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剧的历史溯源及其生存发展概述

2020-10-20王璐佳

艺术大观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生存发展

王璐佳

摘 要:自古以来,戏曲这一音乐形式一直都是乡村百姓生活中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直至如今,城乡百姓的生活娱乐依旧与戏曲密不可分。[1]浙江地方戏曲姚剧作为由最初南戏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剧种,其最初的形态是滩簧,与余姚腔同根同源,在余姚腔的历史上发展起来,并在浙江被接受、生存。本文笔者将以姚剧为切入点,厘清姚剧在浙江这片土地上的产生、发展及最終形成的历史。

关键词:姚剧;余姚腔;姚北滩簧;发展;生存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6-000-02

一、姚剧溯源

(一)姚剧与姚北滩簧

姚剧属吴语簧类地方剧种,起初被称为“姚北滩簧”,简称“姚滩”,18世纪上叶形成于姚北地区的坎墩,是浙江四大滩簧之一,其定名“余姚腔”最早出现于明代祝允明(1460-1526)的《猥谈·歌曲》中,而在这之前都被称为“余姚戏”,在明代陆容(1436-1494)的《菽园杂记》(卷十)中有关于余姚“戏文子弟”的记载。直至1956年,姚滩正式被定名为姚剧[ 由于解放初期滩簧艺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姚滩实行剧目改革、男女合演,使姚滩日益成熟逐渐进入较稳定的戏剧模式,加之政府的扶持管理,从此“余姚滩簧”上升到了“姚剧”的剧种概念①。

姚北滩簧属于花鼓滩簧[2],其最初演出的演员只有两个,就像说新闻一样以对角戏的形式演出,一个剧目一场一般需要演2.5至3小时,剧情十分长且细致,因此演员演唱的速度也极快。姚北滩簧以平常的剧情居多,且多用俚语使剧情带有诙谐幽默的色彩使引得观众感到轻松发笑,最初以“小调”为主要唱腔,随着姚滩音乐长期的演出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基本调”为主,“小调”为辅的板腔体形式的曲调唱腔。

(二)姚北滩簧的溯源

姚北滩簧发展至今约有260年左右的历史,其发祥地系现今慈溪市的坎墩,由于解放初期坎墩隶属于余姚市,且当时余姚北部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滩簧流行于余姚的北面而被称为“姚北滩簧”。[5]

溯源姚北滩簧的来历在现今坎墩老一辈口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清乾隆早期曾有一从苏州过来乞讨的寡妇,因不堪宗族势力的重压和乡里痞子的欺辱而流落慈溪坎墩乞讨,当她每每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就啼哭不止,但她的哭腔却十分特别,似哭非哭,似唱非唱,引得周边许多民间手工艺人因好奇就隔三岔五去她的住处旁听哭腔。而后这些喜欢音乐、器乐的民间乡里将寡妇特别的哭腔与坎墩当地原有的鹦哥戏、雀冬冬、采茶篮等民间音乐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姚北滩簧。

虽然传说归传说,现在并没有凿凿之词可以来证明其准确性,但从姚滩的剧目、曲调、内容等方面仍可考察其来历:[4]

从剧目上看,姚滩的传统剧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剧目与苏州滩簧的原始剧目完全一致的,如《秋香送茶》《绣荷包》《郎中看病》等,其中由陈孝德所演的《秋香送茶》曾轰动于整个上海。

从唱词内容上看,余姚滩簧所演剧目中常出现苏州地名,如《垃圾划》中的“景德观里时常坐,玄妙观里去吃茶。”其中“景德观”与“玄妙观”均为苏州的庙观,又如《打窗楼》里的“苏州城里,三脚蛤蟆无处买,美貌女子处处有。”不论是苏州城的庙观或是直接出现的“苏州”地名,都无不遗留出滩簧源头的痕迹,若不是源于苏州滩簧的剧目,又怎会对苏州城如此感兴趣?

从曲调来看,苏州滩簧常用“起平落”的音乐结构,而姚北滩簧的唱腔基本结构形式为“起、承、转、落”的四句体,也常有“起、转、落”的三句体及“起、落”的两句体。

一系列迹象都可说明姚北滩簧与苏州滩簧具有一定的姻缘关系,虽然就如百川汇成大海,在滩簧系统形成前各滩簧戏的支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我们不能以“鼻祖说”的概念来框死对滩簧探源的研究,但溯源姚北滩簧,其与苏州滩簧的关系仍旧值得探索。

二、姚剧的兴盛

姚剧从清代滩簧的传入到解放初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影响的地方剧种,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光,即使中间有受政治变革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其仍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向前发展。其中,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剧目内容的人民性及创新,外来戏曲剧种的影响,良好的听众氛围等都是其兴盛的原因。

浙江的戏曲自古就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史都可以通过当时的戏曲剧目所表现出来,姚剧亦是如此,具有与时俱进的传统。虽总有人会说姚剧更适合演一些讲述家长里短生活琐事的剧目,但也正是如此,其所演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剧目就更能触动观众的神经。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姚剧紧紧跟随党的脚步通过演戏的方式弘扬正确政治思想的做法使其认为其有必要成为姚剧的坚强后盾,更多的从各方面支持姚剧的演出与发展,从而,姚剧作为人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赖以人民和政府的支持而长久发展。

有了人民和政府的支持,姚剧本身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姚剧的剧情具有贴近生活的特色,姚剧团演员在日常与民间百姓接触时通过认真观察分析他们的动作、神态并运用到自己的角色演出中来使得台下观众在看戏时更有亲切感而更增加对姚剧的喜爱也有助于姚剧的发展。此外,姚剧团重视听众与演员的交流,对诸多姚剧爱好者中对学习姚剧有兴趣的听众开展“姚剧大家唱”的公益学唱活动,让姚剧更贴近人民生活的方式,也能促进姚剧的发展经久不息。

姚剧作为从滩簧传入发展而来的剧目,在七十二个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发展出新的原创剧目,如《强盗与尼姑》《半夜鸡叫》《白云深处红旗飘》等都是姚剧的原创剧目。此外,还对其他剧种的剧目进行改编移植,改编自沪剧的《阿必大回娘家》,改编自绍剧的《红色炊事员》、改编自越剧的《九斤姑娘》等,在戏曲唱腔上,也广泛吸收学习其他剧种,掀起一股股推陈出新的浪潮使得姚剧更受欢迎,有更好的发展。

三、当今姚剧的生存和发展

(一)姚剧的生存现状

姚剧同其他滩簧一样具有地域性、俚俗性的特点,其土生土长,以当地乡音土话为主要语言,伴着民歌小调来唱街坊弄堂里的百姓日常,内容贴近生活且通俗易懂,是面对百姓的实实在在的草根艺术。

“胡琴一拉喉咙痒,唱段姚滩开个场。”[3]“男人忘记落田畈,女人忘记烧夜饭。”[3]就是对姚剧现状的最真实写照,不论是对于演员还是村里百姓,姚剧都以其土生土长,充满人情味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以一切以“俗”为代表的丰富生动的社会日常生活内容吸引着大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姚剧的演出地点多为村文化礼堂及社区,其流行演出地一般集中在余姚、慈溪的西部至上虞的中部,在同一个地方最多可以连续演上二十几天至少五十出戏,且每出戏都能保持着几百甚至上千戏迷的高涨热情。但同时姚剧的演出也受地域、年龄的限制,暂且排除民间剧团专业性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姚剧所面对的听众在逐步偏向老龄化,在演出区域上,也存在一定的语言区域限制。由此,当今姚剧的发展在目前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听众市场,但其受到年龄、地区因素的制约影响。

此外,姚剧作为省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还并不乏对其热爱有加的观众,也有重视扶持其发展的政府,甚至现在还有部分中小学重视起了戏曲音乐教育,将学唱姚剧成了学校的特色。

(二)姚剧的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姚剧的生存特点及原因可以看出姚剧的生存存在以下两点问题:第一,其本身的音乐性质同相邻区域的戏曲声腔系统格格不入,很难与其他声腔的音乐相融合;第二,其受语言、也包括第一个原因的影响而无法往外传播,存在区域化的性质。

姚剧在由滩簧形成而来的过程中,更多地保留了滩簧音乐所具有的特征,而不是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音乐元素,如余姚地区最初形成的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是具有高腔特点的,但这在姚剧中并没有显示出来,其更多地反映了滩簧的特征,这说明了姚剧很难与其他声腔的音乐相融合,也间接意味着姚剧很难再往有难度的大型音乐类型及更高的艺术形象去突破发展。

此外,由姚剧现在的生存情况来看,其只能生存于农村而无法进一步发展,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其最初生于农村地区而就该具有相对低一级的资格,其更多地从地理及自身声腔原因上阻碍了进一步完成进阶的发展。

由此,从姚剧的生存现状可见其具有區域化的特征,其与周边音乐的差距较大;从其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将因很难去吸收其他音乐的特征而只能孤立的自身发展。但这与“中国戏曲本身的发展就是融合”是相违背的,因此姚剧的发展将如其现状所体现——宛如是夹缝中生存的戏曲剧种,具有区域化、单一化的特征,始终止步于农村地区,无法向外向更高的方向进步,这兴许将对其后续的发展也带来很多困难。

参考文献:

[1]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2]袁环.滩簧声腔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3]李道一,毛益丰.慈溪戏剧述略[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4]朱恒夫.滩簧考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5]袁环.滩簧名义及类别辨识[J].上海戏剧,2014(05):48-51.

猜你喜欢

生存发展
区域发展篇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生存?爱情?女人们的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困境中的生存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