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职场 管好你的期望值

2020-10-23高山

中国新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代际职场年龄

高山

如今,“全年龄”正在成为职场新常态。在同一间办公室里60后、70后、80后、90后成为同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00后都开始初入职场实习了。

由于职场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生态,工作中,你注定会遇到不同年龄段的同事。你和不同年龄的同事如何相处?面对年长的同事,你是否担心他“倚老卖老”,以资历压倒你?面对年轻的同事,你是否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职业担忧?

“四世同堂”下的职场担忧

下班途中,剛进入职场的小李,23岁,95后,兴致勃勃地向自己的一位70后上司推荐一部颇受年轻人喜欢的综艺节目,想找点工作之外的共同话题,却没想到陷入了“尬聊”……

每天,当95后小丁以堪比博尔特的速度冲进办公室,在千钧一发之际总算赶上签到打卡时,70后老周已经泡好了枸杞,浇完了桌上的植物,还整理好了当天要用的文件……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似乎并不少见。

同一间办公室内,60后们已经开始享受天伦之乐,准备退休了;70后们有的正在向事业巅峰冲刺,有的则开启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模式;80后一边感慨青春不再,一边拼命工作养家糊口;而90后此时已经逐渐成为中坚力量。

职场生生不息,老人越来越老,新人越来越新。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834万人,202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这些人,正在成为劳动力求职市场的大军。新生代的到来,给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具体的组织来说,意味着职场中相同岗位,或在同一个团队中,员工年龄差距日益增大,“老中青”三结合的局面客观存在,职场上“多代际”团队管理的现象不再罕见。这种多代际人群共存的现象,也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阐释不同代际之间的关系时曾说:“在我们这个社会流动日趋频繁的社会中,在教育和生活方式上,代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这样的冲突反映到职场中,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和不同年龄的同事相处,很容易因为年龄差异造成代沟,有可能成为同事之间交流的障碍,甚至影响工作本身。

由于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工作之外,不同年龄段的同事很难有更多交集,更别谈成为朋友了。然而,换个角度看,在职场中,无论是有资历的老人,还是充满热血的新人,在职场中生存都各有难处。

过去,年龄大是优势,代表了拥有丰富的人脉和经验,对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打游戏可以赚钱、做直播能够获利”,新生的众多经济形态使得职场生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谋生工具、技术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年龄在很多工作环境中成为一种“负资产”,与此同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年轻的新人却成为优势。

这种局面下,职场“老人”们和“新人”们也都有了新的挑战。“老人”们眼看体力和心气逐渐下降,还得强撑着眼皮充电、锻炼、做管理;“新人”们虽然有着年轻这个资本,但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优势,积累新的职场资本,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在职场上用力拼搏。

特别是如今,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奔三”。作为青年人中相对年轻的一批人,昔日被评价为在职场上怼天怼地的90后也不得不正视“中年危机”这个问题了。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显示,面对“三十不立”的焦虑、不甘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51.4%的90后感受到了中年危机的来袭。

“中年危机”下,焦虑不可避免。毕竟,企业爱招应届生、年轻人,已是职场中不可争辩的事实。职场在给那些年龄大的求职者越来越少的机会,却在岗位要求上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些职场人的工作能力普遍高于仅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但因为薪酬要求的原因,职场机会也比他们少了很多。

当然,焦虑归焦虑,认清职场发展的规律对每个人来说更重要。“长江后浪推前浪”从来就是自然规律,而新陈代谢也是世间万物的成长规律,职场混龄也并不仅仅是当下职场才有的现象,自古以来职场都是以一种混龄的状态存在,否则便可能出现“断代”。

找准自己的定位

很多人说,在电子化、信息化的当下,年轻人上手快,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人,让上一年龄层的人“无路可走”。

真的是这样吗?

不一定。

研究表明,在一个日益由大数据驱动的世界,呆板的数据分析亟需经验和直觉来进行平衡。年长的员工可以帮助年轻的领导者避免他们曾经历过的陷阱,这些都是年长员工所拥有的不可替代的直觉性技巧。最后,把差异放在一边,年轻的领导者也必须努力发现相似点、共享的兴趣和经验,由此建立共识。

也就是说,年长对于员工来说,虽然常常意味着在职场中处于劣势地位,但有时也会成为优势,关键是看管理者怎样去进行合理的差异化管理,以及员工个人对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对于这一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刘文军教授表示,实际上,职场混龄的所谓矛盾,更多来自于新的工作业态下共同的压力所致,相互贴标签,其实是把对于工作的压力转嫁到了职场的人际关系中,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虽然相对而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年少者的能力增长更为有利,但年长者的职场经验和人生阅历仍然是宝贵的财富。职场混龄,共处公事,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仍然是职场处事的基本原则。”

基于此,刘文军表示:“职场混龄最是考验领导的智慧,领导的职责在于当好合唱的编曲和指挥。一是要建立一个包容性强的愿景;二是知人善任,分配恰当的角色;三是处事公平合理。”

面对混龄职场,很多企业也在探索更加合理的管理模式。

以平安集团为例。2019年5月,在由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举办的第五届“人才经济论坛”上,平安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蔡方方在进行《多代际团队管理挑战》演讲时表示,要在变化中分清常量与变量,“其实无论在什么代际之下,企业家的核心诉求,关注的问题都是一致的:一是领军人才一将难求;二是时代发展太快,老员工能力脱节;三是员工没有精力顾及软实力提升;四是新业务拓展慢,团队不成型;五是员工的日常工作与战略方向脱钩。因此,在高速变化的时代当中,我们要分清什么会改变,什么不会改变。改变的是计划周期和迭代频率、决策的模式、领导的方式、相互协同的方式、控制手段等;不变的是组织都有使命和愿景,每个人都有想要达到的成就,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等等。用不一样的方式满足其本质和核心,这是我们对多代际管理的答案。”

对职场人来说,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中,每个人都是“新人”,而这个“新”与年龄无关,只涉及心态。《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显示,“职场35岁现象”困扰着很多职场人。中年危机,为职场发展筑起了一道高墙,职场人也在焦虑中畅想35岁后的职场期许。数据显示,29.9%的职场人期望在35岁后做到企业管理层,17.1%的白领期许维持现状的稳定感,还有12.2%的白领认为35岁之后有失业风险。

面临社会普遍性的年龄压力,是把由代沟引发的种种不适与冲突的责任“标签”给了年轻人,一味强调代际冲突,还是从自身找不足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人明白,时代大潮冲刷下,时间的赛道被打破,60后、70后、80后、90后要想在职场中无往不利,靠的既不是过往的资历,也不是年轻的热血,而是专业、可靠的职场态度。有担当,多努力,才能够成为被大家所依靠的“实力担当”。也就是说,对于想要在职场作出一番成绩的人来说,只有具备随时接受新生事物的心态,有了及时更新知识的准备,并为之奋斗不息,与时代共同进步,才不至于让自己“被离职”“被淘汰”。

混龄共处时代,很多职场人不断调整着心态,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以近年来职场女性为例。2018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中国与欧莱雅中国联合发布的《2018女性形象认知与家庭事业观调查》显示,从70后到95后,中国女性越来越追求事业发展,95后的女性的性别认知与其他代际的观点显著不同,更看重经济独立、个性独立,并不安于做个“好妈妈好妻子”,近八成向往“经济独立女强人”或“特立独行酷女人”。

其实这个时代更为公平,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在获取信息的机会上,近乎平等。年轻人拥有着记忆力和反应力的优势,而年长者则有着逻辑和判断力的优势。在职场中,究竟会被淘汰还是胜出,大家所比拼的是追上时代变化的能力,而这背后实际取决于每个人内心对于工作最真实的想法。

猜你喜欢

代际职场年龄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