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当代设计的文化内在性

2020-10-20任斐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任斐祥

摘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艺术和设计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建筑,丰富和完善着中国哲学的范畴。往往哲学影响着艺术,艺术又左右着设计。也正是因为中国古典哲学充满着含蓄与暗示的特性使得中国文化博大而精深、坚韧且包容。本文将通过中国古典哲学,传统艺术,传统设计和传统文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当代设计的文化内在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哲学:传统美学: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当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154-01

一、中国哲学和中国造物美学

阮籍《达庄论》记载:升谓之阳,降谓之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凝谓之冰。形谓之石,象谓之星。”

中國先贤们将“气”视为万物的内在核心,道生一为“气”;“气”的流动产生“阴阳”二者,指代万物矛盾的对立关系;二生三,三乃万物之“理”、“事”、“情”;三生万物从而万物欣欣向荣,周而复始,宇宙和谐。气是中国哲学和艺术的总要求,从气到气韵,从意象到意境,在历史发展中不停的丰富着气的范畴。在这个哲学观的基础上,“重本轻末”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文明拥有浓厚的土地意识,这种本土意识的自觉使得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战胜所遭遇的许多困难。甚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也依然发挥着其影响力。不仅音乐、诗词、书画等讲究气韵生动,工艺美术也讲究气韵之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造物美学是在满足工艺的基础上,将自然纳入到造物的环节当中,追求身与物化,甚至化工造物的境界。传统设计以哲学和美学为先导,就像中国朴素哲学引导传统设计,社会主义哲学引导现代主义设计。

二、中国传统设计的审美特征——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

这两种美感的理想表现在工艺美术、绘画、诗歌等各个方面。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的瓷器,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服装,这些都是“错彩镂金、雕馈满眼”之美。汉代的铜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渊明的诗、宋代的青白瓷、明代的家具。这是另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之美。这两种美学追求成为中国美学的两极,错彩金银的充实之美是孔孟儒家美学的追求,讲究繁复、雕琢,充满着政教目的美学色彩;而出水芙蓉的空灵之美则是老庄道家的美学追求,讲究自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学色彩。

从真、善、美的角度看,在这里真指代生命真理、宇宙的真谛;善指向现实生活中处于和谐状态的社会关系;美就是艺术设计的代名词。在时代的发展中艺术与设计都在这儿两个极点之间寻找着平衡。这平衡的状态里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唐代绚丽辉煌,宋代清雅大方等等。

三、文化与人化

简单讲,文化其实就是人化。而设计是文化对自然的人工组合,受历史、环境、经济、政治等各方影响,从而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中国传统设计以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中华民族刚健不屈、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就像有强烈入世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有“闲云野鹤”般的出世修为。这是进退自如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存在于老庄,存在于孔孟,存在于器物,存在于文人书画,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中国设计只有被赋予文化内涵才会得到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认同。

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是决定设计质量的关键,当代设计在科技与工艺的加持下,其物质属性远远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在如此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充斥着物质追逐,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空虚,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提供人们内心喘息的空间,因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当代生活中越显出其价值。这种的诗意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层次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迎合,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当代生活也显得越来越有其必要性。

四、文化的正变盛衰——关于“古与我”、“识与受”的思考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中提到:“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都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

正如叶燮所云:惟以变救正之衰”。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面就是中国的艺术——意境的研寻。近代,传统文化因为战争而接近凋零。在新时代下国家提出匠人精神的追求。使国人重新认识到丰富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而文化的复兴不仅仅需要物质文明,其中蕴含丰富的精神文明属性才是真正需要被复兴的中华内核。匠人精神之上的文人精神才是在接下来若干年需要培养和熏陶的真正文化内在性,也是当代设计需要重拾的文化内在性。

对于当代设计而言,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石涛讲:“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借古以开今”。因此“受”传统文化之滋养来开发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识”当代生活有用之学识师夷长技,正所谓:“籍其识而发其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这是自由与法度的关系,也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当代设计应借古以开今,学习传统文化也应该是为了创新。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