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2020-10-20张敏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部门院校

张敏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大部分工作中已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了一系列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工作流程得到简化,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而新时代高校工作的特点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要素发生巨变,这些巨变也必然要求审计的高度信息化,以为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评价作用。

国家审计署署长刘家义提到“审计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审计事业发展全局,它不仅仅是个技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思想观念转变、管理体制创新、队伍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不断推进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因此,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审计能力和审计效率为目标,加大数据集中力度,完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形成全国统一的审计信息系统”。同时提出要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积极应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新兴技术,提高审计效率。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中提出要实现“审计全覆盖。

二、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很多院校认为内部审计是一个形式化的流程,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二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比如人员的配备、经费的保障、相应的制度建设等。信息化对高职院校传统内部审计影响一般,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人员出身,不愿意去学习新的事物;三是很多院校将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分合署办公,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四是缺少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三、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内部审计信息化构建考虑高职院校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内部审计组织结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素质培养、约束机制、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应从审计项目立项、分工、成本分析、风险管理、管理工作进度和审计资料收发文管理、归档等方面考虑进行构建。审计业务管系统应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结论执行等分阶段考虑进行构建。审计资源管理系统应从共享内部审计经验、方法和政策的审计模板库、审计方法库、政策法规库、审计经验库等方面考虑构建。

(二)保障措施的构建

1.组织保障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有独立办公、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在财务处下设置等几种形式。高校内部审计设立的保障在于确保部门和人员的独立性,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由党委和校务委员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领导,与学校行政管理层平行,以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领导应有权出席、参加由党委、校务委员会或校长办公会举的与内部审计职责有关的会议,如有关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会议,通报有关审计工作计划和实际执行的信息,与学院领导直接交流,使审计信息能快速的到达领导层面,不被干扰。

2.经费保障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人员培训计划编制经费预算。高校财务部门应当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所必需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并列入年度财务预决算。其次,内审部门还应根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步骤编制成本预算,将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软硬件系统尤其是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开发等列入预算,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3.制度保障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有的高职院校按照审计法、审计准则制定制度或着照抄其他高校已有的制度,没有将内部审计规定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更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只是形成文件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按照要求去执行。内部审计制度要以国家制定的《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等所规范的流程、方法、内容为依据来制定,同时也要考虑学校在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方面的特殊性。只有同时结合法律要求和实际情况,才能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充分地发挥评价、监督、、服务的职能。由此,各高校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方便各部门的数据进入内部审计系统,为实时监督和信息预警提供保障。但同时也会产生信息安全风险,高职院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备份、操作流程等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措施,以保障内部审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4.队伍保障

人才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审计工作的高质量来自高素质、专业的审计队伍。因此,要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一是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所规定的“诚实正直、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保密”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神动力。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浓厚的工作氛围和优良的工作环境。二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首先,高校应建立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选拔、聘任一批具有审计专业背景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具备计算机网络和审计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审计队伍专业素养。其次,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进行定期培训,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学习,锻炼业务能力,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相关技术,同时具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来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最后,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業绩考核制度,将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业务质量结合起来,营造竞争的氛围,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督促工作人员认真积极工作,提高业务质量水平和自身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部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