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造林技术保护生态平衡发展

2020-10-20于玉莲张淑芳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平衡造林技术

于玉莲 张淑芳

摘要:林业资源对于任何地区都至关重要。在造林工程发展中,加强造林绿化是林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介绍了造林管理的主要方法,并简单介绍在造林植树工作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提出几点强化造林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如技术、人才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技术;生态平衡;野生动植物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于玉莲(1972-),女,大专,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及发展。

1强化造林技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方法

1.1强化技术改革

在科技环境下,为营林造林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提升造林技术水平。在进行技术管理工作期间,应秉持经济、实用、先进的原则实行组织生产,满足工程造林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如,在选择机械设备时,需要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以保证其经济的合理性。另外,还需对该机械设备的先进性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此判断是否满足林业的发展需求,进而为林业造林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合理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造林技术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在实际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地实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将归纳出的条例、规定等进行合理应用,以实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发展造林技术需要研制具有一定科学性、经济性的全新管理技术,了解林业资源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同时,需清楚各种生态条件以及自然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工作。

1.3可持续发展

造林工程是一项意义重大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科学性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总结出来的科学论证,不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还需考虑未来发展情况;经济性则是指在保证造林工程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耗能的目的,但不可一味地节约,还需确保关键的硬性指标达到标准。在实施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期间,要实行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相关管理技术和方法,在综合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后再选择合适的管理办法,平衡利益关系,促进长期稳定发展。

2基于保护生态平衡的营林造林关键技术

2.1选择树种

造林技术最基本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在选择树种时,应对相关的地域因素进行全方位思考,以便选择最佳树种,保证树木能够正常存活。植树造林需要对生态环境、气候因素、土壤条件、温湿度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明确,要保证树木选择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1]。

现阶段的造林技术大致可以分为3类,植树造林、分殖造林以及播种造林。植树造林的成活率较高,而且生长速度较快,能够实现大面积的造林工作,特别是在水土流失地区栽种树木,能有效改善自然环境;分殖造林是利用植物的枝干种植树木,此种方法的技术投入以及难度较大,需要造林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播种繁殖式造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湿度、温度等因素,但播种造林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借助飞机将种子散落到区域内,可节省人力,但也应注意加强人工管理,以免出现树种浪费的情况。

2.2林地清理

在正式造林前,相关人员应将林区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挖好树穴,为后续的植树工作提供方便。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可根据林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局部清理,并将清理出来的杂物运送至空旷的位置,同时应注意地下草根的清理,避免因清理工作破坏土壤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另外,相关人员也可以采取化学方式,使用药剂将杂草进行防除,但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剂使用量,以免因药物残留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2.3土地整理

目前,在造林活动中,土地整理环节有2种方式,穴垦和带垦,相关人员需结合造林的具体方案,采取合适的整地方式。通常情况下,在冬季主要运用明穴进行整理,有助于降低病蟲害发生的几率,实际垦宽应超过60cm。在此期间,工作人员需将坑内原有的土放置在土坑周边,以便后续的回填工作,持续回填,直至土面高于地面10cm左右。另外,还需注重回填土的质量,以免因土块以及其它杂物影响树木根系的发育。

2.4控制密度

树种是保证林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目前通常采用多种树木混合造林,有助于保持林区生态的多元化,逐渐培养其自我恢复能力,具有一定抵抗灾害的能力。为使各树种之间可以有效共存,需要结合各类品种的实际特性,合理搭配。此外,还需注重当地的自然气候,以保证树木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确定品种后,相关人员可根据既定的间距进行随意搭配,营造出自然形成的现象。同时,间距是反映林木密度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进行全面造林时,应将密度设置为100株·667m-2以上,而经过改造的林区,应适当下调栽种密度。在正式栽种前,应对树苗本身进行检疫,以免在林区内出现病原体,感染其它健康树苗,通常情况下,树苗的高度需达到40cm。此外,对于当地的自然条件需检疫分析,并在4月前完成栽种。采用营养袋保存的树苗,在种植时需将袋子撕掉,尽可能地靠近坑壁,并在土壤压实后,在表面适当加入覆土[2]。

2.5施肥工作

施肥是造林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树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成分,尤其人工种植的树木,应保证其充足的营养。对此,需采取科学的施肥工作,保证土壤肥力,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实施肥料时,相关人员可先分析土壤成分,以选择合适的养分类型进行补充。据相关数据显示,完成种植的30d内是施肥的最佳时期,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另外,日常的管理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林区定形前,需做好管理工作,如清理杂草、培土等。除此之外,需定期进行勘测,保证土壤养分,通常情况下,应该于第2年和第3年的夏季再次施肥。

3强化技术保护生态的路径

3.1有效控制病虫害

虫树检疫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对树木进行检疫,能够快速识别树种中是否存有病原菌。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树种对于病害的抗性以及环境的适应性都有差异。为了能实现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林业人员需要根据树种采取相应的检疫方式,及时清除病虫害树种。

保护森林资源或种植农作物,喷洒农药都是防治病虫害的常用手段。然而不同种类的疾病需要差别对待,否则会使虫害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科学地喷洒农药,以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除此之外,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森林检查,通过观察和巡视,重新检查病虫害情况。若缺少检查工作,森林资源只能进行内部循环利用,会导致大量的树种早逝。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巡查巡逻工作。对病虫害做到及时预防和控制,同时,还需加强对林区的管理,避免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另外,在林区可实行个人责任制,保证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

3.2保护野生动植物

林业部门应动员群众投资林业保护,提高对林区的保护意识。在对森林保护过程中,需重点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如现有的混交林,可恢复天然植被,发挥天然屏障对林业的保护作用,提升生态价值。另外,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栖息的良好环境。提高森林经营的整体效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大规模的森林资源仅靠政府部門是无法实现全面保护的,因此,相关部门需充分调动区中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3.3提高造林技术

发展林业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还要有技术保障。具体的造林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和生产环节等林业的专业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修复和保护森林生态,进一步促进森林区域的平衡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努力提高造林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森林的管理目标,最终实现森林生态的均衡发展。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才,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鼓励森林建设者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植树造林的科技含量以及绿化的整体质量。发展和扩大林业队伍,应用多种林业技术、生物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优化林区生态系统。

4结束语

林业资源是人们生活以及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区域间的经济综合效益,促进群众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环保意识,加强对森林虫害的防治,保护野生动物,提升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江红.浅析造林质量管理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种子科技,2019,37(16):148-149.

[2]周磊.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江西农业,2019(02):99.

(责任编辑 李媛媛)

猜你喜欢

生态平衡造林技术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科技风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浅析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