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

2020-10-22姚玲玲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姚玲玲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5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主要为持久剧烈的胸痛、血清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动态演变,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发病快、病情重、治疗困难、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以及预后效果不好等情况,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主要是在发病的早期,对患者进行及时静脉溶栓治疗,使冠状动脉通畅,灌注心肌,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降低[1],同时因为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原来越高,而作为心脏累疾病中占据比例较重的一类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态势,医学界也越来越关注该病的治疗。当前在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进行手术,同时当患者进行治疗后必要的护理干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相关研究证实,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而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极为必要[2]。因此应高度重视三维护理在临床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 年5 月—2019 年8 月就诊的需要进行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 例作为研究目标,根据对患者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56 岁~78 岁,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年龄平均为(66.10±3.34)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57 岁~77 岁,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年龄平均为(65.24±3.51)岁,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等,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在同意书上签字表示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为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护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病情的观察、进行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活动,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指导其饮食应以高蛋白、高营养、高纤维、低盐低脂等为主。

观察组患者则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再应用三维护理进行干预。

逻辑维:强化日常对护理人员进行逻辑维的培训,要求在面对急危患者时要在第一时间内思考,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其生命体征,通过逻辑思维模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找到能够有效救治护理患者的方法,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实施。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和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适时疏导患者的情绪,改善其焦虑程度,使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加,积极有效配合护理活动。

知识维: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及操作培训。主要方式包括:晨间提问、护理查房、专项指导、集中讲座、情景演练等,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早期的病情评估、诊断、治疗、护理、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急救理论、技能等知识进行培训;培训之后,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如果评分不合格,需要再次培训,并进行补考,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理论以及操作水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准确迅速的应对。

时间维: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护士应该能够对患者病情立即正确评估,应用知识维的培训成果,对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合理措施,对护理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管理,如某一时间段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必须完成哪些工作等[3]。通过时间管理,护理人员能够抓清主次急缓,有效的处理细节,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控制时间的利用率,提升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心绞痛、便秘、尿潴留、腹胀)进行比较,从而对三维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焦虑评分:观察组患者护理1d 后为(50.32±2.98)分,护理7d 后为(45.38±2.64)分,对照组患者护理1d 后为(56.34±3.52)分,护理7d 后为(52.18±2.96)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比较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比较情况()

组别 n 护理1d 护理7d观察组 30 50.32±2.98 45.38±2.64对照组 30 56.34±3.52 52.18±2.96 t-5.6284 5.8791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发生心绞痛的患者有1 例,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有1 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为26.7%(8/30),其中发生心绞痛的患者有4 例,发生便秘的患者有1 例,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有2 例,发生腹胀的患者有1 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尿激酶属于纤维蛋白水解酶,能够促进纤维蛋白酶向纤维蛋白溶解酶转变的速度,使患者栓塞位置的纤维蛋白的溶解速度加快,使阻塞的血管变得更加通透。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心肌梗死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4]。但患者在治疗中,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息息相关,护理人员通过三维护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中,加强逻辑维的培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在遇到患者病情突然改变时,能够及时迅速准确作出反应,从而使护理效果提高[5]。通过强化培训、考核以及指导,知识维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巩固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护理质量。时间维的应用,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时间管理观念,优化了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时间控制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改善护理工作效率[6]。

本次研究,笔者的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应用三维护理可以改善护理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中,通过三维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