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2020-10-20陈剑李忠斌罗永常

广西民族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

陈剑 李忠斌 罗永常

【提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产业及业态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民族文化产业一方面表现出高度同质化、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产业业态缺乏创新、产业效应未充分发挥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以特色村寨为载体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继而造成了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少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工具。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分析,提出通过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多内容、多形式,提升民族文化产业质量,实现民族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生态产业、村寨会展产业等新业态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发展;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创新;高质量发展

【作 者】陈剑,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李忠斌,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4。罗永常,凯里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凯里,556011。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4-0167-006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之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支撑。习近平同志就发展文化产业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推动民族文化市场主体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特色村寨是我国各民族的重要聚居方式,是民族文化的呈现舞台,特色村寨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利用特色村寨的文化底蕴来发展以文化为内核的产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又名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它历经传统文化、商业文化形成产业文化,进入新时代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迅速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业态创新是在产业发展中,运用新的发展理念、技术、方法、手段,对传统的做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运用适应市场经济的商业销售模式、创新思维,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形成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3]

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2009年8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4]2017年5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确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6]。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7]的总要求,引导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兼具特色文化、特色生态和特色建筑等鲜明魅力,形成机制新而活的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8]。2019年6月,《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挖掘文化内涵,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9]截至2018年7月,全国22个省创建特色村寨1500个,其中700个以民族文化产业为依托,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有1200个以民族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村寨。[10]十九大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在我国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特色村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继而造成了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路径选择时,缺少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工具。而深入探寻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特色村寨互融互促的相关研究内容少之又少,缺乏以特色村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理论框架,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胡赛强从产业转型角度入手,提出特色村寨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11]梁涛以国际家居产业小镇的发展建设为例,从“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和“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发展家居产业村寨建设。[12]黄润柏认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传统文化活动迅速衰减,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必须采取积极的举措加以解决。[13]

二、特色村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特色村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要看到,民族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无论是对内满足需求还是对外扩大影响力,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高度同质化

村寨旅游作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文化传承才是根本目的。说到村寨,小橋流水、古道人家成了大众印象里固有的乡村景观。旅游产业的打造千村一面,村与村之间大同小异,简单的复制粘贴,利用乡村的“颜值”获利,势必导致利用不当、过度开发,甚至对乡村景观造成破坏。长期以来,村寨旅游产业发展中过分追求外在形式,对优势资源开发不当,土地资源变成了沉睡资本,忽略了内在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内涵,忽视了特色村寨最本真的文化表达。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上,对村寨的文化与环境的开发缺乏规划,照搬照抄其他景点,低水平重复建设,人为添加了许多与原生文化相违背的元素,一种人为构建起来的特色村寨变得自然而然。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符号价值体现不充分

特色村寨能让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乡村保留文化根脉的同时,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出让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将前人无意识的感觉经验上升为有意识的归纳总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秩序整合。[14]11文化符号是一种指引自我观察和思维的工具[14]11,具有凝聚、规范、指示和表达各种意义的功能。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文化是否有在差异中生存并延续的竞争力,文化的脆弱性让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这些文化符号具有特殊性,如果开发不当会改变文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轨迹。挖掘整理民族文化,是要将村寨及民族文化当作要素使用。[2]然而,后期加工的伪文化摒弃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改变了文化固有的淳朴自然的本质,摒弃了文化的特殊性,让文化变得面目全非。村寨开发失当使民族文化符号损毁严重,文化传承出现断层,阻碍了文化代际传承。

(三)文化产业业态缺乏创新,开发主体单一,产品服务短缺

文化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业态是从传统文化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形态。特色村寨文化产业发展多受限于乡村陈旧的观念习俗与新时代发展产生的断层,亦或是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对长远规划的预期效果无法预计。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归根到底是以文化为核心,同时对村寨文化、资本、生态、科技、人文等各种生产力要素的凝聚互融,丢弃文化这个精髓,大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由于文化产业业态开发中未能将历史文化、民族研究、民俗与现代转换等方式充分挖掘,导致了民族文化价值的偏离,从而使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在市场化的环境下缺乏创新。

(四)村寨群众的参与度不高,产业效应未充分发挥

群众是特色村寨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乡村智慧的创造者,群众从事生产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的直接原因是,村寨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让群众获利受益。低收益会降低群众参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产业效应的发挥。梁鸿说“村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15]11-12,223-224。村寨群众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破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三、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特色村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1.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16]特色村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以高效率高效益生产方式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持续而公平地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在具体产业业态上就是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发展过程。

2.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特色村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把民族地区群众的所思所想作为支撑发展的重心所在,而特色村寨想要发展经济,就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特色村寨作为特殊的乡村形态,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单元。[17]每个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不一样,业态创新的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也不一样,特色村寨的高质量发展就是根据不同村寨发展特色文化,如何发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量身定做,注重发展的差异化。与此同时,对不可再生的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决定了要通过有限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组合方式发展更高需求、更高价值的产业业态,满足子孙后代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解析

1.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为支撑。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以知识为引领、以创新为支撑,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多样性、可变性等空间异质性特征,在特色村寨适应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不仅融入意识形态、制度要素、道德伦理、民族文化等内在因素,亦是文化产业业态发展的外在必然条件。一方面,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既是对资源变资本的创新性整合,亦包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制度资本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特色村寨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又是对产权结构、利益分配、创新政策、激励机制等构成的创新性价值,亦能加快特色村寨一二三产业高效融合,一个资源优化、特色高效的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因此,只有特色产业业态创新才能带动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才是衡量特色村寨是否具有高质量的特色产品及特色服务,是否达到将科技与创新运用于文化产业新业态的预期目标,是否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化零为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是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是以文化为核心的生产力。特色村寨发展,不仅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凸显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通过对特色村寨多内容、多形式的产业发展,立足民族文化优势,生产出以“文化+”等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培育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推动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核心的生产力。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人,如思想传承人、经验传承人、科技创新传承人等,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生产力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由生产要素向经济要素转化的过程,也实现从技艺层面到更高级的精神境界层面的转化,这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创新突破,而且体现了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驱动村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相辅相成、互促融合。特色村寨的高质量发展是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创新不仅是文化产业进步的灵魂,而且是特色村寨經济增长的加速器。特色村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空间载体,即它所处的地域空间形成的资源禀赋、要素供给、资本容量、市场规模、信息流动和技术条件等所具有的特殊性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互促融合。就区域相互依赖理论来解释,文化生产力将村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既要注重物质生产,也要培育精神生产,其实践路径就是实现文化生产要素由“量”的投入转向“质”的提高,就是通过业态创新实现文化对产业的牵引作用,就要通过文化生产力按需生产、有效供给催生文化消费新增长点,辐射特色村寨的方方面面,同时改变村寨原有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等,随着文化产业与村寨发展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最终实现特色村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的模式与路径

(一)民族文化旅游提升

第一,将民族文化旅游回归自然,突出文化传承。让民族文化旅游以特色村寨为依托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第二,注重民族文化旅游差异性。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的聚居载体,而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的经验总结,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说到底就是人的差异性发展。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生养我”的土地及其带来的文化认同,即使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文化差异的形成都是从原有文化中剥离出来的。

(二)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多内容、多形式

一方面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效应。文化产业多内容就是通过对存在显在文化、隐性文化、弱隐性文化多种文化类型的展示,[18]形成“文化+”等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内容,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活化和转化,构建历史体验场景、文化互动演绎、创意艺术景观、游戏游览方式、文化创意商品等多形式,通过个性化定制、精准化营销、协作化创新、网络化共享等打造品牌效应。还可以利用民族文化产业的本真、包容、多元的特点将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成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创新体验式服务形式,形成民族文化体验品牌。另一方面通过多内容多形式的推广渠道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运用生产民族文化产品、文化演艺、民俗展示参与等多种方式,结合新媒体等手段进行推广,将民族文化融入故事情节,通过镜头了解原汁原味、朴素真实的村寨生活,将特色村寨文化以无为而为的方式呈现出来,唤起人们对孩童时代的乡村记忆,触动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引起共鸣,激发游客的体验欲。

(三)民族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民族文化与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创新了产业业态和多种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民族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第一产业为本底、第二产业做延伸、第三产业促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富有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新业态。挖掘特色村寨不同的自然资源、文化内涵、民族技艺、市场化需求等构建旅游产业,将农业、手工业等协同发展,体现民族文化在人类生产生活中适应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要求,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变化,在一二三产业发展中互补和延伸,促进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比如特色村寨的民间节日呈现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特点,因时制宜举办时节采摘、时节美食等活动吸引消费者。

(四)民族文化+生态资本=文化生态产业

首先,文化生态产业是多元文化生态元素的新时代重构。它集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入定清修、生态研学、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浸入式体验的民族文化产业业态创新,让旅居者体验更多归属性的感官享受。其次,文化生态产业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觉醒。文化生态产业的发展必然是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发展,将生态资本通过市场手段转化为经济资本,对特色村寨现有的生态资本进行评估,建立生态产权制度,推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等一系列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促进生态法治建设。最后,文化生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寻求合理的开发半径,在开发中不破坏生态资本的自身修復功能,在发展中唤醒人类对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行为的重视。

(五)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一是民族文化+酒文化。在河谷地域发展中形成的酿造文化,形成远古酒事活动分布在众多民族文化中,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如以产地命名的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酒文化闻名遐迩。第二,民族文化+硒文化。“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之称的湖北恩施州,丰富的富硒动植物资源聚集形成了硒资源优势,并与土家族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土家村寨文化。第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贵州肇兴侗寨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所使用的铲、耒、锄等农耕用具,以特色村寨为基本单元的生活生产活动,成了四季一道最美的风景。第四,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云南直苴彝族特色村寨对自然崇拜的宗教文化中,蕴含着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态保护的尊重和维系,他们的民族文化无不与宗教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19]第五,民族文化+高原文化。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香浪节作为高原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表达了藏族群众对自然的敬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高原文化的凝聚传承。[20]第六,民族文化+山地文化。“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是贵州山地文化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采集、渔猎文化,并在各民族传承了不同技艺。如仡佬族的采砂练汞技术、彝族养马技能。[21]

(六)民族文化符号价值挖掘

用文化符号提升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用民族文化符号打造品牌,既满足国内消费市场,也向国际市场输出有文化内涵的商品。

首先,用符号来呈现民族文化品牌价值。文化符号为文化产品注入了民族身份的象征,在凸显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由此确立了民族独有的品牌价值。其次,让民族精神赋予品牌灵魂。需要在挖掘、提炼、传承民族文化中,使民族产品找到根、富含魂,真正让特色村寨对内文化吸引,对外文化自信,[22]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融入创新来满足并驾驭大众的需求。挖掘民族文化符号价值,用文化符号提升产品价值,提升竞市场争力,用民族文化符号打造品牌,用产品去提升文化符号的内涵,也向国际市场输出有文化内涵的商品,展现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融入世界、服务世界、贡献世界的信心和力量。

(七)民族文化及产品博览会,拉动村寨会展产业发展

波特在《国家竞争力优势》中提出,一个行业的成功特别是新方法对行业的刺激,创造先进因素也许是第一要务,但复杂的需求和配套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3]675-680特色村寨会展产业发展立足民族文化优势,创新“产、寨、人、文”新格局,在产品博览会中,不断融入新技术,研究市场新需求,投入新方法培育民族文化及产品,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文化产品—开展产品博览会—形成会展经济—拉动村寨会展产业发展的循环往复过程,实现特色村寨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解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EB/OL].(2018-04-23)[2020-01-08].http://www.gov.cn/zhengce/2018-04/23/content_5285149.htm.

[2] 李忠斌,单铁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文化扶贫:价值、机制与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17(5).

[3] 徐运保,曾贵.大数据战略下我国创意产业业态创新路径探索——基于新经济内涵嬗变视角[J].理论探讨,2018(6).

[4] 新华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2009-09-28)[2020-01-10].http://www.gov.cn/test/2009-09/28/content_1428549.htm.

[5]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EB/OL].(2017-05-07)[2020-01-15].http://www.gov.cn/zhengce/2017-05/07/content_5191604.htm.

[6] 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0-01-20].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7/content_41805113.htm.

[7]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0-01-21].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trs=1.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EB/OL].(2018-09-28)[2020-01-25].http://www.gov.cn/xinwen/2018-09/28/content_5326338.htm.

[9]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23)[2020-01-2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23/content_5402625.htm.

[10] 2018年中国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研究报告[EB/OL].(2018-10-19)[2020-01-27].http://www.199it.com/archives/784743.html.

[11] 胡赛强.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探讨——以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6).

[13] 梁涛.河南省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以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2).

[13] 黄润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壮族乡村文化的影响——以广西板隆村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1).

[14] Xiaofeng Zhang.Anather Five Thousand Years[M].IISTE New Scholar Publishing,2019.

[15] 梁鸿.中国在梁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6] 新华社.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EB/OL].(2019-09-18)[2020-01-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918/c1024-31360886.html.

[17] 李忠斌,陈剑.村寨镇化: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18] 李忠斌,郑甘甜.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与反贫困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15(1).

[19] 李晓莉.论云南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直苴彝族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20] 王建秀.甘南藏族香浪节的藏族文化及传承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19(3).

[21] 蔣立松.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1999(3).

[22] 李忠斌,陈小俊.特色村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与乡村振兴:价值、机制与路径[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23] 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Abstract: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ivating new type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format innovation. However in reality,the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shows a series of problems,such as highly homogeneity,insufficient cultural connotation,lack of innovation in the form of cultural industry,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with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s the carrier hasnt formed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which in turn caused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tools with practical operational value for local governments in formulating policies. Based on this,through value analysis of format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industry in characteristic village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multiplicate contents and forms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aracteristic villages,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thnic-cultural tourism,realiz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an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rmats,such as the cultural ecology industry,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villages.

Keywords:industr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ethnic cultural industry; business innov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黄润柏〕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