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画育心三法

2020-10-20梁巧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1期

梁巧云

【摘要】绘画能呈现儿童的情绪和人格倾向,以绘画为媒介,采取以画“读心”、以画“疗心”、以画“养心”等措施能矫正儿童心理偏差的问题,从而达至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为儿童的未来打好幸福的底色。

【关键词】绘画疗法;心理偏差;矫正方法

绘画,作为最贴近儿童特点的艺术形式,是学生既喜欢又擅长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反映他们真实且独特的自我,还呈现出他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和人格倾向。儿童的画能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找出积极的信息或潜在的心理问题。通过绘画治疗,能让儿童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温润,性格变得阳光与自信,从而达到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为未来打好幸福的底色。在进行省级课题《用绘画疗法矫正儿童心理偏差的个案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有针对性地采取以画“读心”、以画“疗心”、以画“养心”等措施能矫正儿童心理偏差的问题。

一、以画“读心”

以画“读心”即是绘画心理分析,主要运用投射原理和原型象征原理来分析画面所传达的心理信息。可以从色彩的运用、空间的构造、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和绘画的感受等方面,来分析、挖掘他们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荣格认为,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具有象征作用,通过探索、分析绘画作品,可以了解个体的潜意识世界。绘画心理分析技术更适合教育者探索儿童的内心世界。如何“读”准心?

(一)根据八个方面去“读”,有的放矢地诊测

心理偏差是指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受认知水平、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想象空间、个性和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成。笔者主要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与生活环境三大方面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来确定“智力水平、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情绪与情感、个性特点、想象力、注意广度、个人成长”等八大诊测指标来进行绘画心理诊断。

(二)全方位诊测,实现诊测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1.“画内+画外”二维诊测

“画内”是指运用绘画心理专业知识对儿童的绘画作品及作画过程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和解读。笔者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很注意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运用绘画心理分析的技术来甄别所教的学生是否有存在着心理偏差的问题。这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画内”诊测的第一步。在具体分析画作时是从第一感觉、局部解读、整体分析三个步骤来进行,主要从绘画色彩、构图、内容、线条、绘画过程和绘画感受六大方面对儿童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是“画内”诊测的第二步。

“画外”是指根据绘画诊测呈现的信息,结合儿童日常的表现和调查了解,互相印证、互相补充,得出一个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诊断结果。我校有三位比较“特别”的学生,笔者根据他们的画面表现再观察其行为,发现这三个学生果然很自卑,自我评价很低,常否认自己,成绩差,有两个学生注意度很差。经过了解,他们都是缺少父母的关爱,长期被父母忽略,小的时候甚至有过心理创伤。

由画面表现追溯到根源,就很容易发现儿童内心潜在的问题,以画“读心”,很好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口,让我们用最佳的方式洞悉那些不为人知、学生又难以言表的一面。

2.坚持“四项原则”

绘画诊断“四原则”是指在进行绘画心理分析时必须要遵循的保密与保护原则、因人而异原则、少评价与不引导原则、正面与积极原则。运用绘画“四原则”重在保护儿童的私隐和自尊心,不做二次伤害,以学生自身自觉的情况为准,不干涉不评价作画的过程与结果,尽可能从正面的暗示有效地促进他们成长。如有的同学画树疤是为了装饰好看,而有的认为是树疤,要以儿童说的为准。又如,有的学生画的树干很粗大,不能解释为“你学习困难,领悟力差,比较懒惰,不爱思考”,应该解释为“你有强大自己的潜能,平时要勤思考,主动去学习,不明白的地方要多请教”等。

3.至少做到“五测验”

“五测验”是指对每个研究对象要进行五次以上的绘画测验。笔者经研究实践发现,“树”“房、树、人”“自画像”“全家福”和“彩绘曼陀罗”五种绘画测验比较有代表性,能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投射出人的潜意识,反映出儿童的自我成长情况,与家庭、认知、社会、人际关系、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关系。

(三)绘画诊断综合评估

绘画诊断的综合评估是指对每次的测验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综合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个性品质和人格特点,把多次的诊断结果撰写成《前测个案研究报告》。为更好地读准“心”,绘画诊断综合评估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五次以上的绘画测验来评估儿童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二是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活背景对他们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三是客观地描述,要做到用证据和事实“说话”。

以画“读心”,让我们很好地读懂了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下一步的治疗干预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以画“疗心”

“美术即治疗”,伊迪丝·克莱曼认为美术是个体面对现实、构造自我的创造性力量。据研究表明,从事美术造型创作的学生,其整体心理健康程度要好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绘画的创作过程本身具有 “疗心”作用,它能越过语言,直接将心中的情绪、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绘画疗法是处理情绪困扰、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最佳手段,它能有效保障个体的心理健康。以畫“疗心”主要是用益智绘画、情绪绘画、曼陀罗绘画对心理有偏差的儿童进行治疗、干预,以达到提高认知水平,净化情绪,平复心理创伤,更好地面对和接纳自己。

(一)益智绘画

绘画表现与智力水平的高低有极密切的关系。在绘画中,表象的特征越明显,越丰富,说明孩子的智力开发越成熟。著名的《画人测验》就说明了画人与儿童智力的发展关系:儿童描画人物越精细,表明他们的智力水平越高。孩子智慧的发展有赖于对新旧信息融会贯通及对于新信息内化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活动来提高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敏锐度,加强他们对自己思考、感情、知觉等的自觉度,以此提高智力水平。因此,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生活、大自然来引导孩子对环境的深入认识,提高丰富表象的积累。我在平时美术课中会有目的地安排写生画教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玩具、盆栽、人物、风景的特点;通过图像的识读与问题的探讨加强新旧知识的融合能力。如,在《未来交通工具》的创作中,用图片赏析和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对未来低碳、环保生活的思考,什么方式能减少污染?造型设计及功能方面会有什么改变?这样的绘画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各种事物的表象,发展内化新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绘画

绘画经历能帮助儿童情绪、情感上的成长。一些与儿童的经历和内心世界相关的主题,有利用舒缓情绪、对以往经验的统整和再诠释,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接纳自我。据研究表明,在画面上表达情绪越细致,就意味着情绪的体验能力水平越高,自我处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就越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心理治疗的重点内容。一是利用流质的色彩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不同的色彩相互调和、搭配,在涂抹的过程能舒缓情绪。二是可以通过幻想、想象、记忆画来宣泄情绪,让孩子将愿望或负面的、破坏性的精力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画面。如,“假如我会飞”“假如我的愿望会实现”“难忘的一件事”“一件开心(悲伤)的事”等。孩子们在画完这些后,脸上通常会有满足的表情,与同伴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情绪绘画能让儿童学会情绪管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认知能力。

(三)曼陀罗绘画

曼陀罗绘画疗法是心理分析学派的核心技术,具有激活与修复自性原型的强大治疗功能。荣格认为,人们在绘制曼陀罗时能减少心理紊乱,实现内心的秩序、平衡与整合。曼陀罗绘画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表达过程,能让心中对立面得以整合,自发地建立心理秩序感,从而减少心理的焦虑与恐惧,有效减轻心理困扰,可以说这是种极为有效而简单的方式,很适合儿童使用。笔者在治疗有心理偏差的儿童时主要使用了“全家福曼陀罗”“彩绘曼陀罗”和“静心曼陀罗”。学生在绘制这三大曼陀罗时都是异常的安静与投入,让他们常常忘却时间的流逝,到下课了,他们才惊呼“这么快就下课了”。

三、以画“养心”

绘画能净化人的情绪,滋养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健全人的品格,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和特定的氛围浸染才能达到的效果。以画“养心”的对象是广大少年儿童,不仅仅是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营造和谐、自由的氛围,创造美的环境,开展好的活动能潜而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逐渐变得健康与阳光,逐渐形成健全人格。

(一)以兴趣为“起点”

由兴趣变成爱好,变成自我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以兴趣为“起点”是在学生刚上一年级时多让他们“自由画”,让他们通过不命主题的方式不断地唤起内心的自性动力,允许和鼓励他们边说边画,当内心的想法和情绪有足够多的机会得以在纸上宣泄时,与生俱来的绘画潜能就得以有效释放,兴趣更容易持续。如,在小学这个阶段能持续保持绘画的兴趣,绘画则有可能会伴随一个人的终身,变成自己一种怡然自得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以技能为“翅膀”

当绘画技能与认知能力同步发展时,能让自我的表达更为顺畅。以技能为助力,能实现心智的发展,实现质的变化。当儿童掌握了与年龄相匹配技能时,就能运用绘画的娴熟地表达复杂的心理世界,这一过程是由“低阶”向“高阶”的思维发展,不断地走向成熟。特别是十岁后的学生,思维开始分化,不再满足于过去的“图式化”的表达,而去追求“具象”的表达,若绘画的技能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就会出现转型期的痛苦而饱受挫折感。技能的习得在这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让他们学习绘画立体造型物体,用颜料互相调配完成一幅色彩画等都学习技能的好方式。技能与认知水平同步的儿童,在五、六年级仍保持着浓厚的绘画学习兴趣。

(三)以创造为“动力”

有创造力的学生往往能创造有价值的自我,在绘画创作上比较有创意的孩子,他们的人格也通常具有弹性,做事也比较主动、积极。绘画创作、创造力、人格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创意的培养当作美术教学的核心,落实在每节课当中。通过“变一变”“改一改”“换一换”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创意由变化而来,与众不同才是最独特的作品。经过长期的坚持,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由“心”而来,都是自发的原创作品。这些学生的个性往往都比较开朗、大方,学习能力好。

(四)以比赛为“契机”

绘画比赛是儿童回归群体,参与群体活动的好方式,能培养他们的抗挫力和适应性,学会在挑战中实现价值。人们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是人性中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个体人格心理形成的源泉。特别对于不安全和自卑感的人们,能从攀登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中获得补偿,然后臻于完美,这也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前进的动力。比赛就是攀登高一级目标的良好契机。有很多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通常都能获得奖次,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让他们更喜欢美术,有的甚至还考上了美术类的大学,成为了美术专业人才。笔者研究的那3个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几次比赛活动,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不再是沉默寡言,不再是胆怯不前,也不再是毛毛燥燥,而是开朗大方、活泼可爱的模样了。

(五)以作品为“成果”

以作品为“成果”是学习方法的积累,是学有所成的证明,它能巩固兴趣爱好,释放孩子的天性,强化自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量变到质变的层面,并能汇聚前进的力量。如,每节美术课的课堂作业展示、每次校内比赛活动的作品展、每个学期的学生比赛作品集等都是一次次前进力量的聚集。通过校内展示、校际展示、朋友圈发布,学生们在同伴、家长、亲戚朋友的观摩、欣赏与赞叹中一次次地竖立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系统而持续的美术教育影响下,一些较为“特别”的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逐渐走向更健康、更阳光的一面。

實践证明,以画“读心”、以画“疗心”、以画“养心”能矫正儿童心理偏差的问题,为健全儿童人格的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实例。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用绘画疗法矫正儿童心理偏差的个案研究”(编号:2018YQJK26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奥地利)Alfred Adler.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M].韦启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加拿大)Al Hurwitz and Michael Day.儿童与艺术[M].郭敏,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童欣.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4]陆雅青.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5]陈灿锐,高艳红.儿童曼陀罗绘画分析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6](美国)Golomb,C.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李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