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曲《虚籁》的音乐风格分析

2020-10-20张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刘天华音乐风格

摘要:刘天华先生是推动我国民乐辉煌发展的奠基人,他的琵琶作品《虚籁》创作于1929年,乐曲的创作手法符合其“中西兼并”的创作理念,也为其他作曲家的创作扩宽了路径。

关键词:刘天华;虚籁;音乐风格;民族情怀

中图分类号:J632. 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88-01

一、劉天华先生与他的琵琶作品《虚籁》

1.作者简介。刘天华,原名刘寿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民乐演奏家。刘天华先生为民族乐器的发展与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出生于音乐之乡——江苏省江阴市,自幼便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在中学期间开始正式接触音乐,并作为一名军号手参加军乐队(江阴方满青年团)。青年时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任职于江苏省立五中,并向周少梅先生学习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演奏,后又曾学习小提琴演奏、西方作曲理论等。1922年就任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认识了著名音乐家杨仲子、萧友梅等人,1927年创立了“国乐改进社”不断致力于国乐改进工作,他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音乐文化,但是他也提出不能“守旧”,要将国粹继承的同时与西方优秀音乐理论结合,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他开辟了一条民乐演奏的新路径,创作的音乐使人耳目一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喜爱,是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与创新者。

2.《虚籁》创作背景。《虚籁》这首作品是他音乐创作后期的作品,当时刘天华34岁,正值中年,此时的他为国乐改革倾注了很多心血,却也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现状。此曲在音乐表现与意象上有着鲜明的特色,作品即包涵传统音乐元素又结合了西方作曲理念,打破了中国原始的创作模式,其实这一思想非常符合时代的需要,这也为我国民族音乐、民族器乐的长期发展注入了优秀且新鲜的血液,也更是展现出刘天华先生对国乐改革的决心与信心,这首作品的问世也对之后的作曲家创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思路。

二、《虚籁》的创作风格分析

1.虚实交错,四弦倾注毕生心血。何为“虚籁”,单从字面来讲含义:“虚”既是无,空虚的意思,“籁”即是箫,古代管乐器,泛指声音。二者连起来此曲便可以译为“无声”,但是,作品想表达的含义难道真的是无声吗?我认为一定不是的,历经近九十年的摸索与探究,1927年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教育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中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国的专业音乐人才培养即将在这所院校的成立中迎来曙光,民族音乐发展史即将书写一篇崭新的华章,刘天华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者与推动着,他的内心一定是高兴的,他渴望通过这所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来推进国乐的改进与振兴,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一些势力的阻止,他的想法落空了。此时,刘天华先生写成《虚籁》-曲,此曲饱含了刘先生心中的无奈与怅惘,但是,他依旧坚守着发展国乐的决心与信念,虚籁”并非要“无声”放弃,而是在面对失败之后依然充满希望、坚定信念的一种心理,更是作曲家对动荡的社会的一种呐喊,乐曲演奏虚实结合,正如他内心的两种复杂的心境——失望与坚守的结合。

2.虚籁有声,四段抒发心中感叹。《虚籁》整曲分为四段,两个跨八度的空弦音平缓奏出,犹如平静的湖面落下一粒小石子后泛起的阵阵涟漪,音乐平静且坚定的开始,乐曲引子部分要特别注意力量、虚实的对比,指尖、手腕与手臂不同发力方式之间力量的平衡与统一,并且要将右手过弦速度放慢,让音乐更加平稳。左手指尖要压实且有力量,并且手腕要给予一定的辅助让音乐更有神韵。第二段及第三段为音乐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中开头的两个乐句为平行乐句,这两个平行乐句在力量及速度上都有明显的变化,旋律相似而又不同,音乐层层递进,情绪逐渐激动。此段多个地方运用绰、注、打、带等技巧来模仿古琴空灵、玄眇的音色,所以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演奏声音,控制演奏音色,左手按音的同时要有旋律线条在手指、手臂和手腕之间流动,音乐要浑厚且富有古琴所特有的韵味感。尾声部分演奏速度明显变慢,由极慢板开始逐渐加速至快板再到慢板结束,整曲最后一句全部为左手带音,音乐情绪逐渐平静,如同作者内心的愤慨逐渐缓和。

三、《虚籁》的民族精神诠释

刘天华先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作品准确的保留了中华传统民族乐器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音乐文化进行民乐的突破与创新,让民乐更加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潮流,推动其向更宽阔的道路上发展。

在《虚籁》中,刘天华的音乐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运用传统演奏技法模仿古琴、大鼓等乐器的音色风格,让乐曲在充满民族韵味的基础上将西洋作曲理论加以辅助,形成了极具创新形式的民乐作品,在推动民乐传承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力量,他为民乐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且辉煌的道路,让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散发出其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齐洁,琵琶曲《虚籁》的乐谱与演奏版本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

[2]王欣洁,简析刘天华艺术风格及琵琶曲《虚籁》[J].北方音乐,2017.

[3]金格格.刘天华琵琶独奏曲的音乐形态与创作理念分析[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6.

作者简介:张宇(1997-),女,辽宁兴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琵琶)。

猜你喜欢

刘天华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视觉设计的通感隐喻方法探究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中国近代报刊中刘天华音乐史料钩沉
别具一格的“美国式”音乐风格——浅析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的创作思维
国乐改进
刘天华二胡曲《空山鸟语》审美研究——对雷默“音乐审美”与“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实践性探索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