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2020-10-20刘鑫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管理信息化

刘鑫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并且复杂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遇到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着重于对其在新媒体下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  档案管理  信息化

所谓的新媒体就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包含数字电视、手机、网络媒体等。较之于传统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实现了大幅度地拓展和延伸,包含手机、电视等多种途径,为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新媒体具备传播速度快,获取信息便捷等优势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运用计算机对其实施信息管理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优化配置。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不断产生并逐步覆盖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高校的管理工作逐步渗入新媒体技术。高校档案管理作为一项涉猎内容零散并且繁琐的工作,急需要融入新媒体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带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片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丰富档案管理的媒介和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诞生之前,高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媒介一采用光盘、纸质文档等形式,如果想要获取档案信息,普遍需要查阅实物,这种管理方式加大来存储的难度,并且信息传输效率低,缺乏灵活性[1]。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为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曙光,丰富来档案管理的媒介和传播方式。比如,借助于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处理与传播,还可以达到图文声立体效果。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时空界限,只需要借助于网络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便可以实时查阅和传递档案信息。比如,用户可以借助于手机或者电脑在相对应的网站上下载自身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优化了信息共享的渠道。

(二)拓宽档案管理展示平台和空间范围

高校档案管理在未融入新媒体技术之前,一般都是相互独立的,在信息共享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随着高校档案管理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建立了高校和社会档案管理的紧密联系。高校将所有的档案信息囊括到馆藏档案数据库之中,以便于授权人员查找。并且在新媒体技术之下,高校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实现档案编纂成果的共享,有助于高校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

(三)提高档案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档案管理存在的意义在于适应人们的需求,推动时代的进步。高校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主要以人工管理为主,人力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很难适应现在的快节奏的工作需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开辟了新的渠道。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档案检索。查阅等更加便捷、快速,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以及使用者带来了福音。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站在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新媒体技术对于高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利弊共存的。在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扰,具体表现如下:

(一)管理觀念面临严峻考验

虽然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之中,但是,高校的管理者依然未能够转化自身传统的管理理念,固执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需要专业能力,只是简单地记录和保管工作,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在档案管理技术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上采取了忽视的态度,通常并不能够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资金,导致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从此可以看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阻力便是管理理念的陈旧与不合理。

(二)管理模式面临全新挑战

在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之中通常采用纸质媒介进行档案的记录和存储,并且对接的群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档案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便是档案的看护和保管。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档案的利用效率低下,使得档案通常被存储在档案柜里,很难发挥档案的作用,对于科研和教学工作产生的效用并不是很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档案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受众也越来越广泛,档案的存储媒介和传输方式也发生的概念,档案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三)管理人才面临更高要求

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档案管理通常都是管理一些纸质的文字和资料,记录方式也以手工为主,因此,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学历普遍偏低。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性别等结构存在着失衡的现象,表现为女性多,年龄大的多等现象。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向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发展,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熟悉计算机技术方能够保障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要结合于当前的形势需求,对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加大信息化建设,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适时转变观念,树立新型档案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决定管理方式。在新媒体形式下,档案管理的媒介和传输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档案对于教学和科研所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档案管理人员都需要改进自身的管理观念,站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上,树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当代社会处于一个开放性程度高,对于信息的需求比较广泛的大环境之中,高校必须要建立和社会的紧密联系,打破面向自身,面向师生的理念,加大档案的受众范围,实现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于新媒体技术的特征,管理人员必须要足够重视,加大人才和物质的投入,为信息化建设做好铺垫。

(二)转变模式,加强新媒体基础建设

新媒体技术对于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改进:第一,构建专门的新媒体应用平台。比如,借助于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体形式构建高校档案账号,在此之中发布档案信息,并且组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广大的师生以及拥有相应访问权限的人员可以在此平台下查阅、下载档案信息。第二,构建高校档案管理数据库。这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必经之路,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首先,要将所有的档案信息收录到学校的档案数据库之中,与新媒体技术融融合在一起,和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形式能够兼容,实现纸质媒介向智能化载体的转化;然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在新媒体媒介上展示档案信息,受众只需要借助于手机、电脑便可以查阅、下载自身所需要的档案信息。第三,加强高校档案网络化建设。档案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学校档案信息的发布以及管理都要借助于互联网才能够实施,受众需要需要互联网才能够查阅信息。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为档案信息的传递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信息的共享,满足新媒体时代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提升素质,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之中的应用,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新媒体运用能力才能满足需求。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提升自身素质,将自身打造成一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站在高校的角度考虑。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内容更加细化,琐碎,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热忱和耐心,所以。高校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求真务实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二是加大人才保障力度。档案管理工作琐碎繁杂,高校应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来讲,一是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学习新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优化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进而适应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二是提升创新能力,在工作之中勇于突破和创新,与新媒体技术推陈出新的特质相适应。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变革,其在高校档案管理之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校必须要顺应社会的现实需求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介,优化管理方法,有效融入新媒体技术,建立档案数据库,满足更多的人的需求,最大可能地发挥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建议[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140-141.

[2]周文泓.新媒體背景下档案课程教学优化策略探究——基于四川大学“未来档案员”项目的案例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9(01):107-112.

[3]张妮妮.新媒体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路径[J].智库时代,2018(51):281-282.

猜你喜欢

新媒体档案管理信息化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