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3 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2020-10-22杨瑾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死胎梅毒早产

杨瑾

(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妊娠合并梅毒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早产、流产、死胎以及先天性梅毒婴儿的出生等情况发生[1]。据相关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早期妊娠梅毒产妇,胎儿的存活率仅只有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患儿。潜伏期梅毒产妇的胎儿存活率在80%左右,但大多数的孩子在幼儿期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患儿[2]。因此,妊娠期梅毒的危害率如此之高,需要尽早予以治疗,降低风险。

本研究正是针对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以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带来的不良影响及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 年4 月—2018 年11 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43 例,经过所以患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梅毒疾病诊断标准。按照是否进行正规的抗梅毒治疗分为对照组22例,年龄23~38岁,平均(31.05±5.29)岁;其中初产妇12 例,经产妇10 例;Ⅰ期梅毒14 例,Ⅱ期梅毒8 例。观察组21 例,年龄24 ~40 岁,平均(31.49±5.32)岁;其中初产妇13 例,经产妇8 例;Ⅰ期梅毒12 例,Ⅱ期梅毒9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产次、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因早产、流产、死胎或足月入院生产后,诊断患有梅毒,未进行正规的抗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经确诊后及时给予抗梅毒治疗,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早期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G,分两侧臀部肌注,240 万U/1次/周,共进行2 ~3 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连续肌注10d,80 万U/1 次/d;共10 次,总量800 万U ~1200 万U;对青霉素过敏者,予以盐酸四环素,口服15d 或者强力霉素,连服15d。较为严重的梅毒需要增加用药时间。同时,患者的性伴侣也应当给予抗梅毒治疗,且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孕妇分娩后,应当按时随诊,早期梅毒患者随访3 年左右,第1 年:1 次/3 个月,之后1 次/半年,新生儿梅毒治疗后也做相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正常新生儿的出生率高,则表明治疗效果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比对照组更好,正常新生儿例数更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对比[n(%)]

3.讨论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妇产科妊娠妇女中梅毒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大多数患者处于梅毒潜伏期,因而没有明显症状出现,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就医时间,导致后期出现严重的后果[3]。感染梅毒的孕妇会引起胎盘内血管栓塞、组织变性坏死等,使胎儿在子宫内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因而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情况。所以孕妇应当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做好预防措施,予以正确规范的抗梅毒治疗[4]。

本研究中观察组提前进行了相关正规的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也显示其妊娠结果情况较好,有效地减少了早产、流产及死胎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健康新生儿的出生率。综上所述,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性极大,应当加强对高发人群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提倡预防措施。针对孕妇,要加强妊娠期梅毒的筛查,及时诊断并给予正规抗梅毒治疗。尽量争取最大程度上地改善梅毒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减少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猜你喜欢

死胎梅毒早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