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研究

2020-10-23朱慧新刘谷婕

吉林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舒适度息肉内镜

朱慧新,高 艳 ,刘谷婕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内镜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胃息肉为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指胃黏膜局部隆起物,隶属于胃癌的一种癌前病变。近些年内镜技术在很多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中均有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逐渐成为治疗胃息肉的首选方案。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EMR有创伤轻、切口短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势[1]。但从本质上分析,EMR治疗阶段的侵入性操作依然属于机体的应激源,外加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全面认识,可能在生理、心理上形成不适感,可能会干扰手术进度,不利于术后身体各项机能的快速复原[2]。为提升胃息肉手术治疗阶段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研究在EMR术前、术中积极推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8~2019年在我院接受电子胃肠镜检查确诊为胃息肉的116例患者,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EMR指证,息肉直径均1~3 cm,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正常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由蒂及亚蒂息肉,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分为如下两组:常规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57~74岁,平均(65.4±3.5)岁;70枚息肉分布:胃窦32枚,胃体20枚,胃角6枚,其余12枚。试验组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55~76岁,平均(66.7±3.9)岁;73枚息肉分布:胃窦34枚,胃体22枚,胃角7枚,其余10枚。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协助完善相关辅助性检查,提前告知EMR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术中落实相关准备工作,及时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准备:首先,术前告知患者禁食12 h、禁饮6 h;操作前30 min肌内注射10 mg山莨菪碱。其次,告知患者取出口腔义齿,针对患者口腔内松动的牙齿使用丝线绳扣固定;摘除患者体表首饰等金属物品,并为患者穿戴露胸、腹部的病员服。最后,准备好仪器与药品:ERBE高频电凝器、一次性内镜注射针及内镜专用钛夹等;检查医疗设备衔接的紧凑性、电极板方位及电流功率是否准确,于体外进行预实验,把脚踏安放于医生一触即发的部位。常规准备好凝血酶、巴曲酶、肾上腺素等药品。

1.2.2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在EMR前一天前往病房进行巡视,热情与患者沟通,明确他们即时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EMR治疗安全性、疗效等,并告知术后一些常见并发症与应对方法。予以患者人文关怀,有益于调整病患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自觉确立配合各项临床治疗的方法,这是保证EMR手术治疗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

1.2.3术中护理:应用统一的术中护理量表进行逐一核对,确保EMR治疗阶段护士能快捷、准确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操作,有益于提升手术治疗过程安全性,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首先,护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安置并固定好牙垫,把负极板粘贴在患者臀部或小腿,嘱咐患者调整呼吸节律,尽量缓缓呼吸,分散对术区治疗情况的注意力,减轻紧张感。

其次,密切观察病变部位大小,针对息肉隆起或平坦病变,直径≤2 cm病灶可于黏膜下层注射肾上腺素(1∶10 000)使病变隆起,而后采用高频圈套器予以切割;针对≥2 cm病灶使用注射针顺沿病变位置多点注射肾上腺素(1∶10 000),优化病变处抬举状态,而后切除;在切除病灶后,用钛夹常规缝合切面;针对摘除后的息肉,使用五爪钳夹取,而后退出内镜,浸泡在福尔马林液后及时送检。

再者,加强术中常见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胃穿孔、CO2进入腹腔等均是EMR治疗阶段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临床表现有腹内压上升、腹部柔软度消失、呼气末时CO2浓度反常上升。正常呼气末CO2分压≤45 mm Hg。术中要严格做好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检测到术中呼气末CO2分压快速上升并>50 mm Hg,则要快速检查腹腔,及时消除CO2气腹后再缝合创面。

最后,认真完成手术物品清点工作。EMR治疗阶段胃镜数次进出,很可能导致异物夹带、残留在口腔、咽喉部位。若观察到创面出血时,使用50 ml针筒抽吸含有肾上腺素的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以后,使用20 ml针筒输注0.9% 10~20 ml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检查引流状况。在拆卸、传递针筒阶段要规避针头落入患者口中的情况。

1.3观察指标:①并发症发生情况;②舒适度评估[3]:由环境刺激、恐惧、孤独、焦虑、寒冷、疼痛6维度构成,用5级评分制测评各单项0~4分,0、1、2、3、4分依次代表无、很少、时而、经常、频繁。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两组患者舒适度测评情况比较:常规组患者6个维度分数均高于试验组,提示试验组患者舒适度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胃息肉病因复杂,当下很多资料记载本病的发生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遗传、吸烟酗酒史等存在相关性[4]。患者症状以便血、便秘或排便频次明显增加等为主,干扰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活动,一旦恶变将会对生命安全性构成威胁。EMR是当下临床治疗胃息肉的主要手段之一,作用原理是切除病变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而改善患者病情,和传统术式相比,有创伤下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患者各项机能指标恢复快速等优势[5]。

尽管EMR治疗胃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经被众多临床医生与患者所肯定,但在手术操作、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胃息肉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及胃穿孔等并发症无法完全规避[6]。在本研究中,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0%,常规组为15.52%,术后并发症若不能及时解除则将会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形成较明显影响,甚至不排除因胃穿孔而致死的可能。这就预示着EMR治疗阶段应加强护理干预,保证手术顺利推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常规外科护理基本是经验式护理,缺乏全面性、针对性,未能考虑到胃息肉患者生理、心理整体康复的主观需求,也难以追随“生物-心理-社会[7]”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脚步,噬待改进。而试验组患者EMR术前、术中实施针对性护理,保证术前准备工作全面性,加强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疏导,提升他们对EMR治疗的认识水平,增强配合度。术中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患者体位管理,结合息肉大小采取适宜的摘除方法加以处理,严格观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并严格清点手术物品,进一步完善EMR手术护理流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环境刺激、恐惧、孤独、焦虑、寒冷、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提示针对性护理有益于提升EMR治疗期间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这和国内部分报道结论相一致[8]。

综上所述,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治疗阶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益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升患者治疗阶段的舒适度,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舒适度息肉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