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做表率

2020-10-21郭文奇

唯实 2020年6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群众

郭文奇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及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事业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2019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前段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了一堂“大课”。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暴露出我们一些领域和地方治理体系不健全、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治理能力跟不上等突出问题。

一、深刻理解领导干部带头推进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涵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承担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时代重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实施者,也是引领者、示范者,能否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

领导干部带头推进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第一次用中央全会形式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第一次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进入新境界。就国家治理而言,制度无疑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治理体系、高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只有与时俱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国家制度才能得到有效执行。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攻方向,在推动制度落实到省域治理各领域、运用到事业发展各方面上下更大功夫,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贡献更多江苏力量。

领导干部带头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顺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保证。“为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也是我们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必须坚决扛起的光荣使命。江苏作为先发地区,当前正处于城乡关系重构、产业深度调整、区域布局优化的关键阶段,更早地进入解决深层次问题、结构性矛盾的深水区,一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的短板弱项显现得也更早些。比如经济发展上,构建自主可控体系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还不够完善,关键技术的控制力、信息化的引领力和行业标准的主导力迫切需要加强;社会管理上,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本质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治理的关键。2019年底,江苏省委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提高省域治理水平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既聚焦高水平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又着眼基本现代化建设“勇探索、走在前、谱新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把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真正使先进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得到进一步解放,社会活力在高效率治理中得到进一步迸发,人的全面发展在高品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实现。

领导干部带头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提高治理能力水平、更好履职尽责的现实需要。治理能力是衡量新时代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治理效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制度优势的发挥。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面对大致相同的理论指导、制度安排、政策设计,有些人总能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把各项工作搞得风生水起,而有的人抓不住关键、打不开局面,几年下来仍然“山河依旧”。这种效果上的落差,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根本还在于治理能力的高低。《决定》明确要求,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从全省干部队伍现状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治理能力与承担职责不适应、不匹配的情况:有的政治领导力不强,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战略眼光,把握发展全局、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有所欠缺;有的专业水准不够,习惯用工业化初期的思维解决工业化后期的问题,用行政化的手段解决多元化的诉求,驾驭市场经济力不从心,推动转型发展束手无策等。领导干部如果缺乏过硬的治理能力,政治上就难以引领群众,行动上就难以汇聚力量,工作上必定难有作为,最终误事又误己。只有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着力破除思想上的束缚、补齐本领上的短板、克服作风上的不足,才能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二、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带头推进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决定》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提出了200多项重大举措,很多都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我们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的关系,既坚持整体统一性,又注重地区差异性,既着眼长远谋布局,又立足当前抓开局,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行动和现实成果。

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领导干部要在加强政治建设上走在前做表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反观苏联,当年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所谓的“民主化”“公开化”,从宪法上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彻底抽掉了国家肌体的“主心骨”,最终导致一个拥有74年历史、2000万党员的执政党黯然垮台。惨痛的教训深刻警醒我们,忽视政治建设,弱化党的领导,就会犯原则性、颠覆性错误。政治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在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上。《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環节。贯彻落实中,要着重把握好“细、深、实”三个关键字:一是践行“两个维护”要做在细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在国家治理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形成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要政策、推进重点工作都要严格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系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清单管理、推动落实、监督检查等工作机制,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学习贯彻新思想要抓在深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蕴藏着古今中外的治理智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分析当前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学习贯彻新思想“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落实缺乏创造性”,没有完全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理论上满足于浅尝辄止,行动上就会方向不明,只有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要带头推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制度,持久深入地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紧密结合实际回答好“九个有没有”“六个为什么”,真正把新思想内化为坚定信仰、外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地方治理的具体实践。三是党的全面领导要落在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通过深入推进机构改革、设立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把党的领导有机嵌入各层各级组织架构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成组织架构重建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从“物理捆绑”迈向“化学反应”。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履职尽责全过程,体现到地方治理各方面,进一步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的配套性和程序性细则,真正做到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领导就落实到哪里。

造福人民是国家治理的根本目的,领导干部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走在前做表率。一个政党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其施政的实践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7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亿多人,建成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并致力于2020年底消除绝对贫困,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我们党这样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也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我们党这样把为民宗旨践行得如此彻底。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为民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最强动力。《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并对群众关切的重大民生问题做出了庄严承诺。贯彻落实中,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一要涵养“把群众当亲人”的真挚感情。干部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干部放心里。在基层调研时,有干部讲,过去“干部一挥手,群众跟着走”,现在不那么简单了,群众“有吃有喝不理你、自由自在不求你、有了问题去找你、办得不好要骂你、实在不行就告你”。群众疏离干部,根子还是干部疏远了群众。这启示我们,只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要办好“让群众得实惠”的民生实事。在群众眼里,一件利民实事赛过百般承诺,一项惠民之举胜过万句空言。前不久,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部署持续排查解决民生问题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解决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小康决胜之年,我们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同时,还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长效机制,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有形、更为充实、更有保障。三要健全“由群众来评判”的互动机制。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感叹自己做了很多事,但群众却不认可,“政府买了单、群众不买账,干部感觉好、群众不叫好”,究其根源就在于用自我感觉代替了群众感受,沒有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脚步丈量出来的民意才有泥土气息,以群众心声为指向的工作才能让群众叫好。我们要始终把民心所盼、民情所急作为第一信号,更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调研,探索构建“民意收集—解决难题—反馈评价—整改提升”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闭环,真正使每项政策举措都符合基层实际、贴合群众期盼。

基层基础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领导干部要在创新基层治理上走在前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村社。这些年,江苏在基层治理创新上做了很多探索,形成了不少经验。比如江苏是全国最早推行网格化治理的地区之一,在这次疫情防控中,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再如“马庄经验”走出了一条“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善治之路,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对这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成果,我们要深入总结,将其提炼上升为可以施之长远的制度安排,推动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更富成效。当前面对城乡形态深刻重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各类风险水落石出效应可能进一步显现的情况下,以基层之“治”保障全局之“稳”,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一要构建更有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群众自治重在民主协商,平时多商量,遇事就会好商量。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自治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出来,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局面。二要构建更加高效的基层矛盾问题化解机制。推进治理现代化,重点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治理质效。比如对基层矛盾化解不及时的问题,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构建多元化人民调解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对村级事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健全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建好用好农村“三资”监管平台,以“阳光管理”让群众明白、促干部清白。三要构建更为完善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类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充分释放治理活力,形成治理的综合效应。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协同配合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思维,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和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推动治理主体由“大政府”向“大社会”转变,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生机活力是国家治理的直接体现,领导干部要在激发社会动能上走在前做表率。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一个秩序与活力有机统一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就如何处理好秩序与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计划经济时代,人主要是“单位人”,通过工作单位、乡镇街道、村民或居民委员会进行管理,那时规范有余而活力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人员流动空前活跃,社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制假售假等问题,对社会秩序构成了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过去几代人探索实践的制度成果,构建起一套既让社会井然有序、又让社会生机勃勃的制度体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性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良好的秩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充沛的活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能量源泉。我们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凝聚社会合力、激发社会活力,让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一要加强文化引领,释放精神动力。有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江苏是文化大省,既拥有秦汉遗址、六朝胜迹、古典园林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拥有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等浓郁深厚的革命文化,还拥有“四千四万”“三创三先”“开山岛”等实干奉献的奋斗文化。我们要充分用好江苏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思想文化引领工作机制,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鼓励支持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有思想光芒、有泥土清香、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为新江苏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二要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市场经济也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投资成本低,企业和资源就会往哪里聚集。近年来,江苏先后推出“1+10”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不见面审批”、商事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从“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角度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把监督管理权放到离权力最近的地方,推动打造行政审批最少、收费最少、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三要注重政策集成,激发人才潜力。区域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竞争。当前人才竞争仅靠给票子、比待遇,不仅边际效益日益递减,也难以形成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为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发展服务链,2019年我们构建了“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目的就是要实现由单一的政策竞争向综合的体系竞争转变。作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念,探索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人才+科技+产业+项目”一体化政策体系,通过实施集成化、精准化、定制化的人才服务保障,真正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能增值发展。

政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前提保证,领导干部要在从严管党治党上走在前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强调要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江苏这两年的综合考核情况看,凡是经济发展领先、社会治理良好的地方,党建工作都抓得有声有色。党的建设搞好了,不仅能够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而且能够有效弥补发展条件的“先天不足”,消弭市场经济的“后天失调”,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讲,推进治理现代化,首先是政党治理的现代化,关键是要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一是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党内生活形式是多样的,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基本制度坚持得不到位、质量还不够高,有的自我批评怕掉价出丑、批评他人怕结怨树敌,有的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把走流程当作民主、把耍权威当作集中,有的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上报小事瞒大事、报好事瞒坏事。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党内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淬炼的“大熔炉”功能、党性提纯的“净化器”作用。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荡涤思想上的“灰尘”、改正行为上的不足。二是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比较突出,有的地方文件表面上减少了,但红头改白头、文件改电报等情况开始出现;有的“属地管理”甚至已经“属地到村”了,把“层层传导压力”搞成“层层推卸责任”。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作为领导干部,要从自身抓起、改起,对各种作风问题敢抓敢管,以身作则带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三是推动党内监督具体化。无数事实表明,干部身上的问题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组织多做“保健医生”,干部才能少动“外科手术”。加强党内监督,最忌宽泛空洞,最需落细落小,必须坚决避免纪律“挂空挡”、监督“走过场”。比如对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要紧盯“未落实的事”,倒查“不落实的人”,推动党员干部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对干部的监督,要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多扯袖子、常敲警钟,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犯错误、犯大错誤;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要突出重点领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程序,坚决堵塞漏洞,有效防范廉政风险,等等。只有把监督落细落实落到位,才能精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质效。

三、持续提升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水平

推进治理现代化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过程,很多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公式套用,对各级干部的格局眼界、担当精神、领导水平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每名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明差距、补短板,从创新能力、法治观念、底线思维、制度执行等方面来一次立体式的锻造、全方位的磨砺,真正使自己的素质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与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

弘扬改革精神,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推进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纵观江苏发展历程,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再到创新型经济蓬勃兴起,从“春到上塘”,到“苏南模式”,再到“昆山之路”,无一不是广大干部用竞相迸发的改革智慧和干事激情,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推动省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我们每名干部都要自觉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激活力、用创新增动能。要强化改革的担当。有知无畏方能愈干愈勇,担当实干才可大有作为。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年,每名领导干部都要以决战决胜之心聚力攻坚,对改革任务逐一对账盘点、逐项落细落实,面对复杂问题不回避、突出矛盾不躲避、艰巨任务不逃避,确保不留欠账,交出合格答卷。要把握改革的策略。改革工作牵动面广、耦合性强,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和统筹方法抓推进。要保持改革的韧劲。全面深化改革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难在坚持,也成在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准改革方向不偏移、盯准改革目标不走神,不为外界影响所惑,不为形势变化所扰,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改革定力。

强化法治观念,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推进治理现代化首先要推动治理法治化。领导干部作为地方治理的组织者、推动者,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决不知法犯法、违法枉法,真正把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体现到工作实践之中。一方面,要坚持依法办事不越轨。能不能坚持、是不是善于依法办事,最能反映治理水平的高低。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习惯拍脑袋决策,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常常给后任留下一屁股债务;有的信奉搞定就是稳定,遇到信访矛盾动辄采取截访等“强制手段”和陪访等“怀柔政策”,不但没有化解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我们每名干部都要把依法办事作为重要准绳,研究工作先学法,推动发展遵循法,解决矛盾依据法,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干事创业。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用权不逾矩。党员干部依法履职,关键看能否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周恩来同志一生用权为民,他给自己和身边人规定了“三不沾”,即不沾国家便宜、不沾集体财富、不沾机关和他人利益,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每名干部都要牢记“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既不能为官不为、搞“权力休眠”,更不能胡作非为、搞“权力任性”,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应对危机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在前不久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又专门提出了这一要求。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把底线思维运用到工作实践。要常怀忧患之心。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每名干部都要时刻保持“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清醒,善观大势、常思大局,既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常备防患之策。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先知先觉的眼力,更要有防范应对的高招。我们抓任何工作,都要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些,把对策想得再周全些,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些,从“最坏处”打算,朝“最好处”努力。

树牢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能力。制度执行是治理有效的关键。现在有些干部对制度缺乏敬畏,在执行上存在机会主义心态,对别人希望强化刚性,对自己往往追求弹性。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强化制度观念,以敬畏之心对待制度,切实增强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高度自觉,始终做到“心中有方寸,行为有方圆”。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瞒,始终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要带头维护制度刚性,把捍卫制度权威作为一种原则来坚守、一种责任来履行,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坚决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做斗争,真正实现“制度是块钢,谁碰谁受伤”的效果。

提升治理能力本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长期自觉的学习实践中不断砥砺锤炼。要加强思想淬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钙壮骨”“培根铸魂”,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冲破思维束缚、摆脱路径依赖,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彻底告别过去时、适应新时代。要加强政治历练,政治素质是干部最重要的素质,政治能力是干部第一位的能力,要自觉在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斗争一线经受考验,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接受锤炼,善于从政治上分析解决问题、在大局下谋划推进工作,不断提高辨别政治是非、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实践锻炼,“实践是一座金矿,取之不尽;基层是一口深井,越挖越深”,要通过异地交流、上派下挂、驻村扶贫等,主动到发展一线经风雨,到吃劲岗位壮筋骨,到群众身边学本领,在干事中长才干,在磨炼中变老练。要加强专业训练,现代化治理是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治理,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抓什么钻什么”,加快知识更新,学会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工作,使自己的专业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成为治理工作的“内行领导”。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群众
市领导会见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称职”办公室主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