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0-10-23叶海杉周淑娟林玉婷

吉林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耳石规管听阈

叶海杉,周淑娟,林玉婷

(厦门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福建 厦门 361001)

突发性聋属于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主要是指在72 h内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在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1]。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属于较为常见的眩晕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耳石异常脱落,使得淋巴液出现异常流动,使得患者在体位改变后出现短暂性的眩晕[2]。根据临床研究,部分突聋所伴随的眩晕是由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所致[3],其临床特点在于头部运动到某一位置,可诱发短暂眩晕,有部分患者会继发于头部外伤、面瘫、神经炎,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调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234例为研究组,另选择30例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突发性聋不伴眩晕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均经过临床相关诊断获得确诊;②均为成年患者;③无肢体功能障碍者;④均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耳鼻喉科疾病;②存在恶性肿瘤者;③难以积极配合本文研究者;④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其中研究组234例突发性聋患者中,与头位有关眩晕的患者97例,女43例,男54例;年龄20~74岁,平均(52.54±5.05)岁;病程1~49 d之间,平均(15.54±4.05)d;对照组女14例,男16例;年龄20~75岁,平均(53.22±5.11)岁;病程为1~49 d之间,平均病程为(15.21±4.02)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

1.2方法:①问诊与检查:对所有BPPV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包括眩晕发作情况,眩晕发作次数、时间,相关症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询问发病的可能诱因,是否出现外伤、耳部手术,全身性疾病。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耳镜检查,清理外耳道耵聍,观察骨膜与外耳道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了解听力缺损程度,帮助后期治疗。②治疗方式:对于继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患者,均于突发性聋后出现,与头部运动有关,阵发性眩晕可得到确诊。①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BPPV主要采取Epley法,外半规管BPPV主要使用Barbecue法。②药物治疗:在眩晕发作期需要使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循环,常用药物一般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3次/d,12 mg/次,使用时间为14 d。金纳多片3次/d,80 mg/次,治疗时间为14 d。均接受复诊检查。③心理指导: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接受心理辅导,为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在治疗前需要向患者说明疾病无严重后果,治疗后眩晕就会消失,知识头晕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部分焦虑的患者,必要时需要采取抗抑郁治疗。

1.3观察指标:在患者复查期间,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疗效判定标准:痊愈:4 000 Hz各频率平均听力恢复正常,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显效:250~4 000 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减轻;有效:250~4 000 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听阈。

2 结果

2.1突发性聋继发BPPV的发病情况:234例突发性聋患者中,有104例(44.44%)患者出现BPPV;其中后半规管BPPV为80例(76.92%),外半规管BPPV为24例(23.08%)。其中继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均发生在同侧耳,其中左耳20例,右耳84例。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例(%)]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治疗结束1周后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情况

3 讨论

临床认为突发性聋病因不明,生理与病理诸多因素均会导致突发性聋。临床表现多为单侧耳聋,且发病前无征兆,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疲劳等。患者在耳聋发生时,听力将会在较快时间内下降[5]。目前临床治疗突发性聋采取综合治疗方式,运用糖皮质激素,能够达到抗炎、抗病毒与免疫抑制的作用,缓解患者血管内皮水肿,改善内耳中血液供应,被认为是治疗突发性聋的最佳药物[6]。临床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治疗过程因病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出现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而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由于突发性聋和BPPV均为常见疾病,其中突发性聋听力预购与前庭算上程度有关系,但目前临床暂无具体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少使得患者会出现漏诊的情况[7]。本文通过研究这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分析其与突发性聋不伴眩晕患者治疗情况对比,结果显示234例突发性聋患者中,有104例(44.44%)患者出现BPPV;其中后半规管BPPV为80例(76.92%),外半规管BPPV为24例(23.08%)。其中继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均发生在同侧耳,其中左耳20例,右耳84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听阈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2周、治疗结束1周后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8.27%。突发性聋患者常见球囊损伤,在无眩晕症状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球囊损伤的额情况,因此突发性聋可能会影响耳石代谢,从发病到耳石脱落最终引起症状,需要一定的时间[8]。而伴发BPPV与原发性患者,均主要采取耳石复位治疗,但不伴眩晕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能是由于部分BPPV需要多次复位治疗,在一次治疗中难以将所有的耳石均回归,需要增加治疗次数[9]。

综上所述,BPPV患者治疗相比原发性患者治疗较差,经耳石复位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耳石规管听阈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