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看张爱玲的文化思考

2020-10-26吴彭时曙晖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张爱玲

吴彭 时曙晖

摘  要:《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传奇爱情是张爱玲小说为数不多的圆满收场,虽然结局看似是大团圆的景象,但是在初期因男女主人公婚恋观的差异导致他们的爱情过程充满了猜疑和试探,然而在经历种种之后却结为夫妻。张爱玲用一种圆满的结局,实现了将物质掏空的前提下对传奇的反写,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西文化差异性所形成的不同人生观,从中也可以看到张爱玲对两种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爱情传奇;文化差异;张爱玲

作者简介:吴彭(1996.1-),女,江苏宿迁人,汉族,本科学历,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曙晖(1970.5-),女,新疆霍城人,汉族,研究生学历,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9-0-03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历来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了在香港战乱大背景下,白流苏和范柳原这样一对普通男女在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终成眷属的故事。其中关于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是否有真爱的问题是解读文本时的关键所在,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人的价值观大有不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恋爱过程中的交流,而通过对这段爱情传奇的书写,张爱玲也向读者传达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思考。

一、《倾城之恋》的爱情传奇

对于《倾城之恋》的解读,最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就是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许多评论者认为他们在爱情中费尽心思的互相试探消磨了爱情中美好的一面,两人都各有所图,如果不是战争牵绊了范柳原,白流苏到头来只是范柳原一时新鲜的玩物,是战争成就了他们两个人。但是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可以推翻这一结论,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是有爱情的。

(一)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

首先他们之间是一种新的爱情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两个人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本来徐太太是将范柳原介绍给白流苏的妹妹——二十四岁的白宝络,结果三十二岁的范柳原却选择了二十八岁的已经嫁过一次人的白流苏,白流苏跟年轻的妹妹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由于白范二人一见倾心,因而有了后面的香港之行。先抛开主人公不谈,单看“一见钟情”这个词,它是指男女双方第一次相见就互相喜欢上了对方,这种感情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由于每个人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都会展开对爱情的憧憬,此时的男女会幻想自己伴侣的特点,例如有学识风度、仪表堂堂、谈吐得当等,一旦双方遇见的人都符合了心中所想,便会产生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正是这样的爱情模式。

具体来看,在范柳原的心中,白流苏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东方女性的传统美深深吸引了他,尤以流苏善于低头为著。徐志摩在《沙扬娜拉》中写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2]正是赞美了东方女性的那种贤淑、温存与庄重的内敛之美。范柳原赞美白流苏:“难得碰见像你这样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1]可见范柳原虽然经历了早年的浪荡生活,看似潇洒,但内心却是空虚寂寞的,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使他更倾心于中国传统女性,他希望在爱情的交流中弥补他在传统文化上的缺失,因此白流苏的出现正符合了他的爱情理想。而白流苏在与范柳原第一次见面之后,有一段对她心理活动的描写,她在思考范柳原是否真心喜欢她,一个女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表明她已经动了情。范柳原的绅士风度和谈吐举止一定是符合了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的预期,但此时的白流苏更多的并非对外在因素的考量,而是为自己的婚姻做打算。在前一段婚姻失败后,白流苏回到娘家并遭到家人的排挤,哥嫂的冷漠势力、尖酸刻薄令她心寒,母亲的一味避重就轻更使她对未来丧失希望,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子要想凭自己立足社会困难重重,因此她必须为自己做打算。白流苏有一段心理活动是这样说的:“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他给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1]因而条件优越的范柳原的出现让身陷孤独绝望、为生计所愁的白流苏像是抓住了茫茫大海中的一块木头,这是白流苏选择范柳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白范二人选择对方都有各自的原因,促成了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二)互相防备是人性使然

其次,在感情初始的互相设防也是人性的常态。当白流苏应邀到港之后,白范二人有了相对自由的相处空间,但二人的感情并未火速升温,因为他们心中各有所想。白流苏急于想从令她压抑的大家庭中解脱,因而她的目的非常明确,她希望能和范柳原结婚,但是由于东方女性的含蓄内敛,她不能直接向范柳原求爱,而是希望范柳原能主动向她求婚,于是她也主动为自己制造机会,每次都欣然接受范柳原的邀约,一起谈天吃饭逛海滩,但是面对范柳原直白的情话她又不做回应,在不确定这段感情能否走到婚姻那一步的时候,她不想显示出自己已经沦陷了,因此她时时警醒自己只是想从中获得婚姻的保障,这是白流苏理性的表现,她刻意保持意识层面的理智,这也就压制了她内心深处的真情。她虽然意识到范柳原是追求精神恋爱的,但是并没有真正走入范柳原的内心与他互动,在范柳原内心的呼唤没有得到回应时,自然会对白流苏形成一种误解。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在沉沦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一对平凡的男女也不例外,他们拼命想要抓住自己所追逐的,白流苏以为她需要的是婚姻而非爱情,范柳原则认为自己更需要爱情而不是婚姻,两人各怀心事,不愿妥协。虽然这个相持的过程不禁使人质疑他们之间的爱情实质,但是人性使然,白范二人处于相识初期,任何一对世俗男女在恋爱中都会有权衡得失、计较付出的问题,而互相的猜测正是可以证明两人已经动了真情,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将互相设防看成是两人情感发展的一个过程,而不能以此断定这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

(三)战争让两人放下戒备

再次,残酷的战争让白范二人放下对彼此的防备,真情相待。在战争爆发之前,范柳原曾说:“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1]此刻的范柳原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下,他觉得人是很渺小的,很多事情并非人为能掌控的,甚至都做不了自己的主,即使是自己的感情也不例外,他心里虽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但是又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爱情,于是他并未意识到此时自己和白流苏的感情会长久。而白流苏在发现饭店里的人都默认了他们俩的关系时,范柳原只是让她别枉担了这个虚名,这让白流苏心里觉得范柳原心计城府,她认定了范柳原是将她置于骑虎难下的境地,让她回家不成最后只能委身做了他的情妇。白流苏为了不走进范柳原“下的套”,提出回上海,范柳原并未阻拦,并送她回沪,此时的白范二人还是处于相互试探的斡旋之中,并未意识到彼此都已经深爱上对方。白流苏经此一遭回家之后的日子比往日更加煎熬,如果说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那么他们俩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也就不会有后面范柳原再次接白流苏去香港的情节了,因为这中间已经经历了一个秋天,如果说是一时的新鲜感,那么一个秋天之后也早就消失殆尽。因为爱情的呼唤,白流苏立即动身赴港,便有了后来的同居生活。不久之后范柳原要赶赴英国,白流苏本以为从此就要过上难以消磨的地下情妇生活,但是战争的爆发阻拦了他的赴英之路,也使他们放下对彼此的戒备,在生死大事面前,他们无暇再去猜测对方的心思,“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1]在战后柴米油盐的宁静生活中,他们过起了平凡的夫妻生活,流苏此刻也终于明白:“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1]直到此刻,白流苏才明白婚姻与外在的一切无关,只有抛开钱财、地产,抛开一切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范柳原在战后恢复平静的生活后向白流苏求婚,此刻的他也意识到安稳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需要双方的相互迁就、相互磨合才能彼此靠近,所以战争并不是成就了他们,而是让他们看清了自己的心。

而至于文末提到的范柳原不再对白流苏说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看似是爱情葬在了婚姻的坟墓中,但是又有多少世情男女能避免得了婚后生活的平静与寂寞呢?范柳原的不甘寂寞也是人性的自然表现,这并不能够否定之前的范柳原是不爱白流苏的,在他们相爱的那一刻是全身心地彼此相爱、以诚相待就够了,只有真情才能感人,而这也正是文学的艺术魅力所在,文学就是以情感人,不真不诚,不足以动人。

二、爱情背后的文化思考

虽然白流苏和范柳原最终步入了婚姻生活,但在他们的恋爱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这不仅仅表现在两人的互相试探,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白流苏听不懂范柳原说的话的情况,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白范二人的文化背景差异,二是由于张爱玲本人对中西文化的思考。

(一)白范二人文化差异

白流苏是旧式封建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传统中国女人,而传统的中国式婚姻多是包办婚姻,这使得那个年代的中国男女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丧失了自主权,婚姻便是在一种不可违逆的家长制强行安排下的产物,其中少了谈情说爱的过程,白流苏也正是被安排了一段无爱的婚姻,才导致婚后生活不幸。然而白流苏却又是一个大胆的人,她敢于冲破这种无爱的枷锁想要重获自由,但是娘家人的冷漠让她不觉中又陷入了泥沼,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使她痛苦万分,范柳原的出现重燃她对婚姻的希望,她希望通过范柳原来获得生活的保障。然而深受传统婚姻制度的影响,这段感情对她来说不过是由一段婚姻走向另一段婚姻,她无心顾及爱情中你侬我侬的俏皮话,所以面对范柳原直白式的“我爱你”、“天长地久”之类的字眼时,白流苏无法回应这种西方化的求爱方式。

对于来自英国的华侨范柳原来说,选择白流苏与其说是择偶,不如说是一个文化寻根的过程。范柳原从小孤身流落英国,历经坎坷才继承了家产,虽然他从小接受的是西化教育,但是身为华侨的他毕竟无法真正融入异国的主流生活。由于出身从小就不被家庭接纳,无法感受到家庭温暖使他产生了一种没有根的孤独和惶惑感,所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满怀想象的,这也正是他喜欢传统的东方女人并且选择白流苏的原因,与传统的中国女人谈恋爱是他对中国文化有强烈认同感的体现。这种认同感在范柳原对香港饭店的装潢所做的一番评价中也可见一斑:“香港饭店,是我所见过的顶古板的舞场。建筑、灯光、布置、乐队,都是老英国式,四五十年前顶时髦的玩意儿,现在可不够刺激了。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除非是那些怪模怪样的西崽,大热的天,仿着北方人穿着扎脚——中国情调呀!”[1]在范柳原看来,英伦风格的装潢与娱乐方式都是过时的,没有看头,倒是传统的中国式服饰更吸引人心,这也是他对中国文化认同的表现。另外他对白流苏说起的《诗经》片段,也足以见得他饱读中国经典诗书,对文明古国满含热爱,因而他选择与象征着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女人谈恋爱,渴望得到中国文化的认同。但是回国后的范柳原因飞黄腾达的家业招来无数的太太扯白脸的把自己的女儿送上门,这打破了他对传统中国女人沉稳内敛的印象,他反而在这样的追捧下养成了嫖赌吃喝的习性,这使他在与白流苏交往的时候未免多了一些试探的过程。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两个人在观念和价值上的差异,这也让范柳原对他苦苦追寻的文化之根产生了质疑,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使他们在寻爱途中曲折前进。

(二)张爱玲本人所受文化影响

作为创作者的张爱玲,对于笔下人物性格的塑造是起着导向作用的,白范二人的文化冲突也体现了张爱玲对中西文化的思考。

结合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她本人就深受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出身于晚清重臣世家的张爱玲,家学渊源,祖父张佩纶是清末进士,著作颇多,父亲张廷重虽不及祖父建树有成,却也是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在父亲的影响下,张爱玲从小遍读诗书,尤其爱读中国古典小说,这为她的古典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影响了她的写作风格。后来在母亲的安排下,张爱玲又进入教会小学读书,开始接受西方文化教育,中学在圣玛丽亚女校,大学在香港大学,西化教育使她精通西方文学、历史。因此具有丰富的古典文化底蕴的张爱玲在五四时期面对文坛对传统文化一片质疑的呼声时坚定地做起了传统文化的卫道者,但是由于接受过西学教育必然会对张爱玲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影响,加之张爱玲处在上海这样一个五四新文化浪潮发起的地方,她对“五四”也是有着磨灭不了的记忆。张爱玲在写《忆胡适之》中说:“我屡次发现外国人不了解现代中国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五四运动的影响。因为五四运动是对内的,对外只限于输入……我想只要有心理学家荣格所谓民族回忆这样的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3]由此可见,张爱玲也免不了受到五四文化的影响,因而她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并关注到了个体生存的困境,对笔下的人物展开深入的人性挖掘。如《金锁记》中的童世舫和《倾城之恋》的范柳原就是代表了留洋归来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类人,他们都怀着对古中国文明的认同感,渴望与传统中国女人谈恋爱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但是童世舫在长安身上看到了此时的中国正被抽鸦片、裹小脚之类的恶习包裹着,范柳原也感受到了追名逐利的虚荣风气,丰满的理想在现实中受到了压制。在范柳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处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洪流下,范柳原在面对中西文化时也无法做出明确的抉择,他无法融入英国的主流文化但又无法改变长期形成的生活饮食习惯、交往礼仪和思维方式,无根的惶惑感使他渴望得到传统文化的认同,但回国后却发现中国的现状令他无比失望,在文化的夹缝中范柳原也迷失了他的文化选择。这些人物的背后也体现出了张爱玲此时在文化心理层面的两难境遇。

白流苏和范柳原分别作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于纷乱战事中演绎了一段爱情传奇,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交织出的爱情在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传达出张爱玲的文化思考。从传统进入现代的张爱玲,对传统爱情悲剧太熟悉,对新式的恋爱也很通透,因而她塑造了这样一对不同于传统爱情模式的男女,他们分别代表各自的文化背景。然而文化本没有优劣之分,张爱玲在对文化碰撞中的差異性的描写给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切的社会现状与世俗人生。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01:倾城之恋[M].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徐志摩.徐志摩诗全集[M].新世界出版社,2014.

[3]张爱玲.重访边城·张爱玲集[M].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张爱玲
九月雨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张爱玲在路上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