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书道

2020-10-20孙梓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唐代书法

摘要:作为东方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书法、绘画、俳句、茶道等艺术形式在内的日本传统艺术,在接受中国文学艺术影响与浸润的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一以贯之,日趋鲜明,一直保留在现代艺术中。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浅析日本书道起源及其发展与影响。

关键词:日本书道:唐代: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56-01

日本本无固有文字,男女老少都靠口耳相传,相互交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代①末期汉字的传入。古坟时代,日本与朝鲜半岛交往频繁,并希冀朝鲜把先进的中国文化带到日本。汉字传入日本,早在公元五七年汉光武帝就曾为日本使节颁发过“汉倭奴国王”金印。但金石文的历史并无法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两周时期的钟鼎文、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文、以及秦代的李斯小篆、两汉的隶书、简帛书等等进行对比,其历史短暂,是与中国开始交往的时代的文字同步进行的,即以飞鸟时代以来的六朝书风占据着主流。

影响日本文化最为深刻且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佛教的传播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艺术的发展,僧侣之间的文化往来更促进了日本书道的形成。写经在日本书道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存在,通过写经,日本书道技艺始波及全国。圣德太子笃信佛教,作为统一国家而确立了律令制度,并在宪法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崇尚“佛家三宝”,即佛、法、僧。并身体力行地撰写有关佛教研究的伟大著述——《法华义疏》,字里行间洋溢着六朝书风的遗韵,也是年代最古且书写在纸上的代表性遗墨。

公元七九四年,恒古天皇迁都平安,开启了平安时代。平安时代前期,大量的遣唐使赴唐学习,日本此时书法主要取法于晋唐书法。被称为“三笔”的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以及最澄,代表了平安初期书法的成就。嵯峨天皇的《李桥杂咏残卷》取法于欧阳询,空海的《风信帖》和橘逸势的《伊都内亲王愿文》则接近于王羲之的书风。虽然假名体系在平安前期已经开始建立,但是此时的书法家仍然临摹的是从大唐归来的留学僧所带回的晋唐法帖,显示当时日本出对汉文化的仰慕之情。

平安中期的八九四年九月三十日,朝廷宣布废除遣唐使。当时唐、新罗、日本之间已经允许自由通商,唐商船己频繁往来中日,其次,唐在安禄山之乱后陷入内乱外患的境地,加之日本长达两百年的遣唐学习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积淀,多重原因使得日本朝廷已经不需要牺牲过多的财力和人命去兴师动众的继续遣唐使制度,终止了一个月前本计划任命菅原道真为大使的第十九次遣唐。遣唐使制度的中止使日本在平安中期拥有了一个得以将艺术内化的契机,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孕育出了更具有本民族性格的和样书法。

书道在平安中后期内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三笔”之后的“三迹”时期,书法家已经采取了和空海等人不同的策略,已经不满足对唐代书法的单纯接受,选择保持一段距离,孕育出属于日本民族的和样书风;

二是从醍醐天皇延喜五年开始编纂的《古今和歌集》己使用假名文字作为正式文字,假名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日本书道在此时期的发展已经显露出内化后的创新之态。而后六祖惠能开创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宗旨,使禅宗变成佛教的重要派别,并影响於东瀛。即善书高僧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精神,強调主体个性,认为自然流露才是真正艺术体验的实相等等。在日本,墨迹”专指宋元禅林高僧的书法或同时代日籍的“归化僧”,日本镰仓、南北朝、室町時代五山禅僧的书法。

书法的禅道注重坦率简朴,较不在意技巧或美观,写书法时应该像个初学者那样,全神贯注去写,俨如是第一次发现你所要写的东西那般。②日本书法虽是追求拙,但并不是宁拙勿巧,而是以巧辅拙。

反思我国当下在大众范围的认知中,对于书法作品的评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许多非正常的和商业性的炒做弄得面目全非,缺少深层价值审视、单纯追求与古人形似的、崇尚技法的浮躁之风统治书坛。面对同样的文化传承,尤其是书道传承的问题,日本一直坚持着两个标准,一个是大众化和普及的标准,而另一个是站在高处引领的标准。就像书法和书道、烧香祈愿和崇尚佛学的区别一样,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而我们疏于后者,自然弱化了这一文化现象深层的底蕴,影响其真正价值的展示或体现。

注释:

①日本历史分期用语,意思是上古时代,一般指奈良时代及其之前的时代,

②出自[日]铃木俊隆著《禅者的初心》.

作者简介:孙梓钧(1994-),女,天津人,硕士在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史与文化史。

猜你喜欢

唐代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类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