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产业化发展之路

2020-10-21练远媚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东盟广西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与东盟各国相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积极拓展了广西与东盟各国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广西有着深厚的民俗音乐文化底蕴,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并逐渐形成促进地方经济腾飞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广西-东盟;国际交流;音乐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课题“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MZ012)研究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词最早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世界各国的任何国际交流形式都围绕着带动经济发展、服务生产力需求而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许多问题都已变成了国家间和国际性的问题,越来越需要世界各国参与合作、共同解决。

二、音乐产业化的发展

音乐产业化是指音乐本体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从单纯的艺术属性向产业化性质演变,从而派生出新型的音乐产业链。音乐产业化发展是当代音乐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发展模式,它能够合理地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并使其得到继承和创新,同时又能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欧洲音乐史以及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史可以获知,传统的音乐产业主要由剧院式音乐会、乐器生产销售、音乐教学、出版音乐书籍、音乐创作等组成,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给音乐产业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后,黑胶唱片业也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音乐产业的领军商品。20世纪初收音机、录音机同样作为音乐商品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0世纪末,在国内盛行的CD、VCD、DVD唱片曾经成为音乐播放的霸主。KTV音乐产业也从日本传入中国,并迅速崛起,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但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音乐播放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MP3、MP4播放器随之横空出世,但不久所有这些音乐商品都被智能手机将多种功能融合于一身。一些手机APP还推出了音乐表演直播、音乐课程直播、云上音乐会等,使得“互联网+音乐”这一新型的音乐产业在历史上掀开了新的篇章,同时也给传统的音乐产业致命的重击。音乐产品除了以上提到的领域之外,还有数字影音产品、音乐治疗、音乐营销、音乐旅游等。

三、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产业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为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广西-东盟民族音乐国际交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飞速的发展,民族音乐的产业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融合、多元价值观可形成良性互动;民族音乐产业化助推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促使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是广西著名的民族音乐节庆品牌,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民族音乐旅游传统法定节日,“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大型实景演出开启了山水、人文、音乐、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利用东盟自然名胜、历史文化、音乐舞蹈、旅游娱乐打造东南亚特色文化博览园。以上的广西著名经济实例都离不开民族音乐与旅游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一)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产业化之路

截至2019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已经成为现代中国都市节庆的一个知名品牌,是广西民族音乐旅游的一张名片。它在全球化、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以民歌这种最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作为原型,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并使文化与艺术相互碰撞、冲突,进而在磨合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翻开历史的篇章,可以获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前身1993年创办的广西国际民歌节。创建广西国际民歌节的意义主要还是以文化层面的音乐本体学术交流为主,以音乐赛事的形式促进民歌演唱者的歌唱技术国际化、科学化为主要目的,从而体现出民歌作为原生态文化的载体亦有与时俱进的夙愿。1999年,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由郑南作词、徐沛东作曲、宋祖英演唱的 《大地飞歌》成为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曲。自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召开,至今有十余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两会一节”的完美结合,使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珠联璧合,市场经济发挥了卓越的成效,以“点、线、面”的方式向周边城市以及全广西乃至东南亚等国际地区辐射。开幕式音乐晚会《大地飞歌》不单单只是观赏性质的音乐晚会,还具有迎宾、人和的作用。《旧唐书·志第八·音乐一》曰:“乐者……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神祇格,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由此可见,我国的唐代,已经重视了音乐的各种性质作用。其中,“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说的就是音乐运用于迎接宾客的宴席中能使君臣关系和谐。随着多元化、现代化经济发展,《大地飞歌》还承载着音乐营销的性质。所谓音乐营销,指的就是人们利用音乐晚会或者音乐活动为某些商品、某种经济活动做广告宣传的营销行为。《大地飞歌》作为中国-东盟“两会一节”开幕式音乐晚会具有推广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多国自由贸易进程的作用。

(二)“三月三”的民族音乐产业化之路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这个传统习俗不仅仅在壮族,同时也在汉、瑶、苗、侗等民族中广为流传。农历三月初三在各少数民族中,被称“上巳节”“播种节”“乌饭节”“讨葱节”“花炮节”“干巴节”“情人节”等。《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写的就是农历三月,春耕完毕后,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河边嬉水,伴着柔风起舞并唱着歌儿回家的情景。《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é,洁)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病),为大絜。”由此可见,在汉朝,人们就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每当上巳节便结伴到河边洁身、去污,以防治疾病。但据《周礼·春宫·女官》记载,春秋时期汉族就开始沿袭了“上巳节”民间风俗,直至魏晋以后才改为“三月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是男女交际的好时机。在这一天,壮族阿哥阿妹会“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对歌通常是即兴编词歌唱,从而考量歌者的诗歌知识储备以及即兴创作能力。1960年,电影《刘三姐》在国内以及东南亚国家上映,越来越多的不同肤色人们了解到了广西壮族人民“唱山歌”“抛绣球”“赶歌圩”“打铜鼓”“碰彩蛋”“打扁担”“抢花炮”等習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等政策推动广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广西利用与越南、泰国、印度等东盟国家相邻的优越地理位置,非常重视文化、经济等全方位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有助于国与国之间发展进步的对话平台。“三月三”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品牌旅游节应运而生。2014年,农历三月初三正式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节日,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从“三月三”成为广西的法定节日之后,加快省内旅游业的同时也带动了三天的短途国内和国外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为纽带的一系列经济产业链也随之齐步迈进。2020年,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电商推出“三月三”特别活动,促进到店支付、线上支付减付1~20元等多种营销活动,据《南国早报》报道,13天带动消费5.86亿元。“三月三”本体是一个民族音乐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迅速的催化下,其性质已经演变为一个民族音乐产业化的纽带,成为了助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刘三姐”系列的民族音乐产业化之路

广西的著名歌仙刘三姐闻名中外,“刘三姐”系列的电影就有两部。一部是1960年上映的,由著名演员黄婉秋、刘世龙主演的电影《刘三姐》,另一部是2009上映的,由著名演员黄圣依、苏有朋主演的《寻找刘三姐》。这两部电影的文艺色彩比较浓,影响力方面无疑1960年版的《刘三姐》将广西山歌文化、自然山水风景传播得更远、更广。这两部电影本身给剧组带来的经济效益暂且不提,但是为广西旅游品牌的树立加足了砝码。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承办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寻找刘三姐》于2013年推出第一季,这是一个以广西音乐文化作为背景的大型竞技类选秀节目。该节目在全国范围内以多种比拼方式选出能歌善舞的新时期“刘三姐”。关于电视综艺节目的经费主要来源,无疑就是广告费。节目收视率越高,相对每分钟的广告费用来说,是呈现升值状态的。由张艺谋导演的桂林山水大型实景音乐演出“印象刘三姐”是音乐与旅游相结合以及音乐产业化的经典之作。《印象刘三姐》作为全国第一部实景音乐演出,从艺术创作创新思维方面,引领了音乐舞台观赏地的变革。音乐舞台从传统的音乐厅、剧场更新为实景山水。随后,《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等山水实景演出也相继在全国推出,甚至影响到邻国越南,也打造了山水实景剧《越南往事》。《印象刘三姐》的冠名本身也凭借着“刘三姐”系列民族音乐产业化而呈现出商业化色彩。无论是“刘三姐”系列的电影、综艺节目,还是实景演出,民族音乐商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远远不及通过民族音乐产业化带动的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宏观价值。

(四)南宁方特东盟神画的民族音乐产业化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于2018年问世。该项目集东盟历史建筑、民族风情、音乐表演、机动娱乐、异国美食等于一身,从经营模式方面看,和深圳的世界之窗如出一辙。深圳世界之窗的音乐表演节目“世纪三部曲”(《创世纪》《跨世纪》《盛世纪》),南宁方特东盟神画的音乐表演节目《千岛之歌》……随着人民对非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旅游景点观赏性质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构成了五觉体验,使得游客们的情景体验更加丰富多彩。任何单视觉、单听觉、单味觉、单嗅觉、单触觉的旅游体验都显得枯燥乏味。不管是深圳世界之窗的“世纪三部曲”,还是南宁方特东盟神话的《千岛之歌》,这些音乐表演节目进入旅游区,从视听的角度丰满了游客的观赏需求,势必成为越来越多景点推崇的多角度旅游营销模式。

四、结语

音乐与旅游相结合、音乐与旅游产品推广或营销相结合的文化艺术与经济交融的现象越来越广泛地被重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怎样准确把握音乐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度,并研究艺术在商业行为中的作用值得人们去考量。无论是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节日、“刘三姐”系列音乐产品,抑或南宁方特东盟神画,都推动了民族音乐与旅游融合,打造地域旅游音乐品牌,推动了音乐文化传播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360百科.经济全球化[ol].https://baike.so.com/doc/4963549-5185703.html.

[2]郎启训,郭亚非.市场经济下我国音乐产业化道路发展走向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3,26(4):136-140.

[3]練远媚.歌曲《古丈茶歌》——音乐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创新思维成功案例分析[J].名作欣赏旬刊,2011.

[4]魏艳斐.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国民族音乐产业化意义研究[J].中国音乐,2020(1):179-186.

作者简介:练远媚(1981-),女,梧州学院声乐副教授,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艺术大学在读音乐艺术博士,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硕士,研究方向:本土民歌、声乐作品比较。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东盟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AStudyo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WillingnesstoCommunicateandtheInfluentialFactorsinsidetheClassroom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关于强化高校国际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