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梆子腔剧种起源综述

2020-10-26解超颖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剧种起源综述

解超颖

摘 要:本文对至今能够查阅到的有关于山东梆子腔系三个剧种(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的文章和书籍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对于山东梆子诸剧种的起源研究进行了梳理,综述如下。

关键词: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剧种;起源;综述

我国的梆子腔系统历来地方音乐色彩浓厚,剧种众多,山东境内梆子也是如此,比较大型的梆子剧种各有特色,笔者选取了其中三个剧种——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进行部分文献的起源综述

1 关于山东梆子的起源说法

1.1 起源于山陕梆子

孙文明在《“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山东梆子研究》一书中对山东梆子的起源进行了如下总结:1)1924年王培义《豫剧通论》中把高调梆子冠上了山东梆子的名字。2)张贻君--山东梆子……祖师爷叫蒋坤峰,因为所唱的梆子腔很受欢迎,逐渐地把山陕梆子改用山东本地方言来唱,并收徒传艺,人员规模扩大变“打围鼓为登台演唱,世代延续直到今天这就是山东梆子的来历。从祖师爷蒋坤峰算起,传到我这一代是第35代。3)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对山东梆子进行普查时,记录了当时的山东梆子名老艺人段广才提供的一则资料:“据老艺人段珩(字广才)讲:“听张恩普(花脸,济宁人)老师傅谈过,济宁东门里财神阁的高调五福班,有清末叶才垮台散班的。

孙守钢总主编在《山东地方戏丛书》中认为:山东梆子名丑刘玉朋之师刘勾文讲过:“我们唱的梆子戏,最早是山陕梆子经过开封一带流传过来的”。

刘文峰在《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一书中写道:“山东梆子……主要流行于鲁西南……是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的。清初,山西商人势力……山东地处南北水路通衢……必经之地……山西会馆……大戏楼……供山陕梆子演出”。

安啸梅,《梆子腔系音乐创新的思考_以山东梆子腔系音乐为例》中认为:据史料考证,梆子腔鼻祖———山陕梆子在明末清初传入山东。

而乾隆年间的《燕兰小谱》(吴长元)记载: “花部四十四人中有山东籍二人”,雍正十年(1732 年)《梨园馆碑记》载:“会首中孙国豹系山东兖州府滋阳县人,郭风山系山东人”。“花部”即梆子,说明雍正年间山东籍唱梆子的演员,已活跃于北京戏坛,并往返于京鲁之间。

江苏师大王峰(导师董兵)的硕士论文——《鲁西南地区山东梆子唱腔探究》中采访山东梆子老艺术家杨茂生:“我的师傅曾对我讲过,咱们的梆子戏是山陕梆子传过来的,早期叫‘土了梆‘庄户戏只占鲁西南一小块地方”  。

范紫东在《法曲之源流》中写道:”秦腔流入河东,为蒲州梆子、东路梆子、老梆子、河北梆子等;入京师为京梆子,今乃称秦腔……越太行而入山东,为曹州梆子,河南梆子等”。

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认为:“梆子腔在当时似为一种很流行的声调,其源虽或出于陕甘一带的“秦腔”……山东、山西具各有其本地梆子……所谓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

1.2 山东梆子和豫剧有一脉相承的亲属关系

高鼎柱在《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一书中写道:“乾隆小说《歧路灯》中,亦有关于陇西梆子腔戏班在山东历城和河南开封等地演出情况的记录”。(p22)高鼎柱在这本著作中认为是这样一个路线:山陕梆子——河南——山东:山东梆子,是山陕梆子经过河南,传入山东,受鲁西南方言及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衍变发展而成的梆子腔剧种”。也有一种说法:本来山东梆子产生之初的主奏乐器并不是板胡。

2 枣梆的起源综述

和山东梆子不同,关于枣梆的起源,文献中的观点比较统一,认为是发源于上党梆子,但是传播途径说法不一。

2.1 认为发源于上党梆子,和豫剧关系密切

例如王俊霞在《枣梆剧种河南发展脉络及特点简析》中认为:枣梆源自山西上党梆子,主要分布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南部。

纪根垠在《山东化的山西梆子》;墨遗萍在《谈山东“鉊戏”与上党戏》都认为:所谈剧目、曲调、发声、风格,与今天的上党梆子完全相同。除少数剧目,如《蝴蝶杯》……外,其他如《彩仙桥》程咬金救秦英的故事(类似蒲剧的《金水桥》而又不同)、《出岐山》曹丕射鹿故事、《徐龙铡子》故事,都为其他剧种所没有。直到今天,上党大戏(梆子)也还依然保存着这个特色。

2.2 商人说

张雁在《枣梆与上党梆子比较研究》提出的:“上党梆子是由山西商人带到菏泽的,山西商人 来山东经商同时也把自己家乡的戏曲带了过来。这些山西商贾 中有会唱家乡戏曲的,于是闲暇时便教当地人演唱。最早的一个教唱者是山西晋城的一个银匠,教唱的是一种“泽州调”,当时只有清唱。光绪初年……有个上党梆子的“十万班”来到山东……流动演出……返回山西,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便聘请山西上黨梆子艺人授艺,便于登台演出。“泽州调”就在山东留下了种子,逐渐传播开来”。

魏清风、程玲、魏强,《上党梆子与枣梆一家亲——记1963年菏泽专署枣梆剧团首次探亲》:晋商到山东从事商贸交易由来已久,有山西人离乡背井,“远服贾而通货贿”了,主要以典当铺为主……便于闲暇时间将他们家乡流行的戏曲教于当地人清唱……教唱的是一种“泽州调”……清光绪元年(1875),久负盛名的上党梆子十万班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长达一年之久才返回山西。

2.3 晋商和职业班社的文化扩散说

李砚,《从上党梆子到枣梆-戏曲剧种异地扩散的系统分析》上党梆子的扩散主要依赖于人自身在地表上的各种活动,具体来说有二,即山西商人和职业戏曲班社……山西商人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势力,在菏泽当地修建了山西会馆……为上党梆子日后的扩散奠定了先决基础……还会教当地人清唱……直至19世纪70年代末,为躲避山西东南部地区的灾荒,行至菏泽地区的上党梆子职业戏班“十万班”在此开始了长达一年有余的演出,由此上党梆子才得以在菏泽地区大面积扩散。

2.4 教唱说

栗守田主编,《上党梆子》:“远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鲁西南曹州(今菏泽市)一带,就有不少上党商人经商。他们在年后或夏秋夜晚,常常打起锣鼓,坐唱上党梆子……光绪初年,上党地区遭了特大旱灾。 壶关县乐意班(俗名十万班)就曾在郓城一带演出一年多,进一步加深了上党梆子在该地区的影响。之后不久,凤台县(今晋城)望城头村艺名‘大闺女的上党梆子旦角潘朝绪在梁山县的方庙设帐授徒。接着就有个义盛班出现。 ……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

3 莱芜梆子的起源综述

3.1 认为是徽戏和梆子的融合

《中国戏曲音乐志〈山东卷〉》中载:嘉庆年间(公元年以后),安徽的一个著名徽戏班社老阳春,流动到泰安一带活动。在此以前,起源于陕西、甘肃一代的“秦腔”,已经河南传到鲁西南,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梆子腔”(当地群众传统称为“本地梆子”。粗矿高昂的鲁西南“拂子腔”日渐兴盛,比“徽戏”等其它艺术形式更符合当地人民刚直侠义的性格,很容易被接受。为了争取观众以利自身生存,“老阳春”班便开始逐步移植“梆子腔”这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自此,“梆子腔”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始了自己的演变和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目的增加及当地观众的喜好等原因,特别是后来的演员大都是当地人,受到地方方言等因素的很大影响,被徽戏班社接收过来的鲁西南“掷子腔”便逐步发展变化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莱宪梆子”。

3.2 是梆子声腔东传的分支,和山东梆子一脉相承

孙守钢在《莱芜梆子》一书中认为:山陕梆子东传进入山东,可能的通道有两条条是从河北由运河到临清及以东的章丘,一条是从河南开封到菏泽及以东的汶上,前者后来称为“东路梆子”或“章丘梆子”,流行于章丘、惠民、滨县、商河、乐陵等地,后者后来称为“曹州梆子”和“汶上梆子”,流行于菏泽、济宁、泰安、汶上等地莱芜与章丘、泰安都是近邻,所以山陕梆子无论从哪个方向传入,其传演都可能波及莱芜。

3.3 徽戏北上传承,山陕梆子由河南传入

李娜在《萊芜梆子源流与形成考辨》中认为:关于梆子腔的传播路径,常静之认为可归结为四条———西南、东北、东、南四个方向。其中东路方向的发展“以秦腔、山陕梆子腔向东发展,对河南、晋东南、冀南、山东、苏北、皖北梆子腔剧种的形成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山东的梆子腔最有可能是由秦腔、山陕梆子经河南等地传入山东境内的,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戏曲、说唱、民歌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

猜你喜欢

剧种起源综述
圣诞节的起源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万物起源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