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检测与监控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2020-10-26刘珂王秀洁宗威

工业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可持续心血管疾病

刘珂 王秀洁 宗威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心血管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导致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不断增多,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呈上升态势[1]。心血管疾病具有患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需要长期监控等特点,给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带来很大挑战。而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加速新型医疗模式替代传统医疗模式的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以可持续理念为核心的设计思想登上了设计的舞台。现今,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可持续的焦点由只关注资源的可持续转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凭借将产品与服务结合从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的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来解决现实需求的问题迫在眉睫[2]。由此,在可持續产品与服务系统的视角下探索新的心血管病的医疗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调查显示,近年来心血管病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见图1。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人口为13.95亿,≥60岁的老年人占17.8%,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6亿,≥65岁的老年人占14%。即使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保持不变,2010—2030年,仅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就会使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数预计上升50%以上[1]。

鉴于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国内的学者对其防治展开了大量研究。一部分学者从技术方面入手,比如汪志良等基于现行的慢性病诊疗活动与慢性病管理等弊端,提出了将临床诊疗与社区高血压管理有机结合的设计方案[3]。廖雪峰则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对远程心血管疾病监护系统进行搭建,提出了上下级医院间的协同合作的服务模式[4]。农燕丽等通过调研深度挖掘了老年人慢性病医患交流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信息交换的视角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设计策略[5]。另外一部分学者则从社区养老的角度出发,探究慢性病在居家情况下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乔歆新等通过对现阶段高血压移动医疗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基于穿戴式智能血压监测仪和O2O互动的社区移动医疗服务模式新方向[6]。乔歆新等以Kano模型为理论基础对高血压患者以及社区医生的需求进行深度分析,构建了新型社区高血压服务体系[7]。张晓、王炜等从社区养老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医养融合的社区居家养老的医疗管理服务系统[8-9]。郭风等则从食疗的角度切入,构建老年人社区养老的创新实践案例与评估[10]。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社区养老为中心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状况监控等方面,较少涉及从心血管病患者的整个就医流程出发,优化患者就医体验,从而改变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尝试从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心血管病患者就医过程的深度观察和研究,构建一个省时、高效、个性化的心血管病检测与监控的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从而缓解现存的医疗压力,实现医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概述

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产生于对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反思[9]。它在设计中通过增加服务的内容,协调了各个利益相关者[11],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减少了产品使用过程的物质消耗,使设计从纯产品向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对于提高社会生产的水平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设计”是指在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等条件的制约下,通过整合各方的资源,在保证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达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设计活动[12]。从可持续发展历程来看,产品服务系统是可持续设计不断迭代过程中的一环,它是在更低的环境代价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某些特定需求。

3 心血管病监测与监控的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流程

3.1 社会调研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19-20],是心血管病患病率最高的人群,而且在就医过程中他们更容易遇到问题,因此将老年人作为本文的调研对象。确定调研对象后,选择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先用自然观察法对前往医院心内科门诊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主要是了解并记录下他们的就医流程以及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见图2。然后又选择了几名典型的患者进行情景式访谈,情景式访谈使患者处在就诊的环境中,可以及时分享自己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心血管检测装置的见解,使患者由设计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从而可以深入挖掘患者的潜在需求,见图3。

3.2 绘制用户旅程图与分析

对前期自然观察以及用户访谈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绘制心血管病患者的用户旅程图,分析老年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情绪体验,寻求现有模式中存在的痛点并挖掘设计可介入的机会点,从而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医疗服务系统,见图4。通过对患者就医过程的行为分析,发现了以下几个痛点:(1) 患者整个就医过程几乎都是由人工提供服务,而且在一些非医疗的环节例如挂号、缴费等,基本都要到人工窗口排队 ,大量的人工服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2) 患者做检查穿梭在各个科室之间所用的时间多,而与医生面对面陈述病情的时间少;(3) 各个科室间信息互通性差,患者在不同的检测项目地中寻找奔波的时间长;(4) 回诊排队时间长,就医效率低;(5) 医生无法了解患者在家时的身体状况,突发紧急状况时,无人知晓。

3.3 提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构想

通过前期社会调研并结合用户旅程图分析,从整个产品服务系统出发,思考如何解决心血管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痛点,提升就医体验。心血管病检测与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辅佐医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提高患者就医效率,减轻医生压力;通过不同患者的病理信息建立生理病理模型数据库,以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压力,实现医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前期调研结果与现有科技及发展机遇联系起来,心血管疾病检测与监控系统提出以下设计构想:(1) 基本检测功能,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进行的检查包括:体重指数、心电图、血压、尿常规、血液生化、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X 光片等。综合研究医疗技术应用发现体重指数、心电图、血压三项可以实现原地测量,将这些项目进行整合,以一个产品代替多个功能性产品,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物质产品的使用,帮助医院减轻医疗设备购买的压力,实现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病情问询功能,考虑到部分老年人的视力问题,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同病患进行语音交互,在进行基本检测时也提供简单的语音指示,指导病患操作设备完成检测;(3) 病情诊断及决策功能,基于机器学习过的专业医疗知识以及存储的生理病理模型的数据库,结合病患的既往病史以及基本检测结果进行病情诊断并给出个性化诊疗方案,患者的特殊病例也会被纳入生理病理模型的数据库中,打破信息孤岛的壁垒,最大程度的实现专家级医疗资源地区均衡化,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信息共享功能,从患者进入医院挂号开始,整个系统中的信息是实时同步和共享的,大大提高了各个科室与主治医生间沟通与交流的效率,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医疗资源;(5) 远程监测功能,对需要持续监控的患者提供移动监测设备,病患回家之后也可以持续检测其身体状况,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联系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构建一个整体的医疗服务系统。

3.4 构建产品服务系统

心血管疾病检测与监控系统是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智能数字信息设计的一种新型产品服务系统,见图5。整个心血管疾病与检测系统的运作建立在生理病理模型的大数据以及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患者检测时,健康监测平台将患者的检测信息进行记录,并将其与以往的生理病理模型进行匹配,判断能否为其提供个性化诊断,然后对患者需化验的科室预约,以节省患者的时间。而后健康监测平台以及科室检测的结果会第一时间汇总传回线上系统,生成患者的电子病历并接入医生工作站,供医生全方位的了解病患的信息。不同患者的电子病历汇集成一个大的云系统,医生可以随时通过云系统调取患者信息。对于需要持续监控的患者,可以通过移动监测设备监测的数据随时上传至云系统,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医生可以从云系统及时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做出诊断。整个大的云系统汇集了大量的患者信息,反过来它也为健康检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生理病理模型,形成了一个闭环,构建了可持续的医疗服务模式。

4 结语

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资源逐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开发新的可持续的医疗模式不仅是老年患者的迫切需要,也是打造可持续社会的内在要求。产品服务系统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生态环境可持续与经济发展可持续这看似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之间找到了共同发展的切合点[21]。本文以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观察法和实地调研法,构建了基于病理模型大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医疗服务系统,为心血管疾病医疗模式的完善提供更系统、更有操作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对改善传统单一的医疗模式,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可持续心血管疾病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新确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过快诱发心血管疾患2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