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Δ

2020-10-24刘琴玲赵婷婷张嘉豪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710002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9期
关键词:抗凝阿司匹林黏度

刘琴玲,赵 朝,吴 娟,赵婷婷,张嘉豪(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官腔狭窄而引发的心肌缺氧的心脏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为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2]。近年来,随着PCI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较大的关注。较多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PCI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PCI术后需要给予患者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进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3-4]。阿司匹林是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的常用药物,但PCI术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佳[5]。达比加群酯是近年来新兴的抗凝血药,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6]。本研究主要对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在PCI术后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冠心病诊断标准[7];(2)术后能够接受随访;(3)无精神性疾病;(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2)伴凝血功能障碍者;(3)不能接受达比加群酯或阿司匹林治疗者;(4)伴恶性肿瘤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7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8~74岁,平均(61.48±6.72)岁;伴高血压者27例,伴糖尿病者24例,伴高脂血症者19例,冠心病家族史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5例;年龄49~76岁,平均(62.18±7.23)岁;伴高血压者25例,伴糖尿病者25例,高脂血症者17例,冠心病家族史者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两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 mg)口服治疗,1次100 mg,1日1次。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规格:110 mg)治疗,1次110 mg,1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2)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全血黏度。(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梗死、心绞痛复发及支架内血栓。(4)观察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包括颅内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牙龈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INR及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全血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hemorheology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2.3 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梗死、心绞痛复发及支架内血栓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3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4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2.50(2/80)、8.86%(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2,P=0.083>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bleeding events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

3 讨论

目前,PCI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重建的主要方法。该手术方式能够将病变狭窄的血管撑开,增加血液流量,使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得到缓解,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但是,PCI术后能够引发机体炎症反应,还会致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使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可能性增加;同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8-10]。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给药方便,药效发挥迅速,且具有稳定的药物活性,还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等功能,但单独应用时临床效果欠佳[3,11-12]。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达比加群酯是非肽类凝血酶抑制剂,经口服后,能够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特异位点结合,进而使凝血酶活性受到抑制,并能够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进而发挥抗凝效果[13-14]。与其他抗凝血药相比,该药受到食物和药物的影响较小,同时无需实时监测血液,操作更简便,且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PT、TT、INR及APTT均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有效指标,检测凝血功能指标能够评价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在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PT、TT、INR及APT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的抗凝效果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达比加群酯的药效发挥较好,同时达比加群酯能够选择性地对凝血因子Ⅱa生成进行抑制,具有起效快、抗凝作用强及代谢快等优点,抗凝效果较好;阿司匹林能够通过阻止血栓素及过氧化物的合成来抑制血小板活化,最终阻止血小板聚集,进而发挥抗凝作用;达比加群酯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后,抗凝效果增强,故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能够有效反映血液凝滞性、流动性和血液黏度,当血液黏度变大时,就会容易形成血栓。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全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达比加群酯能够阻碍纤维蛋白原至纤维蛋白的裂解过程,进而阻碍血栓的形成,致使凝血瀑布网络最后步骤不能完成,促进血液流动;同时,达比加群酯的生物利用度高,与阿司匹林合用后能够更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15-17]。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PCI术后应用达比加群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等事件的发生率[1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梗死、心绞痛复发及支架内血栓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且两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脑卒中、脑出血及栓塞等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因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而达比加群酯内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活化,进而抑制因血小板活化而引发的血栓,因此,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能够进一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杨蕾等[19]的研究结果显示,达比加群酯用于抗血栓的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且引发的出血事件较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仅通过实验室检查指标来判断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中心,对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且不会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抗凝阿司匹林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