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教师思维?教师须知的教育常识

2020-10-23梁嘉婷许琼

教师·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师

梁嘉婷 许琼

摘 要:文章从教师角度出发,从宏观性教育目标认知、不良现状的剖析、建构合理的教育观念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教育常识”的相关理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常识;教师思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0-0018-02

“教育常识”是一种关于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知识与道理。钱理群言,“教育难,难在回到常识”,之所以追寻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这句简单的话就说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重拾以下的教育常识。

一、宏观性教育目标认知

学生之所以走进学校,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是为了更好地成长,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意义已弱化为升学这唯一的价值。

(1)发现,胜于培养。学生有丰富的个性、丰富的成长诉求,教师该用什么样的教育为之服务呢?最常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将学生培养成何种类型的人才,而是要借助学校教育这一平台,帮助学生精确定位自己的未来人生。在现实的成长环境中,相当数量的学校以“培养”为理由,试图将所有的学生驱赶到应试的唯一道路上。

(2)尊重,胜于强迫。关于学生的成长目标,教育要尊重学生以及家长的选择,在尊重的基础上也不能放弃引导和帮助,应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完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和家长推心置腹地交流。在当下的教育中,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学生接受学校安排的成长路径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学校在选修学科的开设上,不是主动征求学生的选修意见,而是依照考试的需要设置学习内容。

(3)熏陶,胜于规范。绝大多数学校为了创设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往往偏好于制订名目繁多的行为规范。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规范会慢慢地丧失刚性的特质。如此,培养不出学生自觉主动的成长形式。成长需要的不是约束,而是熏陶与点燃,活动永远是最理想又最实际的方法。活动之外,教师的丰厚学识和人格魅力也是重要的熏陶与点燃因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个性的教师就如一面旗帜扎根在学生的灵魂中。

(4)快乐,胜于辛劳。学习当然需要付出一定量的劳作,但学习中的劳作完全可以建立在思考与发现的快乐之上。成长也是如此,真正有益的成长必然建立在快乐的前提之下,因为快乐才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仍然追求学习中的快乐,则学校和教师哪里还能寄希望于无边题海,唯一能做的就是精心备课,积极创设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欢乐中收获知识、养成能力。

二、一些不良现状的剖析

(一)每一个学生都会犯错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包含了“出现错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出现新的错误—发现新的错误—纠正新的错误”的无限循环。很多错误属于成长的必然伴侣,而面对这些必然伴侣,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错误?

(1)正视错误,才能正视个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学生的错误,最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允许他带着缺点前行。最友善的态度与方法则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2)明知故犯,也不一定真错。在学校教育中,尽管学生身上会出现各种违反校纪班规的所谓错误,但管理者应该思考这样的错误到底错的是学生还是管理本身。

(3)错误是难得的教育资源。从教育者这一主体看,由一个学生的错误,可以发现一种共性化的思维认知,帮助一个学生纠正了错误,也就帮助绝大多数学生修正了思维认知的偏差。从学生这一主体看,这一次的错误能够丰富他的人生经验,让他有机会更好地反省自身的行为,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处理学生错误时的态度和方法,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情怀、教育素养和教育技能。

(4)能解决的问题,不是真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都是假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自动消失,或者会借助外力的帮扶而逐步修正方向,最终步入正途。

(二)没有惩戒,不是完整的教育

教育是一页书,正面写着赏识,反面写着惩戒。

(1)惩之有据,重在规范。实施教育惩戒,要在确实掌握了错误证据时,认真地采用合理的教育惩戒手段,从灵魂深处唤醒违纪者的荣誉感和进取心。本质上而言,教育中的一切惩戒,只是为了规范行为,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引领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成为日渐纯粹的人。

(2)惩之有法,重在唤醒。学校教育的一切惩戒手段,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实施参与式惩戒、自然式惩戒、体验式惩戒、激励式惩戒。

(3)惩之有度,重戒轻惩。实施教育惩戒时,最难把握的是惩戒之度。我们破解这个难题,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底线处一视同仁,高位处因人而异,致力行为纠偏,着眼于心灵触动。

三、建构合理的教育观念

(一)只有个性与只有共性同样可怕

个性与共性既是一对长期冲突的对手,又是一对彼此支撑的朋友。如何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上合理兼顾个性养成和共性培养的不同价值诉求,便成为学校教育中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教育难题。

(1)没有共性,就没有个性。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个性的养成始终伴随着共性的思想、道德、情感的形成与积淀。这样的形成与积淀,一部分来自生命体的主动追求,另一部分来自外界社会的强行注入。在学校教育中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必须致力打造共性化的良好的校园文化。

(2)只追求共性,便没有个性。健康而健全的学校教育,必然应该在注重共性化教育的前提下,依照学生的个性特长,极力助其发展个性。这样的需求既是对学生这一成长个体的终生发展需要的尊重,也是對教育本身的尊重。

(3)与众不同不等同于个性。但凡能够称之为个性的心理特征,其外显的言行举止必然受制于内隐性的价值诉求,且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质。没有了这内与外的综合,便不属于真正的个性。这综合只是临时性的,不属于真正的个性。

(4)好环境是培养个性的沃土。学校教育中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称之为好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是不好的环境呢?不会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但好环境必然具备这样一些共性化的元素:内容上丰富的选择性;形式上丰富的兼容性;目标上丰富的非确指性。

(二)好学生应有敬畏之心

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当然应该致力学生敬畏之心的养成。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懂得敬畏尊长、敬畏纪律、敬畏法律,而且要让学生懂得敬畏知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一切的真善美。

(1)在“他律”中规范敬畏之心。教师需要借助“他律”帮助并督促学生养成敬畏之心。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犯错时,不折不扣地执行合理的校纪班规,不搞将功补过,不搞网开一面,也不搞下不为例,才能培养学生对制度的敬畏。

(2)在活动中培植敬畏之心。比如,观赏令人感动的影片时,个别学生不懂得感动,变得麻木。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直接的批评,抓住这个契机,要让学生知道面对他人的苦难而无动于衷,是人性的耻辱;还要让学生知道即使我们无法帮助所有的弱者,但是必须对他们在逆境中的抗争心存敬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资格批评社会的冷漠,才有资格以人的形象行走于社会。

(3)以正确舆论确定前进的方向。我们经常看到“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等高考宣传标语,这里的标语与真正的教育无关。因为这类话语的唯一价值只在于洗脑,在于用最夸张的辞格无限地放大高考的价值,借此清除学生大脑中一切与高考无直接关联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整齐划一的考试机器。如果我们始终用下面的话语来引导学生又会如何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有这样的话语才能够支撑起高尚的、懂得敬畏的灵魂,才饱含着生命的真正价值。

(三)培养精英更要培养公民

萨科齐说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通过教育而发展为成人、公民,发展为人格健全、精神自由、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热爱学习、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

(1)精英,首先应该是公民。当下,为数众多的学校缺乏真正的公民教育课程。现有的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多已弱化成具体的题和分数,极少转化为真正的素养,而其他课程中的公民教育资源也被无所不在的应试压力完全消解。我们的学生以及教師终日身心疲惫,积极心理资源枯竭,普遍缺乏基本公民素养。

(2)人民满意,不等于家长满意。我们要厘清这两者的差异,再看培养精英与培养公民这两个教育目标,也就能够发现社会和人民寄希望于教育的更多的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够借助学校教育而获得萨科齐所期望的品质品德,则这样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虽不一定能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却一定能够成为称职的公民。

(3)多一点面向未来的情怀。如果学校教育多一点面向未来的情怀,多一点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意识,则日常教育中的多种理念和行为都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体现在教育目标上,便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体现在教育手段上就是开齐各门课程,以实实在在的公民课程资源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有世界眼光、有民族情怀、有普世价值行为的现代公民;体现在教育行为上,则是注重实践、因材施教、综合评价、远离功利。

参考文献:

[1]唐开福.做有常识的教育者——品李政涛新著《教育常识》[J].中小学管理,2013(2):50.

[2]孙丽丽.追寻“教育常识”——为教师所著的《教育常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2):82-84.

作者简介:梁嘉婷(1996—),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化学);

许 琼(1973—),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尽责教师
教师备课“十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破解“教师的烦恼”
教师赞
不能容忍这样的教师
圆我教师梦
献给教师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