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商科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27赵红莉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2期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

赵红莉

摘 要:在新商科背景下,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借助于Simtrade实践教学平台,从实践教学任务目标、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实践教学效果检验四个方面进行问题的研究,最后,从学生、学校、企业、教师四个维度说明了该研究所达到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虚拟仿真技术;OBE; Learning by Doing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2.018

1 研究背景

仿真技术的出现虽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对虚拟仿真在技术层面第一次给出完整的定义却在1962年,即实际系统不存在或比较复杂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对系统或活动本质的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领域,虚拟仿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通过创建与人类感官系统交互的虚拟空间,克服现实世界的空间和物理约束,提供一种间接的体验。

2 研究框架以及创新之处

2.1 研究框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称国经贸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的一个专业,若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可能会打折扣。然而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于先进的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将现实的国际贸易活动尽可能在教学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模拟,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所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也可进一步减缓学生对于就业的焦虑情绪。

源于教学设计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本文的研究框架首先是对于实践教学任务目标的设定;其次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再者是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考核方法;最后是实践教学效果检验,效果检验主要包括两方面:(1)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国际贸易实训操作比赛;(2)协同育人,与发展良好的外贸公司开展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本文的研究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2.2 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教学设计原则的创新——同时结合“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和“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基于结果导向以及实操技能两方面,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虚拟仿真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提升实践能力以及外贸综合素养。二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与检验。本文所涉及的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与检验包括两方面:(1)学生课程的考核;(2)学生课程效果的检验,与之前的实践课程只考核学生相比,本课题不仅考核学生,而且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且对于任课教师的考核是借助于比赛以及校企合作等第三方的形式进行考核。

3 研究方法

3.1 实践教学任务目标

在本科阶段第6学期时,根据本专业的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开设一门教学时长为32学时国际贸易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将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将学生所学的国经贸专业理论知识与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必需的实操步骤相结合。本次实践教学的任务目标主要包括两个点:一是将学生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操相结合,能够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个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二是借助于虚拟仿真的教学系统,学生能够掌握实际贸易活动中的具体操作。

3.2 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综合实践课程32总学时中,设置32学时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虚拟仿真实验室通过世格Simtrade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实践课程。该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总结为三种身份、四种结算方式、三种贸易术语。

3.2.1 三种身份

教师以教师账号为学生分别设立工厂、出口商、进口商三个主体身份,学生需要分别登录这三个身份账号,建立企业信息,并且同时进行三个身份的实践操作,以第一角度体验国际贸易业务全流程。

3.2.2 四种结算方式

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关系到进出口商业务的连续性,Simtrade中根据实际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用到的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模拟了四种国际结算方:一是信用证。涉及到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修改信用证、履行信用证;二是付款交单。出口商在准备好全部单据后,需要将单据寄到进口商所在地银行,进口商付款后,相应银行将单据交给进口商;三是承兑交单。付款交单与承兑交单唯一的区别在于,进口商不需要付款,只需要做出承兑后,便可以拿到全套单据,因此,对于出口商来说,此种结算方式风险较大,因此,当学生以出口商的身份进行国际结算时,会自然选择更有利于自身的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之前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四是电汇。电汇主要就是通过进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办理国际汇款业务。

3.2.3 三種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快速分清进出口商双方责任与义务的方法,便于进出口双方报价以及核算成本。Simtrade中主要模拟了实际国际贸易合同中常用的FOB、CFR、CIF,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不同身份的切换下,切实掌握三种贸易术语之间的区别,以及在进行报价核算的时候需要兼顾运费、保险费的实际承担者。

3.3 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因借助于Simtrade实践教学平台,真正实现了学生课程全流程考核的诉求,不再是期末考试定“终生”。在实践教学平台中的虚拟仿真系统,会从学生开始建立企业信息、学生签订合同、学生缮制单据、学生库存状况、学生盈利能力、学生业务能力、学生广告情况以及学生函电等多方面,全流程考核,并且会同时考核工厂、进口商、出口商,最后会综合三种身份的成绩给出一个总成绩,这个总成绩就是学生本次课程成绩。

3.4 实践教学效果检验

3.4.1 以赛促学,积极参加外贸业务能力大赛

学校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参赛中学生需要在各自的国家中建立公司,同时开展进出口业务,独立完成进出口预算表核算,同时独立缮制单据,完成交易的磋商,租船订舱开展海运或者空运,根据合同保险条款进行投保,完成报关报检,缴纳税费。同时,考核参赛选手对于多样性的考核,五种结算方式,六种贸易术语,两种运输方式,交易对象、交易产品、交易业务种类都需要均衡考核,这些最终都将体现在最后的成绩中,同时按照现实中的时间模拟办理各项业务所需的时间,完全按照真实的外贸环境进行虚拟化,对于前期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学习的效果检验通过这种以赛促学的检验,不仅可以检测实践课程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收获比赛奖项。

3.4.2 协同育人,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进入对于我国来说具有“收官”意义的2020年,我国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进行业务结构调整,顺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主动向价值链上游移动。企业改革的要求,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我校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决定了我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这与企业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学校与企业可以协同育人,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为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培养专业外贸人才。

4 研究预期效果

在新商科背景下,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学校、教师、企业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收获,该实践教学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王海山.虚拟仿真教学在高校实训培训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61162.

[2]胡俊文,戴瑾,叶元,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及建议——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战操作平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8790.

[3]闫微.基于OCALE大赛的国贸专业跨境电商操作实训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6):188189.

[4]刘丹,陈珊.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1):4851.

[5]周林林.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以怀化学院国贸专业为例[J].教育时空,2019,(2):155156.

猜你喜欢

虚拟仿真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应用研究
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