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病高发,科学应对是关键

2020-10-21鸿钧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椎动脉椎体椎间盘

鸿钧

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病之一。更让人担心的是,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严重。

颈椎病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颈椎部位。正常情况下,普通人的7节颈椎有序排列,呈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光片上颈椎呈轻度前凸,维持头部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颈椎之间的纤维组织垫叫椎间盘,它连接颈椎,并缓冲外界作用于颈椎的压力。颈椎两侧有横突孔,双侧各有一条重要的血管:椎动脉在内行走,为大脑后循环供血;颈椎前部有运动神经根发出,后部有感觉神经根走行。由以下特点决定了颈椎病的几种分型:

1.颈椎不稳,过度活动颈部,影响到了椎动脉,导致其内血流量减少就是常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头转一侧,头晕加重,重时出现恶心、呕吐。

2.如果椎体不稳同时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压迫了颈髓引起的类型为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最严重,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膀胱直肠括约肌障碍等多方面症状,大多没有肩、颈痛的表现。

3.椎体周围组织增生或椎体移位,影响到了出入椎体的神经根,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放射性的剧痛并伴麻木感,疼痛呈烧灼样或刀割样,伴有针刺或过电样串麻感。

4.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称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除了颈椎病的常见症状外还有胃肠道症状和心血管症状,而且常累及椎动脉,因此还常伴有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的表现。

缓解颈椎病的方式

颈椎病不同于头疼脑热,一旦发作就落下了病根,不注意日常保养和治疗则会长期受到颈椎疼痛困扰。对于長期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极易受到颈椎病的威胁,那么,受此困扰的办公一族该如何缓解呢?

1.换枕头:枕头不仅关乎睡眠质量,而且对颈椎病患者或正遭受颈椎健康威胁的人群而言,好的枕头意味着能缓解疼痛,甚至是康复需要。枕头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柔软舒适、支撑性好、符合颈椎生理曲度。

2.改坐姿: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很长,下班还要坐车或是开车,颈椎病就是这样“坐”出来的。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至少40%的颈椎病发病概率,正确姿势可总结为三个词:头部微仰,挺胸,自然放松。

3.热敷和按摩:对于已经出现颈椎病症状的人来说,消除颈椎疼痛不适更是当务之急,因为这关系到正常、舒心的工作与生活。通常来说,热敷对于缓解颈椎疼痛不适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正确的按摩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都能在颈肩疼痛加剧或活动受限时起到缓解的效果。

4.局部功能锻炼很重要:颈椎问题之所以复杂,很大原因在于其症状反复发作。要想保证颈椎的持续健康,增强颈部的抗压性和韧性才是关键点。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颈肩部局部功能锻炼,如颈椎操、颈椎瑜伽等。

5.少用电脑多运动: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医生往往强调“物理治疗”,何为“物理治疗”,通俗点说就是运动。颈椎的局部功能锻炼也属于物理治疗法的范畴,但人体每个部位本来就息息相关,没有脱离整体的局部健康。因此,全身运动,对于康复与治疗颈椎病将会更有效。

6.及时就医:如果年龄偏大,颈椎受力时间持续过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则需要到医院就诊,除了拍颈椎侧位片了解情况外还需进行颈椎核磁的检查,以确定颈椎病的类型、累及的颈椎节数以及压迫的部位,最有意义的是通过拍片看到哪几节椎间盘向后突出了,以便医生判断是进行理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

总而言之,颈椎病是个生活习惯病,颈椎有一定的耐受力,一般有症状也不是特别严重,只要治疗手段到位,大多数都能好转,只有少数年龄大的患者合并了衰老相关因素的或高危工作人群,情况会复杂严重些。

(编辑 赵曼)

猜你喜欢

椎动脉椎体椎间盘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究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半躺姿势最伤腰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
10例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