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10-22王凯斌何维春马宁牛建凡马秋霞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髋部康复训练髋关节

王凯斌 何维春 马宁 牛建凡 马秋霞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宁夏 银川 750001)

本研究将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用于2017 年9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现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有手术指征,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年龄≥65 岁,伤前下肢功能良好,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病理性髋部骨折患者,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预期生存时间<1 年者,合并出血性疾病者,合并严重感染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其中男17 例,女23 例;年龄65 ~78 岁,平均年龄(71.2±3.2)岁;就诊时间1 ~3d,平均就诊时间(1.6±0.3)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20 例)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做好牵引制动、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并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具体如下:术后去枕平卧,患肢可借助外展枕采用30°外展中立位,搬运、翻身时注意体位和髋关节保护。术后麻醉消退后6h 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开始进行床上功能锻炼,超早期功能锻炼应从踝、趾关节开始,训练形式主要有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必要时进行CPM 仪训练,训练方式主要为主动屈伸,和抗阻练习;同时加强上肢肌力练习。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从术后1 ~2d 开始逐步进行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练习;术后3~5d 逐步开始从简到繁、从短到长、从被动到主动的挺胸、吹气球、直腿抬高、髋膝关节小幅度屈伸(屈髋<90°,屈膝<30°)、抬臀等练习,如患者配合度不高可借助下肢功能康复器进行;术后6 ~7d 行从被动到主动的下肢外展、内收、后伸练习;术后8 ~10d 开始,患者痛感慢慢消失,可开始进行离床训练,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在扶助行器帮助下不负重行走等训练;术后2 周开始做床边踢腿锻炼-穿脱裤、如厕等日常功能-部分负重-上下楼梯等训练。整个训练过程需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训练方案并监督执行,秉承从简到繁、从短到长、从轻到重的原则。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出院后1、3、6 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1],得分范围0 ~10 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 评价,得分范围0 ~100 分,得分与髋关节功能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术前及术后VAS 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后1 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对照组(P <0.05);详见表1,2。

表1 两组术前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组别 例数 VAS(分) Harris(分) 住院时间(d)术前 术后 出院后1 个月 出院后3 个月 出院后6 个月观察组 20 7.3±0.5 4.4±0.4 68.9±2.3 79.6±3.1 85.1±2.7 11.2±3.5对照组 20 7.1±0.6 4.3±0.3 63.2±4.1 71.3±3.3 78.6±2.9 17.3±2.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讨论

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下肢骨折,主要包含股骨粗隆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下骨折等,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原因为老年人群多合并骨质疏松等,且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在发生摔倒、撞伤等情况是更容易导致髋部骨折[2,3]。

有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术后1d 内,而术后患者坐起、行走、活动时间均会明显影响患者病死率[4,5];综上所述,功能训练的时机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康复训练介入是指术后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功能训练提前,可从被动的小幅度的床上训练开始,肌肉早期训练和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血液回流,避免粘连降低血栓形成;而早期的功能训练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降低了压疮等的发生;同时早期功能训练也促进看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提示:术后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髋部康复训练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