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分析

2020-10-27黄健壮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配电自动化

黄健壮

摘 要:本文从研究中低压配电网存在问题入手,围绕电缆线路、通道回数、环网设备选型、配电系统自动化、通信模式建设等层面针对项目方案编制思路进行了分析,并以某10kV配电网项目为实例,探讨了该项目的具体规划方法,以期为配电网运行效率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接线模式;配电自动化

1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项目方案的编制思路分析

1.1 中低压配电网存在问题

城市化建设促使电力负荷与用电量持续攀升,由此催生过线路、设备过载、线路或设备老化等问题,对于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一定威胁。在配电网规划时需预先做好电网台账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工作,保障获取到电缆线路、配变设备的详细信息;通过针对采集到的线路与配变设备的电流、电压数据进行分析,用于判断电网中有无过载或重载问题、排查造成电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等,为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范围内的负荷增长情况与周围电网建设情况进行负荷预测,保障有效适应未来供电增长需求、减少资源浪费问题,提升配电网规划的预见性与实效性。

1.2 项目方案编制思路

1.2.1电缆线路接线模式

配电网的常见接线模式包含辐射型、“N-1”型、双环网、多分段多联络与“N-1主备”接线模式等类型,在接线模式的选取与设计时需综合考量供电可靠性、技术经济性、运维操作便捷性以及可拓展性等多重原则,保障实现配电网规划目标[1]。例如针对“N-1”型接线模式进行优化,运用分支断路器将原有“N-1”型接线模式调整为“2-1”接线模式,选取断路器安装在分支线路上构成环网结构,可与其他站实现互联,倘若分支线路出现故障,仅需将断路器断开进行检修,有效将停电范围缩小至1/4、避免大面积停电;倘若主干线出现故障,可利用分支线路实现负荷转供,保障供电可靠性。再如针对“N-1”主备接线模式进行优化,可通过添加分段联络开关将其调整为分段联络模式,即使在出现“N-2”故障时仍可保障正常供电,并且有效提高环网开关柜的利用效率,减少电力设施方面的成本投入,提升故障排查效率与转供电操作的便捷度,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

1.2.2线路路径与通道回数

基于安全高效原则进行配电线路路径的设计,注重考量区域整体布局、减少对公共道路的占用,尽量缩短线路路径与转角,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并且防范短路等故障的发生。在通道回数的设计上,应考虑整体城市或区域范围内近5-10年的电气建设需求,避免短期内产生重复开挖问题。

1.2.3线路截面与环网设备选型

在线路截面类型的选取上,通常应保障主干线、次干线与分支线选取的截面类型较为统一,避免因截面类型过多而增加改造环节物资申购的复杂程度,或造成线路卡脖子问题。具体来说,可将电缆线路的主干线、次干线与分支线截面分别设为300㎡、120㎡和70㎡;架空线路的主干线、次干线与分支线则分别为240㎡、120㎡和70㎡。在环网设备选型上,通常情况下需针对配电变压器、开关柜、低压设备等不同设备进行精细选型,以断路器柜为例,当前宜选取全绝缘SF6断路器柜,该设备具有全封闭性、尺寸小、维护量少等优势特征,可用于控制分支线路故障电流的开断,有效隔离故障、实现可靠供电。

1.2.4自动化建设方案

在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上,当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类型:其一是主站型自动化,具有设备体积小、易于改造等特点,依靠主站控制保障实现正确动作;其二是馈线自动化,可减少对主站的依赖性,自主隔离故障、恢复其他段的正常供电,并且将收集到的电气信号上传至主站,接受主站的远程遥控。

以基于IEC61850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为例,利用IEC61850信息模型可自动生成SCL文件,用于统一数据结构定义、完成数据组织管理;在逻辑设备的设计上,以继电保护作为逻辑设备,以网络地址作为物理设备,并涵盖开关、断路器、电压电流表计等多个LN。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上,主要分为主站、子站与终端三个层级,其中配电主站通过主干通信系统与子站连接,配电子站通过分支通信系统与终端连接,配电终端由配变终端、开闭所终端、馈线终端及其他设备组成。在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功能模块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功能模块:其一是监视模块,依据状态量数值实现对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其二是控制模块,通过调节开关、变压器分接头控制无功补偿、负荷平衡等;其三是保护模块,综合运用故障检测、故障点定位、故障隔离等方法保护系统正常供电;其四是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对电能供应、负荷变化的管理,提升故障排除效率、保障系统可靠运行。

1.2.5通信建设方案

在完成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落实通信网络的配套建设。当前常用通信模式包含光纤、载波、无线三种类型,其中光纤通信具有通信传输速度快、质量高、造价成本高等特点,需基于一次线路实行成环建设,实现1供1备、全线光纤敷设,保障通信线路的可靠性。

2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方法探讨

2.1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流程设计

在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环节,首先应针对当前供电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估,依据线路供电能力选取挂接的配变设备,针对其负荷水平进行精确计算,在线路允许最大输送功率PL与挂接配变设备最大负荷PB的比值小于1时,即说明该配电网规划方案存在安全隐患,需设计解决方案。其次是寻求供电协调的解决方案,综合收集配电网周边线路的PL/PB值,用于进行供电能力裕度的判断,当供电能力裕度较大时,可采用负荷切改、调整分段开关等方法,实现负荷的再分配,并且重新计算比值,直至PL/PB值≧1为止。最后是完成用户接入方案的编制,基于就近原则进行用户周边线路比值的计算,判断供电能力裕度、确定具体接入方案,保障PL/PB值≧1。

2.2 应用实例分析

以某10kV中压配电网规划项目为例,该片区内共包含5回10kV线路,由2回单环网电缆线路与3回两联络结构架空线路组成,计划将2台630kVA配变设备接入现有线路中。其中A、B单环网线路的导线型号为YJV22-3×300,长期允许载流量为480A,最大负载率为50%,最大供电能力为4.16MVA,年最大负载率分别为60.1%和35.6%;C、D、E两联络架空线路的导线型号为JKLYJ-240,长期允许载流量为480A,最大负载率为66.7%,最大供电能力为5.55MVA,年最大负载率分别为46.2%、44.8%和38.5%。首先进行供电协调性评估,5回线路中仅A线路的PL/PB值<1,且年最大负载率超出安全数值;其次探索供电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计算发现A线路的联络线路B线路的PL/PB值为1.48,将A、B两回线路作为整体计算得出其PL/PB值为1.04,说明B线路具备接纳A线路负荷转移的能力,因此可调节联络开关、将A线路后端4臺配变转由B线路供电,解决A线路供电不足问题;最后完成配变接入方案的编制,基于就近原则将新增配变接入D线路,接入新增配变后D线路的PL/PB值为1.27>1,可有效满足配变接入需求。

3  结语

鉴于中低压配电网在线路与设备基数等方面较主网更加复杂,因此在开展规划设计时需密切结合配电网运行特点进行线路选型、线路长度、截面类型、配变容量、自动化建设等要素的详细规划,以此提高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度,保障配变设备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整体配电网的运行水平、节约电网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 程浩忠.电力系统规划[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 朴在林.配电网规划[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3] 金义雄.电网规划基础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 范明天.中压配电电压等级优化与改造[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配电网规划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规划中的简化与可靠性评价算法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配电网规划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改进遗传算法在含DG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改进遗传算法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