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滑育麦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2020-10-20王斌章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播种期播种量墒情

王斌章

滑育麦1号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品种,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12。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两极分化快,株型偏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好;穗长方型,白粒,籽粒角质;耐后期高温,熟相好。为探索小麦品种滑育麦1号的最佳播种期和适宜播种量,集成播种期、播种量复因子裂区试验栽培技术,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种植。

一、特征特性

滑育麦1号属半冬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0.3~231.2 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弱,穗层整齐较厚,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株型偏紧凑,旗叶宽短,上冲,株高79.2~87.0 cm,植株偏高,抗倒伏能力一般;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后期耐高温,熟相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37.1万~44.2万穗,穗粒数29.3~35.6粒,千粒质量49.1~52.3 g。

二、抗病鉴定

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三、品质分析

2014年,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蛋白质含量13.28%,容质量782 g/L,湿面筋含量24.7%,降落数值373 s,沉淀指数52 mL,吸水量63.4 mL/100 g,形成时间2.6 min,稳定时间1.8 min,弱化度209F.U,硬度65 hI,白度71.8%,出粉率69.6%。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2.55%,容质量815 g/L,湿面筋含量25.1%,降落数值409 s,沉淀指数53 mL,吸水量63.7 mL/100 g,形成时间2.5 min,稳定时间2.1 min,弱化度170F.U,硬度66 hI,白度74.6%,出粉率69.4%。

四、产量表现

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B组区域试验,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长率91.7%,平均每667 m2产量578.6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长5.39%,极显著;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C組区域试验,10点汇总,9点增产,增长率90%,平均每667 m2产量541.5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长4.62%,不显著;2015—2016年,河南省冬水B组生产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长率100%,平均每667 m2产量542.4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长5.5%。

五、栽培要点

(一)适宜播种期

适宜播种期为10月5—15日,每667 m2播种量8~10 kg。

(二)施足底肥

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1000 kg,纯氮(N)21~23 kg,纯磷(P2O5)8~12 kg,纯钾(K2O)15~17 kg,硫酸锌2 kg,硼砂1 kg。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和50%的氮肥作底肥施入,剩余50%的氮肥作春季追肥施用。

(三)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晒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包衣或用辛硫磷乳油+多菌灵拌种。每667 m2用辛硫磷颗粒剂3 kg、多菌灵1.5 kg拌毒土20 kg撒入地表,深翻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采用机耕,耕深应达25 cm,破除犁底层,耕层土壤要耙平、耙细、耙匀,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畦面平整,保证浇水均匀。玉米秸秆还田,还田秸秆应打碎、打匀,每667 m2施尿素10 kg。播种前土壤墒情不足的应造墒,坚持足墒播种。

(四)冬前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缺苗的地方应补种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同时拔除疙瘩苗,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滑育麦1号主要害虫是蝼蛄、蛴螬、金针虫。在11月上中旬喷施小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冬灌有利于保苗越冬,使早春保持较好墒情,做到冬水春用。“夜冻日消”以冬灌最好,一般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冬灌。土壤墒情较好可不进行冬灌。

(五)春季及后期管理

早春顶凌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以后每逢降雨或浇水后,都要及时划锄。起身拔节期追肥浇水。若年前没有化学除草的,春季应在3月10日前进行1次化学除草。小麦孕穗和灌浆时对水分需求量较大,要及时浇水。于开花期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5~7.5 kg。小麦抽穗扬花期,做好赤霉病的预防及各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搞好“一喷三防”。蜡熟末期收获。

猜你喜欢

播种期播种量墒情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2019—2020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示范总结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初中语文教学“墒情”浅析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