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路抒情志,鹏翼映霞霓

2020-10-23安保仁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安保仁

在我所熟知的教育界同仁中,冯云鹏是屈指可数的学者型教师与专家型校长的典型。

我们相识于他在西安庆安中学任职之时,之后我曾多次受邀到他任职的西安远东一中、咸阳泾华中学、延安新区高级中学和延安新区第一中学去参观,与他交流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心得体会,探讨教育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应对策略。鲁迅曾以清代何瓦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条幅联句,书赠朋友瞿秋白。在与冯云鹏交往的过程中,我也常为能有云鹏这样的朋友而庆幸。

回忆一次次与他交往的情景,眼前浮现着他干练倜傥的形象,耳畔回响着他不疾不徐的睿智话语。云鹏的教育生涯轨迹完整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一个全新的更生动、更立体的冯云鹏活跃在我的脑海,对他的理解和认识,便比此前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了。

作为学者,他的专业知识扎实丰厚宽广

冯云鹏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本该读书启蒙的年龄,却恰逢“文革”时期,学校无法提供正常的教育,但他聪颖向学的希望之火并未被熄灭,有限的时间里,艰难的环境下,他暗下功夫悄悄自学。

当他带着几年教育实践的感受和困惑,进入师范院校深造之后,长久积蓄的能量找到了释放的机会。强大的动力驱使,明确的目标召唤,久旱禾苗逢雨露,涸辙之鲋归大海。他三更灯火五更鸡,焚膏继晷志不移;他夜以继日,苦学英语专业课程,苦练课堂教学基本功;诵读不怕口干舌燥,阅读不顾夜深天寒,广泛涉猎英语文化经典,悉心琢磨教育教学技艺。学成归来信心足,重上讲台更自如。他扎实深厚的英语知识功底深受同行佩服,他生动风趣的英语课堂教学,常获学生好评。很快,他就在英语教学上脱颖而出,在当地教育界暂露头角,并且肩负起学校管理的重任。

人常说,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他立志要考察英语国家的语言使用情境,成功考取英国短期公费留学资格,公派英国留学,后又作为陕西省首批中美互派校长赴美国交流学习;此后,还先后去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交流访问、这期间,也穿插到国内部分知名学校交流访问,参观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千剑而识器,识千曲而晓声。他的知识视野日渐开阔,他的阅历感受愈加丰富,他的教育理念迅速更新,他的教育智慧日臻成熟。他很好地实现了从“学人”到“学者”的华丽转身,稳步行进在学者型教师的行列。

作為教师,他的教学善于传道授业解惑

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学校建设发展中教师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成长中教师的作用,冯云鹏深谙其义。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赋予“师者”以全新的含义,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有机紧密地融汇其中。

我理解,“传道”是目标,是使命;“授业”是中心任务,“解惑”是“授业”的延伸和深化。“授业解惑”是实现“传道”使命的必由之路和必须手段。纵观冯云鹏教育生涯的实践活动,他的“传道”,就是用自己成长成人成才的生命感悟,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知识,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自主成长,进而成人成才,充分体现了他以学生为本和学生主体观。他在“授业”上颇有研究和实践,所 “授”之“业”,既重英语课程的学业,学习能力提升,更重立德树人的大业,促进身心成长,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有效提升,适时适度地渗透浸润于课程之中。

他“授业”有道得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他重视教师的课堂讲授,根据学情实际,把握尺度缓急,恰似知时好雨,随风潜入润物;他既善于直授以“鱼”,他更擅长妙传以“渔”,他尤喜欢“引而不发”,把“发”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悟,增强信心,拓展思维,形成学力;他特别喜欢学生互授,鼓励学生反思自授,在学科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感悟和顿悟,自主成长。

他在“解惑”上也独有见地,既解学生的学科课业之惑、青春发育之惑,又解师生关系之惑、生生相处之惑、家庭教育之惑,更解经济社会和自我追求之惑、理想境界与现实条件之惑。“解惑”点化开悟,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相关活动,丰富多彩,春风化雨,释疑去惑,有效促进学生进步成长。“解惑”“授业”相辅相成,两翼并举振翅高飞。

先进的教育理念,激荡着满腔热情,超常的辛苦付出,凝聚着师者智慧。他所教授课程,学生爱上乐学,课外实践活动乐于参加,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能力提高。他所带班级或所在学校一次次攀登教育教学新“高”,学生或学校多次刷新县、市、省有关纪录。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人民教师金质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全国教育系统劳模等荣誉,绝对是实至而名归。

作为校长,他的治校策略前瞻灵活务实

实际上,更充分释放冯云鹏教育情怀和能量的,是在他走上校长岗位之后。我知道,他先后辗转于陕南、关中和陕北,在商洛、西安和延安等地的八所中学,虽先后做过教务主任、教学副校长,而主要是担任校长工作。他在校长岗位上,在省内,可算累计时间最长者之一。这些学校,有历史悠久的老学校,有破土动工的新学校;有地方政府公办学校,有国企自办学校,也有私企民办学校。他到这些学校之时,其中多数处于发展低谷,亟需有人带领攀升。这正给他提供了实现育人情怀,展现治校才能的用武之地。

每到一新学校,他能迅速深入到教职工中,研究学校历史,梳理分析校情,研判问题症结;立足实际,制定务实灵活且具有前瞻性的振兴方略;盘活现有资源,发掘潜在资源,吸引外来资源,开辟新生资源;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使学校人心凝聚,生机焕发,面貌一新。

比如,2009年元月他调任西安远东一中校长,当时学校正处在发展瓶颈期,教育、教学、教研都面临新挑战。他利用期末和寒假,夜以继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开始实施三项振兴工程:质量爬坡工程、校园美化改造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并把2009年确定为“教学质量爬坡年”,把2010年确定为“课堂教学效果优化年”,把2011年确定为“课堂教学效果巩固年”。目标明确,路径正确,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各种形式的教师、学生、家校交流活动多了起来,常规教学管理实了起来,多项教学改革的探索动了起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活了起来,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的精气神旺了起来,社会各方评价日益高了起来。为学校迈进省级示范高中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又如,他带领西咸新区泾华学校走出办学困境,正常运转,造福一方。他大力完善泾华学校的办学条件,改革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使这所一般民办学校取得了令人折服的高考成绩,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高中验收。

更如,他担任正在建设的延安新区高级中学和第一中学校长,边完善建设方案,边监控施工质量,边组建教师队伍,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边论证设计学校文化。谋定而后动,他的学校管理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两所建设起点高、办学理念新、育人质量优的新学校迅速崛起,很快成为延安学生向往、家长信赖的高品质学校。

作为教育家,他的教育眼界高远智慧大气

在四十五年的教育历程中,冯云鹏始终满怀激情,脚踏实地接地气,摒弃空谈,仰望星空通天线,远离短视。云鹏常说,学校应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精神特区,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师生享受共同成长的快乐。

他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用精神文化引领方向,用制度文化规范行为,用行为文化养成习惯,用环境文化濡染气质。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他能在像远东一中这样校园占地面积相对狭小的学校,写精彩华章,办精品学校;也能在像延安新区高级中学、第一中学这样的大天地,画新美图景,办全新教育。

他深知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重中之重,他既重视以制度规范人,也善于以真情感召人,更乐于以成功激励人。他重视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支持鼓勵教师教育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他坚持深入教师深入课堂,感受教师甘苦,倾听教师心声,集中教师智慧;他坚持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真诚尊重教师人格尊严,设法满足教师知识更新自我完善的需求,注重营造和谐奋发深思探究的教研氛围。

作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知名的教育家,冯云鹏对立德树人,对有教无类,对教育公平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自觉的追求。他竭尽全力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和成长主体地位。他带领教师以“爱满天下”的博大情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坚持因人施教差异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希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每一个学生既“脚踏实地”,又敢于“异想天开”地去实现梦想。对待“尖子生”,他有“培优办法”;对待“学困生”,他有“推进措施”;对待“特长生”,学校有射箭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管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等等,用体育塑造性格,让艺术滋润心灵,用社团活动让学生各扬其长,通过校内外的比赛展示,鼓励学生去摘金夺银,绽放青春异彩。

当今基础教育领域,新理论、新理念、新探索、新模式花样翻新,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很是眩目震耳。冯云鹏坚守自己的教育信仰,以理性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质量观,尤其是学生观,追求真的、完整的教育。他非常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但绝不仅凭考试分数的高低,简单评价学生教师的优劣。他非常重视学校的招生质量,但一直不屑那些不择手段的“掐尖”行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把看似平常的学生培育成优秀毕业生,才算真本事,才是教育应有之义。唯这样的目标孜孜以求,不懈努力,这就是冯云鹏。

基础教育的天宇无比宽广,冯云鹏就在这通天云路上抒写教育情志,追寻崇高的教育梦想。他曾说“最庆幸的是做了一辈子老师,做老师是我一生最好的选择”。这话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理性思考的由衷表白。教育成就了他,使他实现了人生价值最大化。换个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冯云鹏成就了具体时段具体学校的优质教育。冯云鹏有幸,学校有幸,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也都有其幸。

叔本华说:“世上命运最好的人,无疑是那些具备天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他们虽然不一定辉煌灿烂,但却是最幸福的人。”冯云鹏就是这样具备天赋才情的人,有丰富个性、有胆有识的人。他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他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所以他应该是最幸福的人,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

作者单位:西安市教育学会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