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粒子群的有轨电车混合储能参数匹配研究

2020-10-28王子豪邢宗义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荷电动力电池元件

周 莹,雷 威,薛 川,王子豪,邢宗义

(1. 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广州 510330;2. 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南京 21009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交通工具得到广泛应用。混合储能系统承担着有轨电车供能任务,其储能元件合理的参数匹配方案才能满足有轨电车的运行需求。

混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就是寻求不同储能元件的合理配比,以满足列车运行需求。按不同匹配目标,参数匹配方法主要分为约束匹配法和优化匹配法。对于约束匹配法,西南交通大学陈彦秋等人[1-2]根据列车运行特性指标,确定车辆对电源系统功率和能量的需求,在功率需求和能量约束下,确定蓄电池、超级电容的选型及数量。萨勒诺大学G.Graber 等人[3-4]根据运行特性确定功率和能量需求,考虑储能元件荷电状态、体积、重量的约束条件,进行储能系统的参数匹配。约束匹配法是仅满足列车运行特性要求的参数配置方法,未考虑经济性、轻量化等因素,因而无法达到储能系统参数的最优匹配。对于优化匹配法,厄瓜多尔学者Victor I. Herrera等人[5-6]以储能元件成本、接触网供电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在有轨电车线路上进行仿真验证;但其仿真实例中线路区间较短、运行速度较低,与国内运行条件相差较大,并不适用于国内情况。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以经济性或体积与重量作为单一优化目标;其中,江苏大学的胡春花[7]以最小投资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吉林大学的于远彬等人[8]以整车燃油成本为优化目标;北京交通大学王玙[9]以最小重量为优化目标;上述研究均未同时考虑系统的经济性、体积与重量。

针对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基于固定功率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同时考虑储能系统经济性、体积与重量,在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储能元件数量,确定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方案,既可为新建有轨电车线路提供储能系统配置方案,也可为已开通线路提供混合储能系统改造方案,有助于保障线路的可靠运营,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1 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采用混合储能系统,以满足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其动力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混合储能系统由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及DC/DC变换器并联组成,向牵引传动系统供电并回收制动能量;牵引传动系统由DC/AC 变换器、牵引电机、传动机构组成,用于与直流母线间交换能量及驱动车辆运行;辅助系统由空调、照明等辅助设备组成,用于满足车辆日常运营需求;当制动能量超过混合储能系统回收极限时,由制动电阻消耗过剩制动能量。

图1 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的动力系统结构

1.1 储能元件模型

(1)动力电池

目前,动力电池以密度高、寿命长、无污染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有轨电车、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常用作有轨电车的主电源。

对于动力电池数学模型,考虑模型精确度、计算复杂度,本文采用Thevenin 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可描述电池的动态变化过程,能够真实地反映电池相关电气量的变化情况[10]。图2中,Uoc、Ub分别代表开路电压、端电压,Ro、Rb分别代表等效电阻、极化电阻,Ib代表充放电电流,Cb代表极化电容,且仅考虑荷电状态S OC (State of Charge)的影响。

图2 动力电池模型

以动力电池最大充放电功率表征其输入和输出能力,即:

式中,Pbmo、Pbmi分别是动力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最大充电功率;Ibmi、Ibmo分别是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大充电、放电电流;SOCmin、SOCmax分别是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小、最大荷电状态。

(2)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能力,但能量密度较低、续航能力较差,多用作辅助电源,与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配合使用,在车辆加速或爬坡时用于供给短时大功率,在制动时用于回收制动能量。

忽略超级电容自放电因素影响,采用简单结构的等效模型[11],如图3 所示。Cc、Rs分别是电容容量、等效串联电阻,Uc、Usc、Ic分别是端电压、开口电压、充放电电流。

图3 超级电容模型

以超级电容的最大充放电功率表征其输入、输出能力,即:

式中,Pcmo、Pcmi分别是超级电容的最大放电功率、最大充电功率;Icmo、Icmi分别是超级电容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大放电、充电电流;SOE 是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SOEmax、SOEmin分别是超级电容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小、最大荷电状态。

1.2 省时运行控制策略

为避免人工驾驶可能造成的超速、晚点等问题,有轨电车常采用自动运行模式,即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模式,按照目标运行曲线运行,而目标运行曲线是基于运行控制策略的。

本文研究储能系统的参数匹配问题,以确保在最大能耗运行模式下,混合储能系统也能满足供电要求,因此采用省时运行策略。省时运行策略常用作验证列车运行特性,是设计列车储能系统的基础运行方式,如图4所示。在运行区间(X1,X2)内,有轨电车运行工况分为全力牵引、匀速巡航、全力制动阶段[12]。

图4 有轨电车省时运行策略下的速度曲线

1.3 固定功率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

为发挥动力电池高续航能力和超级电容高功率供给能力,在有轨电车运行期间,采用基于固定功率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其功率分配如图5所示。在线路运行区间内,以动力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Pbmo、超级电容的最大输入功率Pcmi作为功率门限值,根据直流母线需求功率Pneed变化,确定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的工作状态。

图5 基于固定功率门限值的功率分配示意

假设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根据两者配合情况,混合储能系统工作模式分为:

(1)低功率牵引工作模式(0

该模式下,由动力电池单独供电,储能元件分配功率满足:

式中,Pbo是动力电池的放电功率;Pco是超级电容的放电功率;η4是动力电池DC/DC 变换器效率。

(2)高功率牵引工作模式(0 <η4Pbmo≤Pneed)

该模式下,由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共同供电,动力电池以最大输出功率供电,功率缺额由超级电容来承担,储能元件分配功率满足:

式中,η5是超级电容DC/DC 变换器效率。

(3)再生制动工作模式(Pcmi/η5

该模式下,动力电池不工作,由超级电容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储能元件分配功率满足:

式中,Pbi是 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Pci是超级电容的充电功率。

(4)再生制动 + 制动电阻工作模式(Pneed≤Pcmi/η5≤0)

该模式下,动力电池不工作,超级电容以最大充电能力回收制动能量,过剩制动能量由制动电阻消耗,储能元件分配功率满足:

式中,Pmch是 制动电阻消耗功率。

2 混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

合理的参数配置是储能系统发挥供电能力、满足运行需求的关键之一,参数匹配是在确定的目标运行曲线、直流母线功率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参数匹配优化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实现。

2.1 参数匹配模型

2.1.1 目标函数

考虑储能系统的空间和重量限制及成本经济性,以储能元件的体积、重量、投资成本作为多优化目标,通过加权线性组合方法,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并以储能元件串并联数量作为优化控制变量,建立综合优化目标函数[13],即:

式中,λcost、λm、λvol分别是储能元件投资成本、重量、体积的权重,且满足:λcost+λm+λvol=1;Nb、costb、mb、volb分别是动力电池单体的数量、投资成本、重量、体积;Nc、costc、mc、volc分别是超级电容单体的数量、投资成本、重量、体积;costmax、mmax、volmax分别是储能系统的最大投资成本、最大重量、最大体积,用于无量纲化处理。

动力电池数量Nb、超级电容数量Nc,满足:

式中,Nbs、Nbp分别是动力电池串联数量、并联数量;Ncs、Ncp分别是超级电容串联数量、并联数量。

2.1.2 约束条件

进行混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时,需考虑功率、能量、电压、电流、荷电状态的约束,具体为:

(1)功率约束

储能系统在运行区间的任一位置均应满足供电需求,则储能元件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

式中,Pbmo.BOX(x)、Pcmo.BOX(x)分别是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在公里标x处的最大放电功率。

(2)能量约束

在运行时间(t0,t1),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可用能量应满足:

式中,Ebo.Box(x)、Eco.Box(x)分别是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组在公里标x处的可用能量。

(3)电压约束

储能元件组件额定电压受到DC/DC 变换器低压侧工作电压范围的约束,满足:

式中,Ub.Box、Uc.Box分别是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组的额定电压;Udc.H、Udc.L分别是DC/DC 变换器低压侧工作电压的上限、下限。

(4)电流约束

供电过程中,储能元件充放电电流应在允许范围内,满足:

式中,Ibmin、Ibmax分别是动力电池单体正常工作电流的下限、上限;Icmin、Icmax分别是超级电容单体正常工作电流的下限、上限。

(5)荷电状态约束

为确保储能系统按照能量管理策略正常工作,要求储能元件始终满足:

2.2 优化求解算法

对储能元件数量寻优以达到综合最优目标,在初步确定的参数范围内需进行快速求解,可采用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求解算法。粒子群算法是从鸟群、鱼群迁徙等物种集群运动获得灵感而设计的一种随机优化智能算法,在解决单目标优化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

在一个D维搜索空间、由N个粒子组成的群体中,记第i个粒子位置满足Xi=(xi1,xi2,…,xiD),运动速度满足Vi=(vi1,vi2,…,viD),个体最优解满足Pbesti=(pi1,pi2,…,piD),群体最优解满足Gbest=(pg1,pg2,…,pgD)。每次迭代过程,每个粒子都按照式(16)、式(17)更新速度和位置[14-15]:

粒子群算法的具体步骤为:

(1)设置算法参数、初始化粒子;

(2)确定适应度函数F(x)及评价标准;以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且适应度值越小,表明粒子更优;

(3)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F(xi);

(6)判断是否满足结束条件,以最大迭代次数n作为结束条件,若迭代次数达到n,则结束迭代,否则继续迭代,跳转至步骤(3)。

3 仿真

采用Matlab 软件进行仿真,以广州海珠有轨电车THZ1 线作为仿真实例,结合线路条件,基于省时运行控制策略,生成直流母线功率需求曲线[13],如图6 所示。

图6 直流母线功率需求曲线

3.1 仿真说明

在仿真实例中,有轨电车由单一储能系统供电;单一储能系统采用7500 F 超级电容,按2 并联、8串联组成储能模组,43 套储能模组串联构成储能电源,3 套储能电源并联构成,共2064个超级电容单体,其单体参数见表1[16]。

表1 7500 F 超级电容单体参数

对于混合储能系统,考虑储能元件轻量化、长寿命、低成本及现有科研条件,仍采用7500 F 超级电容,动力电池采用盟固利LTO8.5 Ah 锂离子电池,其单体参数见表2[13]。

表2 LTO8.5 Ah 单体参数

参考厂家提供的储能元件荷电状态,在仿真过程中,动力电池、超级电容荷电状态、工作电流的参数设置见表3[13]。

表3 储能元件单体的参数设置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对于图6 中直流母线功率需求,采用单一储能系统供电时,其供电荷电状态曲线如图7 所示。荷电状态在供电时持续降低,回收电能时开始回升,并在站点充满电,荷电状态最低为37.67%,在正常工作允许范围内。

图7 单一储能系统荷电状态变化曲线

对于图6 中直流母线功率需求,采用混合储能系统供电时,以储能元件体积、重量和投资成本为综合优化目标,在多约束条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最优数量,得到储能元件最优配置方案。

在初步配置范围内初始化30个粒子,再用粒子群算法迭代求解,直至达到最大迭代次数结束;最优适应度值迭代变化曲线如图8 所示,最优适应度值由波动趋向稳定,迭代50 次左右后达到稳态值,对应的超级电容、动力电池数量为:Nbs=221、Nbp=10、Ncs=125、Ncp=10。

图8 最优适应度值迭代变化曲线

采用储能元件最优配置方案,储能元件荷电状态变化曲线如图9 所示。车辆在整条线路上运行的过程中,动力电池荷电状态持续降低,由90%下降至33.12%;在任一区间内,超级电容荷电状态先因放电而降低、后因回收制动能量而升高,并在站点达到满电100%状态,超级电容荷电状态最低为32.87%。由此表明,在供电过程中,储能元件均在正常荷电状态内。

图9 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变化曲线

表4 给出了单一储能系统与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的对比。相比单一储能系统,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中加入动力电池,以替代部分超级电容。由于动力电池单体的体积和重量均远低于超级电容单体,即使总储能元件数量增加1396个(其中,超级电容减少814个,动力电池增加2210个),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仍具有明显的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此外,在储能元件投资成本方面,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略低于单一储能系统,但其最低荷电状态明显降低,说明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有利于发挥储能元件的充放电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4 结束语

针对混合储能式有轨电车,提出混合储能系统的最优参数匹配方案,并以广州海珠有轨电车THZ1线进行仿真实例,对比单一储能系统与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结果表明:最优配置混合储能系统在降低储能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发挥储能元件的充放电能力、提高系统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荷电动力电池元件
探究动力电池自动拆解设备的设计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食品粉体螺旋输送荷电特性数值模拟
新型油烟净化器的研制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溶液中蛋白质的气液荷电萃取电离质谱研究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
宝马i3高电压元件介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