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运河始镇江,十字交汇谱华章

2020-10-20钱兴

华人时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京口江口水道

钱兴

万里长江横陈,波涛汹涌;千年运河蜿蜒,静静流淌。古老的大运河在历史的岁月里一次次变换着入江口,百折不挠地穿越江南屋脊,它要与长江汇合,一起转运各地的物资,一起抵御外来的大军,一起守护地方的子民,一起捍卫吴越的门户!这里,有过富庶与繁荣;这里,有过屈辱与血泪;这里,就是江苏镇江!江南运河的起点,长江与运河的十字交汇处,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大运河在这里的沧桑与新生吧!

目前,镇江段大运河全长近60公里,其中京杭大运河主航道42.6公里,属国家三级航道,宽阔繁忙;古运河16.69公里,穿城而过,主要承担防洪排涝功能,是市区的主要景观性水道;丹徒闸外引河0.8公里,与城区古运河相连,向北汇入长江。

镇江段大运河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它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河段组成。据传,境内最早的运河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开凿的丹徒水道,又称徒阳运河,南起云阳(今丹阳),北由丹徒入江。南朝刘桢《京口记》记载:“秦王东观,亲见形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因改名丹徒,令水北注江也。”传说是为了斩断王气。《南徐州记》云:“秦始皇凿处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京岘山东南。”所以,秦始皇在镇江不仅开凿了水道,还开凿了新的入江口,西移后的入江口缩短了与扬州邗沟的距离。不过,近年有专家认为此记载传说色彩过于浓重,赭衣囚徒一说也不可信。很有可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人工水道沟通吴越先民利用的天然河道,只是尚未发现明确的文字记载,有待进一步考究。秦始皇开凿的丹徒水道,规模大、难度大,名气也大,从那个时间段算起,镇江段大运河已承载了2200多年的历史。

秦始皇西移后的入江口不能满足孙权的需要。公元208年,为了称霸江东,孙权将政治、军事中心从苏州迁到了镇江北固山一带,筑铁瓮城,时称京口。续开了秦始皇开凿的河道,先向西再向北,从北固山东侧入江,入江口称甘露口。这样与邗沟的距离更近了。同时,在北固山西侧还有一条通江河道,流经千秋桥下。宋朝一位名叫仲殊的僧人曾有诗云:“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就是抚今追昔,慨叹东吴孙权建国、六朝繁华转瞬即逝的佳作,诗中提到的“万岁楼”即晋王恭所建,“千秋桥”因万岁楼而改名。

六朝时期的甘露口是镇江大运河第二次西移后的入江口,京口河穿城而过,便利的交通使镇江从一座军事城堡变为重要的商业都会。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政府征发民工开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以洛阳为中心的隋朝大运河全线贯通。此后历唐、宋、元,大运河镇江城区段河道穿城而过,线路基本稳定,又被称为漕河、漕渠。与六朝京口河的线路有所不同,改道后的河道位于现在的京口闸遗址处与长江交汇,入江口门史称大京口,也是第三次西移。

穿城漕渠上有长桥、清风桥(范公桥)、嘉定桥、千秋桥、渌水桥(高桥)、通济桥、程公桥、拖板桥八座桥,可为河道走向之参照。已有的考古发现和至今沿用的地名也是有力的佐证。

唐代诗人杜牧《润州》一诗中的名句广为流传,“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绿水桥即渌水桥,可见确有桥在,而且当年的漕河边酒家林立、风光无限。

到了北宋时期,漕运日益繁忙,入江口常常船只拥堵,为减缓大京口的压力,北宋在京口港东侧开凿了另一条河道,史称新河,志载:“天圣七年(1029年)五月,两浙转运使言:润州新河毕工。(朝廷)降诏奖之。”该河南北走向,长约里许,南端与穿城运河连接,北首入江口称新港,也称小京口,是市区保护完好的运河入江口门。新河东侧的街道因此而繁华,史称新河街,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线路稳定的漕渠为唐宋漕运的繁荣提供了便利,漕河两岸勾栏瓦肆,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到了明初,漕渠线路发生改变。明《万历重修镇江府志》记载:“国朝天顺中重浚,复凿社稷坛西隙地,以通壕堑达于漕河。”将府城西、南两面的城壕与漕河连通了起来,而这条由城壕充当的漕河支流,就是今日镇江城区古运河的重要段落(小京口到南水桥)。至此,两条人工水道共同成为镇江的主要河道。明初官府在跨越穿城运河的北垣和南垣,分别设置了水门,称北水关和南水关,至今地名仍在,两关之间的河道“计一千二百丈”,后清代改称关河。自六朝以来许多名人沿河而居,如刘裕、沈括、苏颂、范仲淹、米芾、杨一清以及张凤仪、张玉书祖孙三代等,《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上河边目睹了漕运走向衰落的情景。

明代中期,镇江府城段穿城运河转变为服务城内百姓生活的水路干道,偶尔承担分流漕船的任务,而西、南城壕水道成为漕河的主流,称为转城运河,成就了明清漕运的繁荣。随着海运兴起,铁路开通,镇江古运河段的漕运功能在清末民初基本结束,后转为交通运输、防汛排涝等其他功能。民国初期,京口港及其河道逐渐被填平,1929年修筑成中华路,穿城而过的关河也在1928年后逐渐淤塞,不见踪影,少数河道段落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走在镇江老城的大街小巷,循著地名和桥名,总会在不经意间看到在低洼的地势上建造的房屋和走向弯曲的道路,那里多半是穿城漕渠故道的藏身之处了。

1958年建造京口闸水利枢纽和谏壁节制闸后,古运河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有大型船只经过,运河的入江口东移到谏壁口。1980年新修建的谏壁船闸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江南第一闸。运河多口入江的历史终于定格,沿江自西向东的五个入江口门构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群,分别是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和谏壁口。大京口与甘露口均已消失不见,小京口尚在,但由于长江主航道北移,小京口入江处的水域已成为平静开阔的湖面,因不远处的东西两侧均建有闸坝。丹徒口则是历史最悠久的江河交汇入江口,景象壮观,亟待保护与利用。

回望镇江境内的大运河河道与入江口的变迁史,我们发现,它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由秦、东吴、宋代、明清和建国后不同时代开挖的河道共同组成,又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多次疏浚,凝聚了历代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同时还与其他很多分支一起构成了极其便利的人工水系、运河水网,共同创造着镇江的大运河文化,传递着大运河精神:百折不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责编  许  娟)

猜你喜欢

京口江口水道
“逐孔延时爆破”在西江“龙圩水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京口驿的回忆
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又有新发现
“传销帝”狱中“遥控”骗人遭起诉
小穴位 大健康
奇怪的封闭水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江口寻觅