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堰而起,因水而兴

2020-10-20宋艾萍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摘要:“妣创意产业”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但当下的一个现有问题是绝大部分研究或从业人士容易陷入刻板教条的思维模式,每当真正需要运用相关知识较为能动的投入实践过程中,易于出现一筹莫展、计无所出的现实情况。文化创意产业既是随现代化发展所出现的的社会形式,也是社会环境中生活高度发展的时尚理念。都江堰作为古往今来的一项文化创意,在现代化语境下形成产业,这是历史与现代的创造性对话。

关键词:文化源泉:创意时尚;产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227-02

一、前言

《华阳国志》中这么解释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是成都另外一个“洋气”的名字,也是成都打出“国际化新城市”的一个名号。追本溯源主要是因先秦时期李冰治理水患建设了造福于民的都江堰。都江堰的建造模式与普通的工业技术操作不同,首先,并没有修坝拦水,而是采用因地制宜顺水情而修建,其次,在岷江中筑了隔离内外江的“鱼嘴”,加上用以排沙的飞沙堰为辅助,依地理特征凿出的宝瓶口,保障了旱季和涝季都能有稳定的水量流入成都平原。从理论上来讲,一个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势必贯穿着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理念,从民间民俗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大幅提升民族文化经济价值为宗旨。那么,都江堰无疑是一个贯穿古今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文化”是源泉,历史创造都江堰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认知那就是表面的文化现象并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价值,不是它的操作模式和经济效益,而是其中体现出的独有的底蕴和气质。四川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四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文化起始于西周时期,囊括范围广,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武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青城山、峨眉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都江堰水利工程、自贡井盐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文明等为绚丽多彩、积厚流光的巴蜀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文化资源是我们文化灵感、文化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源地,如果保护得好,开发得好,它就可以成为丰富的宝藏。都江堰是古今中外、硕果仅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来之不易的古代珍贵成果,亦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和世界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都江堰建堰226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效益,也是一项造福万代的生态工程。源远流长的都江堰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概况:大禹开其端,鳖灵继其业,李冰总其成,历代遵其制。一代又一代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使得都江堰的附加值在创新发展之路上提升得更大、更广。都江堰的曾经主要为便民利民更好的生活,許多潜在价值是顺着时代发展而被挖掘出,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转而精神生活需求增大,都江堰在社会环境的变换中体现出另一种精神文明,为谋生而筑向为高品质生活发展而兴。这正是其现代价值,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之所在。都江堰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先于理论的一个标志性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丰富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底蕴。“文化”是源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文化历史的人、事、物不胜枚举。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皆有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在能量,对当下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讲,文化是源泉,但还不是关键因素。文化,作为创意的源泉,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上最珍稀的资源。只要保护得当,善加开发,文化的力量和潜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财富。但并不是所有民族的、民间的、传统的文化皆可顺应现代化的发展,古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未必都能自动转换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或日资源。坦率地说,我们不缺少文化资源,我们缺乏的更多是文化创意。

三、“创意”是关键,古为今用遵其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是“创意”。通过合理运用原始资源,创造性地增添了贴合本来文化含义的新价值。创新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我们讲创意思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不仅限于在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中,而是要贯穿于整个现代价值观念,对于文化、产业社会才能正向发展。都江堰的创意思维具体呈现在通过不利变成巧力将岷江之水引入到成都的农业区,形成一种高度网格化、现代化的排灌方式,也就有了现在的“都江堰精华灌区”。人们随田散居,把竹林筑成了天然的屏障,形成了一种人、田、居、林、水的相互共生的和谐生态。相互共生性跟道家哲学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殊途同归,其中的山水和睦、自然和谐,带来的正是长久稳定的岁物丰成,也让保护大自然的观念传承至今。

都江堰在建设之初的理念就是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巧妙规避劣势,根据水流山口处独特的地形、山脉、水势,合理引流、自然灌溉,使河堤、分流、排泄、清沙、控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系统,保障了防涝、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的综合效益最大功能化。都江堰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旅游、水产养殖、生活用水及城乡工业等多项统一的形式,成为了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创建不仅没有破坏自然资源,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变害为利的绿色发展生态思想,使人、水、地三者高度融合,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水利工程。

文化创意是社会物质的高度充裕,为了适应今天发展的文化需要开创的事业。其目的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迎合现代社会形态,最大程度的为人类服务,为当代人所接受。只有这样的契合点,它才可能成为一项成功的创意,才有可能变成一个产业。“灌区映像”是都江堰精华灌区中的示范工程展示项目,通过“理水、护林、亮田、彰文、兴业”,再现茂林深篁、膏腴之地、稻田河堰的灌区画卷,2018年,“北稻南移”项目首次试种“北稻”收获丰盈,“灌区映像”缓缓展开了一幅新时代的“鹊华秋色图”,大田景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灌区映像”项目内呈现了川西农耕文明、历史文化传承和产业兴盛、生态和谐、乡风和睦、治理高效、生活富足的美丽景象,也成为网民秋季最火打卡地,留下无数人的美好印记!以“创意+旅游”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建成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匹配发展的乡村文旅模式,是一种创新型产业和生态农业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

四、“产业”是保障,锦上添花赓未来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消费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产业保障,必须要有经济作为支撑,需要较为强劲的市场支持。还要完善保障机制,其中不仅是健全的法制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社会环境更需要创造出一个投入和产出之间达到良性循环的优质氛围,此外,还需要培养一大批可以承受、易于消费的受眾群体。既然是产业,那就是要跟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所涉及的范围较多,政策、市场、受众、艺术人才等等都将是产业的扩充,唯有外延弥足丰富,“产业”的内涵才能更为精准。

时下,都江堰创建文化娱乐产业生态圈:李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区。这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灌区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体系三个世界级遗产结合带,这里的自然生态基础优越,历史文化积累丰厚,熊猫文化、水文化、道文化、美食文化包罗万象。李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区正在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新区,以“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为基础,构建“一轴一带三心五区”的空间新形态。“一轴”是指都汶高速交通轴;“一带”是指金马河滨水休闲观光带;兰心”是指生态湿地核心,融创成都文旅城核心,高铁商务核心;“丑区”即文创商务区,主题乐园区,滨水娱乐区,度假颐养区,生态涵养区。囊括主题乐园、秀场演艺、文博演艺、互动体验、休闲娱乐、运动休闲、时尚购物六类产业形成业态细分领域,为加快建设文化娱乐产业生活圈。

都江堰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缺乏雄厚的资金来激活创意语境,同时具备人才优势用以催生经济效益。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类似积极因素的城市文化不在少数,但拥有这样背景的大多以文化的名义接二连三的项目上线,可都还未有所起色,短暂性的热度之后资源枯竭,产业凋敝,最终通常是事与愿违,一哄而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文化性的行业、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期间的思想、灵感与顿悟,有趣的创意和涉及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与人分享还是自己独有,都将关联到出售、营销,消费、接受等文化创意价值流动和实现形式,也必然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资金投入的保障等问题。所以,从最开始的计划到最后的方案,就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都需要通盘考虑且要有前瞻思维。

五、结语

都江堰正大规模进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系列建设就时下情况而言,我们能看到其因地制宜贴合现实做出的努力和成果,但人们总有触及似曾相识的那部分内容,实在令人无奈与惋惜,既然文化是世界独有的那么在其基础上的创意何必雷同。面对珍贵的事物,我们宁可缺勿要将就的填。今天,从世界文化背景这个大环境来看,创意经济,无疑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潮流,对于文化艺术乃至相关行业而言,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风靡兴盛,蓬勃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快速延展,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仍然有潜力较大的发展空间。当我们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创造力氛围富足时,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化”是一种客观历史,“创意”是一个主观现实,“产业”是一项客观现实。那么“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可是说是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历史的交汇探索。这表明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并非历史,也不是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向心力在未来。都江堰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只愿我们研究和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人士能够秉承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精神:我们需要从传统去发现流行,然后以传统文化来追求流行趋势,最后用优质传统打造出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1]金光,艺术与管理[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5.

[2]金光.艺术与社会艺术文化研究的探讨与思索[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3]郑宇翔,说一说咱都江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都江堰[Z].文化都江堰公众号,2018.

[4]卞再斌.大禹开其端,鳖灵继其业,李冰总其成,历代遵其制[Z].文化都江堰公众号,2018.

[5]范锐平,“三遗”之城都江堰要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区[Z].文化都江堰公众号,2018.

[6]刘忠.李冰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一个悄然兴起的城市新区,未来可期[Z].遇见都江堰公众号,2018.

作者简介:宋艾萍(1995-),女,四川宜宾人,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艺术学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文化创意与艺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