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 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0-10-22荣陶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心脑动脉血病死率

荣陶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淮安 223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 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1]。该病以肺功能减弱及周期性急性症状加重为特征的呼吸内科疾病,多累及肺脏,也可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并发症,其发病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相关,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2]。COPD 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以往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且住院时间较长。已有学者表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 并呼吸衰竭可取得显著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本院2014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45 例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2)与研究组(n=2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男性/女性 平均年龄(岁) 病程(年)研究组 23 13/10 68.45±4.64 11.49±2.11对照组 22 14/8 68.78±4.34 11.23±2.08 t[χ2] 0.237 0.500 0.416 P 0.626 0.620 0.679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所制定的COPD 诊断标准;(2)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检查和病史资料;(3)符合本文研究药物治疗条件,并且不存在相关的过敏或者不适现象。

排除标准:(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存在休克,严重的心率失常);(2)恶性肿瘤者需要放化疗者,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者免疫系统疾病者;(3)呼吸道分泌物多,有窒息危险及消化道出血,近期上腹部手术等;(4)精神病者及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的配合研究者;(5)近期面部及上气道手术,创伤或畸形者;(6)上气道阻塞;(7)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控制呼吸道感染,合理采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导管吸氧,氧流量每分钟2 ~3 升。

研究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采用美国伟康医疗有效公司的BIPAP SYNCHROHY 呼吸机,经鼻或者面罩实施全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工作模式为S/T,吸气压力、最终压力、呼气压力分别为8 ~10cmH2O、15 ~20cmH2O、4 ~6cmH2O。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浓度,使SaO 在90%以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日、治疗后3 日的PH、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同时比较两组心脑并发症和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1 日、治疗后3 日,研究组PH、PaO2、PaCO2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

组别 n PH PaO2(mmHg) 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1 日 治疗后3 日 治疗前 治疗后1 日 治疗后3 日 治疗前 治疗后1 日 治疗后3 日研究组 23 7.23±0.31 7.33±0.02 7.40±0.13 56.98±9.10 78.23±9.10 84.23±9.78 86.11±9.12 73.23±8.12 67.23±10.45对照组 22 7.22±0.24 7.25±0.01 7.29±0.11 56.23±9.11 66.23±10.11 70.2±9.11 86.23±11.02 82.34±9.23 79.23±11.02 t 0.121 16.849 3.057 0.276 4.189 4.974 0.040 3.519 3.749 P 0.904 <0.001 0.004 0.784 <0.001 <0.001 0.968 0.001 0.001

2.2 两组心脑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

对照组心脑并发症为36.36%,病死率为27.27%,均高于研究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脑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n(%)]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肺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当前全球约有2.1 亿的慢阻肺者,在全球人群中的发病率有10%左右,而中国约有40 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达到8.12%[3-4]。临床学者认为年龄、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史、厨房排气装置、烹饪燃料类型、粉尘接触史是慢阻肺发病的影响因素[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的危重症疾病,其治疗原则为改善及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其代谢功能紊乱。当前,无创正压通气是其治疗的有效方式,吸气压力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通气,及时排出肺泡内二氧化碳。并且无创正压通气操作简便,撤机较容易,但对于重症患者最初选择的通气压力不宜过低,其吸气压力设置为10 ~12cmH2O,呼气压力设置为3 ~4cmH2O。初始的持续时间坚持24小时不间断,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到完全脱机。同时,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治疗1 日、治疗3 日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心脑并发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者,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心脑并发症及病死率低。

猜你喜欢

心脑动脉血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勘误声明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稿约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