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策略

2020-10-20聂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创新策略

聂婧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能够促使人民群众紧握住时代发展的机遇。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下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从当前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基于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为人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231-02

一、前言

文化馆是一个带有强烈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作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负责联结政府机构与社会大众,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保障群众文化娱乐权益,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致力于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运动,创新文化馆服务职能。

二、新时代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

公共文化建设是适应于当前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一项文化建设产物,我国的城乡文化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是两种各具风采的地域文化。但是随着乡村城镇化的速度不断的加快,许多的地域己然建起了高大漂亮的楼房,表面上看完成了土地城镇化的目标,却未能完成人口的城镇化,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改革开放数十年间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己然天翻地覆,但是人民的精神文化的发展确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精神文化的建设,于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便应运而生。

公共文化服務实质上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改革开放,既能够适应于当前城市建设的不断外扩,也能够适应于整个城镇人口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进程的整体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不断的扩张,人民迫切的需求一个承担起文化建设职能的政府组织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挑战,文化馆便因此应运而生。创新公共文化建设,其内涵在于创新人民大众应对生活、解决问题、适应改变、接受变化等层面的精神需求,帮助人民大众能够更加科学的进入崭新的生活之中。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缺乏适应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大国,在光辉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珍宝,百花齐放的民间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生根结果。但是在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的冲击之下,传统文化逐渐降低了其经济效应和感官刺激性。经济效应的逐步降低直接影响到了两个方面:文化投资和人才培养,资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只会注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传统文化的投资回报的比率不能够满足资本的回报需求,传统文化市场整体萎缩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整体市场收益的降低会让人才培养难以为继,青年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尚且有可能凭借个人的喜好或责任感去承担文化传播的重任,可是当传统文化市场低迷、曲高和寡、生活艰困时,新鲜血液越来越少,转行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传统文化产业便积重难返。整体来说,传统文化依赖于传统传播渠道,但这在崭新的信息渠道之中过于缓慢和区域化,直接影响到了传统文化的适应性。

(二)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有限

全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上已然花费了较大的力气力行建设,致力于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能够达到小康的精神生活。但是文化产业不能单纯依赖于政府,文化馆等事业单位只能够起到一个引导和宣传的作用,其创新和建设的主题还是人民群众。许多城市逢年过节、消暑纳凉都会举办广场晚会,年年如此,表演的人和观看的人却总是没有发生变化。像这样根据节庆日所安排的主题活动,或许能起到一些功用,但是平曰里的文化传播显然更为重要。当前文化投入的精力有限、形式有限、传播渠道有限、参与人员有限、群众的兴趣有限,需要加大投入,将更多的有识之士拉人到公共文化的创新建设当中,开发出多元化的建设传播方案。

(三)公共文化服务缺乏专业人才

公共服务领域缺乏人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文化领域建设是离不开人为活动的,这种人才缺乏就更加显得严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专业性不足,且知识结构和接纳新事物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对新事物和年轻人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当前的文化形式瞬息万变,亟需一批能够体察文化形式、适应阶层变动的年轻专业性的技术性、管理型人才,只有将人才培养放到首位,才能够有利于公共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

四、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工作思路与文化活动内容

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并不缺乏现代文化需求之中的刺激性,而是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无法与新型传播渠道相竞争,所以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的活动的同时,需要大力的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举例来说,歌舞表演在三十年前是一种难得一见的文艺大餐,在现在就属于清粥小菜,愿意接受的人并不多了。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文化馆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思路,从一个歌舞晚会的承办人,要变成一个汇总整合文化内容和文艺形式的舵手.一方面要让文化工作消除人民大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还要维持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还要保证文化从业者的经济需求。

例如在端午节展开“学习包粽子”的家庭学习比赛,让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一起包粽子,同时进行传统的端午节活动,而家庭不单单可以将自己包的粽子带回家中,还能够促进家庭和谐,留下美好回忆。这种小规模、小聚集、小竞争的工作思路正是现在小家庭所能够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文化馆的文化服务需要与社区文化服务连接进行,因为当前社会,尤其是社区之中,个人属性和个人意愿与日降低,而家庭属性和家庭意愿却与日俱增,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其参与程度和认真程度,远远大于以个人为单位的参与程度。将工作重心从文化活动倾向参与人群,从活动内容倾向参与体验,从组织型、教化型的文化活动,转变成为参与型、服务型的文化活动。

(二)发掘年龄属性,结合新型传播渠道

在工作思路与文化内容改变的同时,需要依据各个年龄阶段接受传播方式的不同,结合新型的传播渠道,将文化服务有效的传播到人民群众之中去。举例来说,公园、广场之中老年退休人员占据绝大多数,在公园广场上利用告示宣传就能够有效的让文化活动的讯息传递到退休人群当中去。如果是孩子离家的尚未退休的人士,则单位之中进行宣传,同事之间口口相传更为有效。孩子尚在上学,则组织家庭活动的消息会通过家长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极为快速而有效的传播。对于大学生群体,其本身自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只需要加入相应的社团渠道或同好会,就能够快速而热忱的促使其参加文化活动。唯一艰难的是参加工作后的单身群体,其消费欲望与社交欲望都较低,时间成本极高,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这个群体之中,唯一的方法就是举办小规模的交流会,让文化兴趣冲破时间成本的阻碍,主动的参加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

传播渠道多种多样,与群众所在的年龄层次与生活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文化馆需要密切注意在辖区内的人口比重,用专业信息分析的手段配合带有特色与针对性的文化活动,达成最有效的文化服务传播模式。

(三)注重人才引进,完善团队建设

公共服务尤为注重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更加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民群众对于当前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微化,也就迫使包括文化馆在内的所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都致力于人才建设,用一个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敏锐的感知人民大众对于文化活动的细微需求,用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平衡文化服务的年龄结构,在注重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内涵的同时,尽心选拔专业的综合性人才。

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绩效考核等先进的奖惩管理制度纳入到人员管理之中,对于表现优异的人才,要及时的给予物质奖励,将每个月文化内容的组织创立纳入到考核之中,完成绩效有奖励,没完成绩效则要给予一定的惩治措施,以此激发服务人员对工作的热切。同时对于高素质人才、工作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人才要给予发挥和表现的空间,对于现有人才要组织进行定期的专业培养和业务培训,加强在文化服务领域内的不足之处,达成一个尽职尽责的人才培养环境。

(四)维持人文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文化馆承担着辖区内的群众文化工作,维持一个活络的人文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建立起一套“学校——社区——社会”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体系,从小培养带有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生,从学生影响社区,让社区之中自然萦绕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但有利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展开,更加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家庭生活与和睦的邻里关系,为和谐社会与文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国各地有许多文化馆在辖区之中开设了文学创作、音乐舞蹈、美术绘画、家庭手工艺与声乐合唱等很多的辅导中心或交流中心,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拥有丰厚的文化享受,营造出和谐的文化交流氛围。

五、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永远是扎根在群众之中,各级文化机构与文化馆都应当承担起责任,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灵活变通的文化宣传、专业卓越的文化组织,才能让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整体的文化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梓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馆如何发挥作用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 (09).

[2]江翔.基层文化公共服务精准化——关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化創新比较研究,2020(03).

[3]张可,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以贵州省“多彩贵州文化云,,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3).

[4]赵健瑞,王素霞.沧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浅析社区教育的助推作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03).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馆创新策略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浅谈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贡献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