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2020-10-20马艳欣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竞争力服务业出口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加入WTO后服务贸易得到迅猛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服务贸易高级人才培养,鼓励自主创新,成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优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以其特有的新兴优势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且服务贸易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政策下,我国市场贸易壁垒限制降低,国外资本大量涌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来促进产业升级与转换,成为实现贸易强国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服务业逐渐繁荣并取得显著成绩,2000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全世界名列第12位,2010年上升到第4位,对外贸易在不断的逐年增加。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仍处于探索前进阶段,加上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又缺乏经验,致使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依旧落后于发达国家。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概况

1.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呈上升趋势

进入21世纪来,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在2018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从具体数据来看,2018年服务出口贸易额为17658亿元,同比增长14.6%,是2011年以来的出口最高增速年份;进口贸易额为34744亿元,增长10%,即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52402亿元。而在2019年1至6月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53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増长8.5%。其中,出口贸易额8415.7亿元,増长13.6%;進口贸易额16897.6亿元,增长6.1%;逆差8481.8亿元。

2.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出口额一直小于进口额。受2008年世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到2009年达到贸易逆差额-295.1亿美元。而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从2010年起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开始逐步缩减,在2019年服务贸易逆差出现小幅收窄,服务贸易出口保持高于进口的增长趋势,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比上年同期收窄26.6亿元,是2010年以来的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这充分显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分析

1.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

运输业、旅游业是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最早兴起的行业,占总服务贸易出口比重的55%左右。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结构正加速朝着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发展,而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额低,例如在保险、金融服务、专利使用费、电影等项目的出口所占比重低于10%。

2.服务贸易竞争力偏弱

由于我国长期重视制造业而忽视服务业,致使服务贸易长时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一般占GDP比重的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约50%左右,而我国的服务贸易产值仅占GDP比重的45%左右。这些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的比重偏低。服务贸易的发展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落后会影响服务贸易的长远发展.从而造成服务贸易总值在对外出口贸易总值的比重偏低、最终影响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1994年4月15日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s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是对国际服务贸易最权威的解释,提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活动,可以理解为通过商业或者自然人的商业现场,由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的需求者提供服务收取外汇报酬的一种交易。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将服务贸易与竞争力结合分析,西方学术界大胆将两者结合探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但这种结合只是某一产业中服务部分与竞争力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及相互间的竞争,使国际竞争力这一说法得以出现。“国际竞争力”在经济领域应用广泛,却没有一个准确规范而又统一的定义。参照亚当?斯密所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我赞同以下观点:相同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谁具有更便宜的价格决定了其服务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服务贸易离不开服务者和消费者,两者之间的交换现在完全可以跨国甚至跨地区,国际竞争力无非是服务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的大比拼。

在我国,有学者指出通过销售出口产品的多少,反映出来的生产力就是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此种解释反映国家间关于生产力的比较,判断哪国更具有生产优势。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能够反映该国生产能力的强弱,这就是国际竞争力的实质。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大幅度增加,增长额度取得显著进展,这充分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服务出口在全球服务出口的比重仍旧不高,且我国每年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小,整体出口水平偏低,致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含义是:一国某种产品或产业的净出口值与其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利用这一指数可以判断一个国家在某类产品或产业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相对规模。

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基本公式是:TC(i)=(Xi-Mi)/(Xi+Mi)。Xi代表一个产品或者产业的出口额,Mi则代表一个产品或者产业的进口额。TC(i)大于0,则表示本国产品或服务存在净出口,说明该国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TC(i)小于0,则相反,说明该国具有较弱的出口能力,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TC(i)值越大说明该国、或产品的服务竞争力越强,TC(i)值越小则表示该国或该产品的服务竞争力越弱。

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处于小于零的状态,并且指数发展变化态势不稳定,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能力薄弱,国际竞争力不强,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但是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发生重大改变,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综合能力在不断提升。

(三)国际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市场出口总额的比率。在综合考虑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规模和实力前提下,可以简洁准确的表明一个国家、一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因此可以利用出口市场占有率反应一国国际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强弱。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在世界的排名有所上升,但是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很大。因而,我國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较大,提高服务产品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服务贸易扩大出口规模及出口额,将是一个质的转变。

三、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按照当前我国的贸易总额和发展速度来看,虽可以称得上是服务贸易大国,但是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因此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改变传统观,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发展条件。不断扩大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同时要加强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如旅游、咨询、通信等服务贸易的出口。这类服务业的优点是成本低、但附加值高,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从政府层面,不断加强服务贸易发展方向引导,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新兴产业;进一步深化运输业、旅游业等需求潜力大的部门,从而促进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

(二)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依旧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因此政府需要加快整理和完善有关服务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建设,建成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服务贸易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时密切关注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原则制度的最新规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特色的服务贸易管理制度。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

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持续发展。当代世界风云变幻,人才无疑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因此人才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从政府方面来说,首先加大对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教育接受服务贸易的新理念,培养服务创新的新思维。各大高校需重视培养服务贸易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允许学生实训期间进入相互协定好的企业公司进行实习,同时接受公司的培训,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切实提高专业水平。从企业方面来讲,应注重企业精神凝聚力的培养以避免人才流失,使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好的业绩。真正在市场中不断将知识理论与技能培训统一起来,不断地学习-实践-学习从而培养出更多面向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服务业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本基础,为我国服务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四)加大鼓励服务业进行自主创新

由于我国的服务行业起步晚,基础差,发展较慢,大多数的服务部门没有实现完全的服务专业化经营,所以需要鼓励服务贸易企业进行专业化学习,改革和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开创服务业现代化新型化的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加快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关注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创新公司自我管理新模式、创新业绩评价系统,逐步导入新元素,采用动态评价的新体系,奖励被采纳的新创意提供者。

时代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显著成绩,出口份额有所上升,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总体国际竞争力不强。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将促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更显著成就。

参考文献:

[1]王森.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0,(4).

[2]邢孝兵,张清.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07).

[3]余道先,刘海云.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

[4]张莉.“十二五”时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2011,(01) .

[5]周少芳,何传添.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比较与提升竞争力之见解[J].现代财经,2011,(02).

[6]杨玲.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18).

[7]卫旭东,胡君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1(3).

[8]陈燕.评估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11(09).

[9]刘俊丰.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吉林大学学报,2008,(04).

作者简介:马艳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竞争力服务业出口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