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然管不住那迈向稻田的腿

2020-10-22贺小青

中学生博览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个人得失下田袁隆平

贺小青

事件背景

2019年8月9日,90岁高龄的袁隆平尽管身体大不如从前,却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被称为火炉城市的长沙,夏季太阳毒辣,酷热难耐。可不管多炎热,袁隆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每天的第二次“问诊”,是大家都只愿躲在空调房里的“烈焰”中午。第三次、第四次下田,则在晚饭前和晚饭后。

90岁高龄还要不停奋斗,只因为袁隆平有两个著名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话题延伸

1.心怀梦想。袁隆平院士一直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袁隆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爬起。即使是90岁的高龄,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汗流浃背,多少回痛定思痛,已无人说得清楚,只有他自己清醒地知道。“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实践再次证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终于,一个个难题被他攻破,一项项纪录被他刷新,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之无愧。

2.不断超越。袁隆平被国人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研究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试想:袁隆平如果当初只是安于做一個平凡的大学教师,现在只是安于做一个功成名就的院士,那他还能成功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能实现梦想么?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在自己工作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无不是敢于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强者,他们不安于现状,努力寻找突破口,把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之中,在奋进中升华了自己。

3.淡泊名利。袁隆平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他却始终坚持做一位躬耕陇亩的农夫。在中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年高德劭,充满赤子之心,有着学者的良知,敏锐的思想,他们把一生献给了祖国,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评论    

1.“执着”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科学事业,不求名,不为利,不计个人得失,默默无闻地作贡献,这种精神高度不是所有人都能企及的。在凡事纷扰中,袁老用一言一行演绎了这样的传奇。是什么让他拥有如此持久的动力?是信念。“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袁老在“禾下乘凉梦”中日夜思忖的目标是——让全世界的人都不再挨饿。

在这个动机、目的、梦想多样的时代,面对如此纯真、又如此伟大的心愿,难道我们不该反思点什么?如果说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为了让人类不再挨饿,那么人民公仆的梦想是不是应该为天下苍生造福,教师的梦想是不是应该让每一个孩子读好书,记者的梦想是不是应该为百姓代好言,资源掌握者是不是应该着力实现利益共享。若如此,便没有权力自肥、没有那么多的越轨和攫取了。

——陈默《是什么让袁隆平不懈追逐梦想》

2.抬头做人,要做得端端正正,光明磊落;低头做事,要做得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做人与做事本无差别,做人便是做事,做事便是做人。

从赤脚下田,到穿套鞋,再到田边……时光飞逝,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他依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他就是袁隆平,只有几亩稻田,便开始埋头做事,一丝不苟地寻找杂交水稻的突破口。我仿佛看到他两脚插入泥中,埋首观察水稻的生长;我仿佛看到他正低头分析着桌上一长串数据:我仿佛看到他认真地在灯光下钻入书丛中,寻找知识。正是因为这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低头做事的风格,他才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低头做事,体现了一个人的决心和毅力;低头做事,反映了一个人的信心和行动;低头做事,突出了一个人的奋斗与拼搏。

在抬头做人与低头做事间,我们应两者得而兼之。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牛”不正如此吗?抬头做人,道德之辉闪耀;低头做事,奋斗之水挥洒。

——张曦然《抬头做人,低头做事》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个人得失下田袁隆平
算了
张闻天家风不计个人得失,凡事尽善尽美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宽容
袁隆平“贪心”水稻, 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两会东风劲,大家快下田”
袁隆平戒烟
底线
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