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10-20曾琳陈国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思想

曾琳 陈国静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提出坚持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发挥新媒体教育资源,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引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路径。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大学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203-02

一、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值得我们所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思政教育进行创新变革,在原有思政教育的基础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时期教育观念,促使高校的思政教育长久不衰,与时俱进。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一)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

当前社会,由于世界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各种各样的思想与价值观也相互碰撞,西方国家的一些非主流信仰观念通过各种不同渠道传入国内,对于我国主流价值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削弱。部分信念信仰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于国外自由主义思潮盲目羡慕和向往,而对国内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嗤之以鼻,内心并不完全认同。虽然这只是一部分大学生有这种思想倾向,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会对全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不对我党革命历史和时政热点不太关注

在目前的大社会背景下,部分大学生思想动摇,唯利益至上,为人处世功利色彩很强,个人利益至上,失去了大学生原本应有的本质品格和风貌。很多学生放弃了传承我党革命先烈不朽精神的责任,对那些英雄伟人的事迹也逐渐陌生,甚至出现张冠李戴,史实漏洞百出的窘境。对当前的时政热点也表现得比较漠不关心,若长此以往被西方价值观和功利思想驱动,大学生会沦为日后的社会机器人,关注生存表面却漠视其内核,对政治一窍不通,形成了没有站位,没有觉悟的愚民。政治思想贫瘠的大学生不符合我国长远的发展利益。

(三)认知方式直观,个体意识较强

青年大学生知识层次较高,其主体较突出的特点是思考性、独立性、主体性、观点多样性。大学生崇尚科学,善于独立思考,并注重自我感受,希望在平等交流中追求真理,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在平常不轻信说教盲从,凡事都经过思考而进行判断。在行为上,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在生活上,追求自立自强: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愿被埋没在群体中无个性的人的心态。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要求

(一)渗透和灌输相结合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能够保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学生的政治方向,加强学生对党的信仰。从个人培养的角度看,应当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

对于个人而言,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的。这并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凭空而行的,同时,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一段过程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思政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的教育,思政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一味地灌输肯定不能从根本保证学生的思想正确,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科学的价值观是必由之路。

首先,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课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在思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其次,高校思政教师需要树立起人本的观念,即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为主导,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由教师主导,教师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这种理论知识是较为容易理解的,因此无需投入实践也能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本质作用,然而,因为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如果课堂知识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学生就很难理解其教育的精髓,只有学生主动在实践中探索,才能明白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实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实践,学生能够解决各种对与错的问题。

四、引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与传统工程建设工作不一样,高校思政教育的工程建设工作是在学生的脑子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工作。而这项工程的开展成功与否取决于思政教育的理论课堂。因此,为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更好地让学生领悟理解知识,就需要坚持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并且发挥出思政理论教学的作用。

首先,理论课堂的时间往往是多于实践课堂的时间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通过合理编制教学内容,并且加强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最高价值;其次,对于一个教学问题的看法,教师需要拥有鲜明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而不是死读书,才能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进行思考。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双向互动,单边讲课就容易演化为思想灌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只有当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教师才能发现其思想的正确性或错误性,才能针对那些思想错误的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其走向人生的歧路.

(二)借助新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全国学生不得不在家中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网络授课的环境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如雨课堂、智慧树,腾讯会议等在线教学工具可以及时地建立起师生的互动联系。师生在网络教与学的过程中会比较放松,可以通过语音和弹幕形式畅所欲言。那些对线下互动紧张的同学也可更自如地学习知识,更愿意向老师交流自己的思想。

待日后回归线下常规化教学后,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各类优秀的新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在线思政教育。思想政治其实并不枯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讲授,效果会好很多。比如社会热点以及舆论导向,都可作为教学案例,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师应当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无论是生活教育还是课堂教育都会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变得不断便捷。比如说:各类峰会信息,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信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时政热点要保证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学生是对新媒体环境最熟悉的一代人,思政教师若能在新闻舆论热点和时政热点方面做足功夫,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交流欲望,便是教学的重大突破。此外,也可结合新闻舆论,教导学生勿忘中华民资传统美德,实现学生政治思想的多元化。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末尾,而青少年的思想本身就是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的,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校园环境的影响因素又是最大的,高校校园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的选择,任何一个学生,只要其身处于这个环境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被校园的环境改变,为了完善高校思政教学,就需要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布告张贴,讲座开设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并且在实际思政课堂中强化这种思想,引领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道路。

五、结语

总体来说,思政教育侧重对学生的理论和知识教,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思政教育己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了,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单一的停留学生品德的培养上,还需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能够明白自身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高校和教师需要弘扬传统美德,塑造主流的价值观念,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注重利用新媒体资源。只有这样,高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教育做出思考。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省级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编号:S2019I2620020。

参考文献:

[1]韩晓美.大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工作新资源与新思路的探讨——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J].化学试剂,2020 (04).

[2]刘嘉尧.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0 (09).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