益驱动、路径引领等六大有效建议措施来保证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做好顶层制度与机制的设计工作,要从顶层制度上建立起一整套常态长效的制度与机制体系;其次,要注重平时的常态管理、长效管理,各项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制度与措施的落实要重在平时,长期坚持;第三,要建立各区域、各部门的联防联治措施,要强化各区域、各部门通力协作,群防群治的合作精神,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要通过广大公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与实现;第四,要重视公众监督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无处不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大公民参与环境监督的积极性,建立起“监督有功,举报有奖”的奖励监督制度,让广大公民人人成为监督环境污染、环境违法的千里眼;第五,要充分利用利益驱动原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尊重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合理处理各方面的利益需求,通过利益杠杆撬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六,要加强路径引领,政府要为社会各级部门、企业、公民与团体机构提供便捷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路径渠道,做到参与有路径,监督有渠道,事事有反馈,为环境保护参与者提供便捷的引领路径。

5 结 论

目前传统的流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尺度、跨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需要,流域多主体协同治理已成为现代水生态管理的一种趋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性与战略性选择。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失衡,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行政管理碎片化严重,政府行业划分的刚性约束导致各地本位主义突出是制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发展的瓶颈。黄河游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要走“5666”治理发展模式,即要注重“协同发展、人水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技术管理”五大发展理念,要建立利益协同、区域协同、部门协同、技术协同、监督协同、评价协同六大协同体系;要通过完善动态管理、会商管理、市场管理、危机管理、责任管理、补偿管理等六大保障措施调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要依靠顶层设计、联防联治、公众监督、常态长效、利益驱动、路径引领等六大建议对策提高黄河流域内生态环境多主体协同治理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感与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协同
环境保护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