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然过秋

2020-10-23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血管心脏血压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季节。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

因为突然降临的寒冷刺激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冠脉痉挛。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有病变的血管缺血、缺氧加重,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秋季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积极预防病情恶化,做好这些预防措施很重要。

1.不能贪凉

要重视和了解天气情况,及时收听气象预报,以便能随时增减衣物。

秋天的中午气温仍处于燥热状态,人们喜欢喝冷饮、待在空调房里、冲凉水澡,其实这是不健康的。冷刺激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衰患者引起心衰或者感染。建议室内的温度随着室外温度变化来进行调整,室内外温差要控制在5℃左右。

2.平和心态

要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充分认识,秋天人的情绪容易激动、烦躁不安等,易导致血压会突然的上升,诱发心肌缺血。所以,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有太大波动,这样才能够安全的度过秋季。

提醒心脑血管患者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乐观对待疾病和生活中的波折、打击,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才可尽快康复或减少疾病发作。

3.多补水分

秋季天气比较干燥,身体里的水分消失得也比较快,要是没有及时的补充,那么血液就会变得更加的粘稠,减慢了血流的速度,容易诱发血栓,从而形成缺血性的中风、脑血栓、心肌梗死或者心绞痛。建议每次在出门时一定要带好水,可以选择糖水或者淡盐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如果喝得太多或者太快的话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4.适量运动

适当的进行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让身体的微循环和血液循环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可以采取散步的运动方式,安全并且简单。通过散步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加快心跳,血流速度也会加快,增多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能够让身体得到适应,对心脏也会带来一定的锻炼。

心脏病患者平时还是需要多做一些适当的有氧运动,强健身体。例如爬山、跳广场舞等,运动时要以自己身体舒适、心情愉悦为度,同时更要注意保暖。

5.饮食推荐

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在秋季要吃容易消化、高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大豆、牛奶、鸡肉、鱼类;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蔬菜,这样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维生素;少吃一些煎炸烧烤、熏制和腌制的食物,远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低盐饮食;吃饭时不能吃的太饱,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

6.定期体检

秋季天气干燥,会增加血流量和心跳速度,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加。患者一定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血压,查看脉搏的跳动有无异常,每天可以进行早晚两次的血压测量,并且要记录好血压的异常。

猜你喜欢

心血管心脏血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心脏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